——有人生病時,會告訴他要補充營養,身體恢復快; ——看到小朋友,會勸他不要挑食,營養均衡才長得高; ——身邊的孕婦或者哺乳的媽媽,會讓她多吃有營養的食物……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營養”呢? 營養是指機體從外界攝取食物,經過體內的消化、吸收和/或代謝后,或參與構建組織器官,或滿足生理功能和體力活動需要的必要的生物學過程。 怎么才能讓“營養”真正走進生活中呢?如何搭配才是均衡? 平衡膳食是健康飲食的核心。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以及油脂類這五大類食物。 其中碳水化合物供能占全日總供能量的55%~65%,蛋白質占10%~15%,脂肪占20%~30%。而將這些能量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則按照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我們可以這么選擇每天的食物: 谷薯類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每日谷薯類食物攝入量為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粗細搭配) 75g米飯(熟200g) 蔬果類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克,深色蔬菜應占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五顏六色)。 雙手一捧蔬菜100g & 拳頭大水果200g 畜禽肉蛋類 平均每天攝入120~200克,畜禽肉類40-75克,蛋類40-50克,水產類40-50克(葷素搭配)。 一個雞蛋50g & 手掌心大小肉50g 奶類 奶類富含鈣,是優質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每天飲用奶300克。 一盒牛奶250mL & 一小杯酸奶100mL 大豆和豆制品 大豆包括黃豆,青豆和黑豆,豆制品有豆腐,豆漿豆腐皮,香干等。 手掌心大小豆腐100g 堅果類 堅果屬于高能量食物,所以不宜過量,每周可攝入量50-70克(平均每天10克左右) ![]() ![]() 單手一小捧堅果15g 油類 烹調用油應盡量控制在25~30克之間。 ![]() 1~2勺食用油,每勺15mL 鹽類 成年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應超過6克,普通啤酒瓶蓋去掉膠皮墊后水平裝滿可盛6克鹽。 ![]() 水 成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 ![]() 7~8杯水(1500~1700mL) 每天膳食巧搭配 ![]() 食物組成可以這樣:
不同人群應怎樣合理膳食?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長發育,人體所必需的營養也不斷變化,應注意每個階段的營養攝入。 孕期飲食需注意:補充葉酸,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選用碘鹽;孕中期在孕前平衡膳食的基礎上,額外增加200克奶,再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50克;孕晚期每天增加200克奶,再增加魚,禽,蛋,瘦肉共計約125克;適當身體活動,維持孕期適宜增重。 哺乳期飲食需注意:可比平時多吃些雞蛋、禽肉類、魚類、動物肝臟、動物血等,以保證供給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并促進乳汁分泌,但不要過量;還必須重視蔬菜水果的攝入,每天保證飲奶500ml,每周增選1~2次動物肝臟。 嬰幼兒飲食需注意: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喂養,生后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產后盡早開奶,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從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逐步添加,達到食物多樣;輔食不加調味品,盡量減少糖和鹽的攝入。 兒童少年飲食需注意:三餐合理,自主進食不挑食;培養良好飲食習慣,每天飲奶;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零食,不偏食節食;不喝含糖飲料。 老年人飲食需注意:少量多餐細軟,多采用燉煮蒸燴燜燒等烹調方法;主動足量飲水;老年人每天應至少攝入12種及其以上的食物,早餐應有一到兩種以上主食,一個雞蛋、一杯奶、另有蔬菜或水果,中餐和晚餐應有兩種以上主食,一到兩個葷菜、一到兩個蔬菜、一個豆制品;進餐次數可采用三餐兩點制或三餐三點制。 素食人群飲食需注意:谷類為主,食物多樣,適量增加全谷物;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攝入,每天50到80克,選用發酵豆制品;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蔬菜水果應充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