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季節!各式各樣的花卉鮮艷奪目,吸引眾人眼球! 正因為這樣,花也成為了這個季節人們心目中的寵兒! 最近,你能在一些社交平臺或者朋友圈看到眾人分享他們拍花的美照,那么如何讓自己的照片在激烈的“斗爭中”顯得更高級,脫穎而出呢? 除了在拍攝前期注意畫面的構圖布局,適當的后期調色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 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帶來關于「花」的兩種調色風格,簡單實用,精彩不能錯過! 風格1—清新淡雅 其實在不同的時間段或者天氣變化中,我們都可以根據實時環境的差異化來后期修出不一樣的風格效果! 色調特點 不難看出,這類照片色彩很潔凈,且畫面的對比度不高,給人一種很柔和的感覺。 看回顏色,畫面藍色和綠色都是冷色系,也屬于相鄰色,相鄰色的搭配會使畫面整體協調統一。 而黃色跟藍色又屬于對比色,對比色的存在,會使畫面在視覺上有著更好的沖擊力 所以,你會發現看著清新淡雅的色調,也很有活力呢! 本次修圖用到的軟件是Lightroom,沒有下載的小伙伴可在公眾號后臺回復:LR,即可獲得安裝包! 在后期調色過程中,主要圍繞的是影調以及色彩兩方面去做調整。 第一步:原片分析 觀察原圖,畫面顏色分布著藍色、黃綠色、淺黃色、粉紅色。幾組色系成分都是比較淡雅,并沒有大紅大紫等高純度色系。 所以,單從花的顏色布局來看,就已經很符合小清新的風格顏色特點 不過,原片畫面由于在光的照射下,明暗層次會顯得相對較高,這里在后期上需要把陰影提高,從而進一步降低畫面的對比度,保證細膩的成片效果。 第二步:影調調整 明確低對比亮色系的照片風格后,調整的第一步,增加曝光,減少對比,讓畫面更加柔和;陰影,黑色色階提高,讓花朵暗的部分更通透。 隨著曝光陰影提高之后,畫面會顯得相對較亮,細節有所丟失。接著就要減少高光,白色色階,讓天空和花的亮部細節得到還原。 然后利用曲線工具,增加一點對比,因為上一步減少了對比度,畫面有點平,來到這里拉個S形曲線,可以讓照片整體對比均衡。 末端小點適當提上,除了讓暗部更透氣,也能營造膠片感,非常實用的喲。 第三步:色彩調整 增加自然飽和度,使畫面整體顏色更加具有表現力!然后利用hsl工具,調整每個顏色色相、飽和度、明亮度,具體如下: 「紅色」色相往左偏洋紅,增加飽和度,明亮度,主要是處理花的顏色。「橙色」色相往左偏橙紅,增加飽和度,明亮度。 ![]() ![]() 「綠色」色相往右,這樣葉子會顯得嫩綠些;飽和度降低,因為空間層次關系,花是主體在上,綠色在下,降低顏色后就兩者主次關系也就明確了。 明亮度這里提高。 ![]() 「藍色」色相往左偏青藍,飽和度,明亮度往左減少,原因背景不能太亮,太艷,花是主體,記得! ![]() 到這一步看到花還是存在偏紫,所以在「紫色」色相中調整,往右偏紅,協調統一花的顏色色相。 「洋紅」色相也要往右,飽和度降低。 ![]() ![]() 最后細節調整,把曝光繼續增加提亮畫面。然后找到「紋理」「清晰度」往左減少,這個可以讓畫面進一步柔和,也是重要的一步。 ![]() 完成導出~ ![]() 風格2—色彩濃郁 濃郁的色彩,會讓整張照片充滿厚重感!這也是我平常在后期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一種色調。 色調特點 濃郁的色調可以說有著獨特的魅力所在!黑白灰層次分明,光感強烈,色彩飽和濃郁,即便是在雜亂無章的場景里也能很好的突出主體與環境的關系。 ![]() 它跟小清新風格的低對比高明亮度所表現出來不一樣,在某種時候,要通過畫面強烈的明暗層次突出濃烈的氛圍感。 ![]() 調色過程 這次調色,主要是圍繞「光影和顏色」做調整,處理成高對比,高飽和的畫面效果。 第一步:原片分析 逆光環境下拍攝的照片,卻沒有因為逆光而出現畫面過曝等情況。其次,在夕陽光線的照射下,圖片本身就有一種很暖和的氛圍感。 ![]() 顏色本身,很明顯看到紅,綠對比兩色,為了統一色彩傾向,后期可以把綠色偏向黃綠變暖。 第二步:影調調整 首先看到原圖的基本曝光情況,沒有明顯的過曝或者死黑一片,所以曝光度維持不動!其次稍微增加一些對比度,畫面反差加大,質感也可以得到提升。 然后高光、白色色階需要降低,恢復亮部及天空細節部分。 陰影,黑色色階增加,讓暗部更加通透,而不是死黑一片。 ![]() 為了進一步增加畫面的質感,利用RGB曲線調整,拉出S型,再次加強明暗對比。 適當把曲線末端的點進行上提,這樣可以避免陰影“死黑”同時,還能為照片增加一種灰色的膠片感。 ![]() 來到紅色曲線,高光處提上,加紅,稍微增強畫面暖色成分,注意,不能加太多,不然容易泛紅。 ![]() 接著藍色曲線,高光處往下,加黃,使得畫面暖的更暖。 ![]() 第三步:色彩調整 色溫往右偏黃,再次增加畫面暖色;增加自然飽和度,使畫面整體顏色更加具有表現力! ![]() 顏色調整的重點來了,利用「HSL」工具統一協調畫面顏色。 「紅色」色相偏向橙色,飽和度、明亮度增加;「橙色」色相偏橙紅,飽和度、明亮度增加。 ![]() ![]() ![]() 「綠色」色相往左偏黃綠,這一步很關鍵,因為前面調整的暖色,這里不改變色相會顯得大紅大綠不協調。 ![]() 其余的「藍色」「紫色」「洋紅」維持不動即可。 來到關鍵的點睛之筆,在「顏色分級」中,給高光重新上色,加入暖黃色渲染,這樣,整張照片的「暖調」色彩氛圍也就愈發濃烈。 ![]() 最后把「清晰度」適當加一點,強化邊緣同時也能讓細節更加清晰。 ![]() 微調處理,就能完成導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