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納是有要領的,吐納并不等于我們平常的呼吸,吐納即“吐故納新”,不但要吐出濁氣,還要納進清氣。 目前的氣功界,練習呼吸吐納的方式五花八門,有自然呼吸法、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等等,腹式呼吸還分吸氣凸腹的順呼吸,以及吸氣凹腹的逆呼吸。練習呼吸吐納的主要用意在于“氣到丹田”。 秘法呼吸吐納:武火吐納和文火吐納的區別 從練氣方式上有兩種吐納方式,一種是文火吐納(道家,吸氣柔一些),一種是武火吐納(佛家,吸氣猛一些)。從用意程度來看,也是分為文武兩種吐納,其中火候,就是指自己練習過程中,意念的使用程度。火候之妙在人為,用意緊則火躁,用意緩則火寒。”意緊急運叫武火,意緩慢行叫文火,采藥烹煉時常用武火,沐浴溫養時常用文火。 文火、武火,有很多種說法,但在修行中,文火講的是呼吸著意輕慢緩,武火講的呼吸著意重快急。還有一種說法是,文火陰、武火陽,用來平息調和丹田過熱或過寒的。比方說,要意念氣入下涌泉,但意念輕了,這時候氣沒到會陰,就散了,沒感覺了,那么要想有感覺,就要用武火,重快急的呼吸,意念強行帶入,這樣就可以加重感覺,使氣息感變強,變的長。一般來講,心境差的,體悟差的,不用強一年不能有效專注的人,在練習吐納時,武火急,容易激起心性,文火緩,和心性正好一樣平和 ,因為肉身必竟為末,而性為根本,所以不傷根本,不傷心性的,文火多數為首選。 大致可以區別為:文火適合養生,溫和柔緩;武火適合修煉,快急沉。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所以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吐納方法 秘法呼吸吐納動作: 1.兩腳平衡分開與肩同寬 2.腳十趾輕輕抓地 3.腳掌心微空 4.涌泉穴有上吸之意 5.雙腿微彎曲 6.雙手掐腰大拇指朝后(或雙手相互疊加于小腹關元穴前) 7.雙肘微微前扣,胸微含,肩打開 8.舌頇上顎雙唇緊閉牙齒松開 9.下顎微微內收,頂勁領起: 10.眼平視或略微向下 11.立身中正 12.鼻呼鼻吸 修煉要訣 身體放松,呼吸均勻, 吸氣要深,呼氣要長,氣機綿綿不斷,最終達到“形氣、意”高度一致。 吸氣時:意守長強,長強穴得氣,清沿督脈上升,氣沖百會;吸氣時增加提肛縮陰向前送出胯部的動作; 呼氣時:氣沿任脈下降,氣沉會陰;呼氣時增加向后擺動胯部的幅度; 練習10分鐘內做到320下吐納。 注意事項 1、關于呼吸:用鼻子呼吸,初學者著急吸慢呼,盡可能去擴大自己的胸腔,后期可以細長均勻呼氣吐氣。 2、閉眼內觀,把神收回來,去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每一個動作時刻檢查吸氣和呼氣時的要領是否有做到。 3、不要刻意提肛,否則容易上火。可注意提會陰,但不能用力提,有意識即可,時間久了,就能控制該部位神經叢,到時才能真正提會陰。 4、胯后坐時,不要做成向后翹臀,而是往后下方坐。 5、整個過程中注意主要在小腹的收放,時間久了能練出一定小腹抗擊打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