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方子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單純的典型表證 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脈浮緊 正邪交爭于體表 欲汗出而不得汗出 沒有里熱 用麻黃湯辛溫發汗解表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就能解決問題 表證太陽病 無汗、脈浮緊,用麻黃湯 表證比較輕,怎么辦? 那就把解表的力度減輕一點 類似方子有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麻黃一湯的思路 上次課 講到了外感病的內傷基礎 內傷能夠影響到外感的發病和傳變 現在是一個春季 大家會發現 冬春季節的時候大家體內容易有內熱 但是冬春季節氣溫變化比較大 就容易著涼外感 內熱基礎上外感 就是表里合病 外寒內熱 以溫病多見 需要表里雙解 麻黃石膏的配伍就有機會 麻黃石膏配伍體現的就是辛涼解表法 要比銀翹散的效果更好 類似于一杯熱水和一杯冰水 兌在一起 就變成了溫水 所以辛溫解表和寒涼清熱藥物 配伍在一起 發揮出了辛涼解表的作用 大青龍湯、麻杏甘石湯都是辛涼解表的代表 |
|
來自: 彼案 > 《感冒.燒.咳.濕.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