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跟幾個媽媽聊起了舊衣服的話題:
媽媽的討論分成兩撥: 一撥說:家里就一個孩子,現在經濟又寬裕,干嘛不給孩子穿的美美的,帥帥的!別人家穿的衣服,再新,也是舊衣服! 另一撥媽媽說:我不介意啊,頭幾年孩子刷刷長得快,沒穿幾個月,衣服不夠大,褲子不夠長。孩子小,又沒有審美觀,有別人家送我舊衣服,求之不得呢! 然后,她們問我:你呢? 這個時候,我突然想起看過的一篇文章,其中講的一句話:“請讓孩子們穿上最差的舊衣服來學校吧!” 說這句話的,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專家小林宗作先生,那個《窗邊的小豆豆》中,睿智的小林校長。 話歸正傳,先來回答這個問題:給孩子穿別人送的舊衣服,好嗎? 首先,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父母的態度——作為家長,你愿意接受舊衣服嗎? 家有小兒,在成長路上,接受過好友饋贈的舊衣服。一般來說,好友會打包一大堆過來,我都欣然接納,然后挑出一些適合自家孩子穿的衣服,洗洗刷刷再給孩子穿。平心而論,如今的舊衣服,一般都有七八成新,如果孩子穿得上,是一件好事情。 孩子會接納舊衣服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同樣取決于父母的態度。如果父母很強化這是別人穿的舊衣服,那么多多少少會給孩子留下一些舊的印象,反之,如果父母輕描淡寫,孩子也并不在意。 在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基本給什么穿什么,漸漸長大了,有時候看到第一次穿的衣服,他偶爾會問:媽媽,這是誰給我買的衣服? 對他的提問,我偶爾會回答,是誰誰的衣服,大多數情況下,就 衣服而論,告訴他很合身,很得體,兒子也就樂呵呵穿上了。基本不在意也去糾結這是誰穿剩的舊衣服這個問題。 其實,給孩子穿舊衣服,是一種舒適區。就像小林宗作先生倡導的那樣,最好孩子穿著舊衣服上學。 作為校長的小林宗作向家長提倡“請讓孩子們穿上最差的衣服來到學校吧!”這一舉動得到了家長們一致的擁護。小林校長認為如果孩子們擔心“弄臟了衣服,媽媽要罵”,或者“會弄破衣服的,所以不能和大家一起玩”,那對于孩子們來說,就會減少很多樂趣。所以,他讓家長們給孩子穿上最差的衣服來上巴學園,這樣無論弄得怎么臟,甚至弄破了也沒有關系。而且,因為有老師的允許,孩子們可以不必在意衣服,能夠盡情地玩。 正因如此,小豆豆天天鉆野地的籬笆,那一段校園時光,給她一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美好印象。 給孩子“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或許讓孩子一時感到愉悅;但給孩子“一件弄臟了也沒有關系的舊衣服”,或許換回的是孩子一輩子最快樂的童年記憶。 80后小媽,育男寶一枚,自稱諾媽。 世界很大,理想很小,讀書、寫作、遛娃, 笑看窗外事,靜寫心中文。 諾媽微信:muqing797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