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到了年關,生意人顧田晴帶著老婆李氏和兒子小俊,回鄉下老家過年。他在縣城里經營一家桐油店,從外地采購桐油回來賣。每一年的春節,他都會帶著家人,坐著牛車回家,跟父母一起過年。 回到家里,顧田晴的父母歡喜無限,抱著六歲的孫子小俊親了又親。小俊趕緊拿出帶回來的糕點,給爺爺奶奶吃。一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大年三十,這里都是中午放鞭炮過年。堂屋的八仙桌上,擺滿了菜肴,香氣四溢。顧父讓顧田晴祭祖,顧田晴不信這一套,拒絕了。顧父只得自己來,他擺下碗筷酒杯,開始祭祖,呼喊老祖先回家過年。他逐一斟滿酒,禱告后,進到偏房,讓老祖先們先喝一會酒。 小俊在廂房里待不住,跑到堂屋里偷看,只見桌子上坐滿了人,都是老頭老太太,他一個也不認識。小俊看見都是陌生人,嚇得扭身就走,卻聽見一個老頭喊他,“重孫子,你別走,讓我們看看你。” 小俊扭頭看過去,卻是一個老頭,笑瞇瞇地看著他,沖他招手。小俊走過去,老頭摸著他的頭,一臉慈祥,笑著說:“真是一個乖巧的孩子。”一桌子的老頭老太太,沖著他微笑。有人說:“這孩子模樣俊,長大了有出息。” 小俊被夸得不好意思,轉身想走。老頭沖他說:“你告訴你爹,七月份不要出遠門,不要忘了。”小俊跑進廂房,說道:“媽媽,堂屋里坐著不少老人,有人喊我重孫子。” 一家人趕緊來到堂屋里,哪里有人?只有桌子上的菜肴冒著熱氣。小俊嘀咕道:“可是,剛才明明有很多人的。”奶奶趕緊把小俊拉進偏房里,說道:“小孩子,不要亂說話,快進來,不要沖撞了老祖先們。” 顧父開始給飯桌上端飯,禱告老祖先們用飯。奶奶對小俊說:“小孩子火焰低,眼睛靈,能看到另一個世界的人。他們不是別人,是我們顧家的老祖先們。喊你重孫子的老人,是你的太爺爺。” 小俊說:“太爺爺讓我告訴爹,七月份不要出遠門。”顧田晴卻笑了,認為小孩子說胡話。奶奶叮囑李氏記住,到時候提醒顧田晴,攔住他不要出遠門。 顧父祭茶后,開始出門放鞭炮。小俊跑出去觀看放鞭炮,手舞足蹈,早把剛才的事給忘了。放過鞭炮燒過紙錢后,一家人開始熱熱鬧鬧地吃年飯。 從正月初一開始,一家人走親戚串門,相互拜年問好。到了初七,顧田晴告別父母,帶著老婆孩子到縣城去。初八的早上,他放鞭炮開店,開始做生意。 時間一晃就過了半年,到了七月。每一年的這個時候,顧田晴都會去外地的榨油坊,拜訪客戶,付清貨款,簽下第二年的采購協議。 顧田晴打點行裝,褡褳里放上兩封銀子,大清早起床。臨出發時,他來到小俊的臥室,低頭親了親他。小俊忽然醒了,問道:“爹,你要去哪里?”顧田晴笑了笑,說道:“爹要出遠門,去榨油坊結算貨款。”小俊“哦”了一聲,翻過身又睡去了。 早上吃飯的時候,小俊似乎想起了什么,問道:“媽,現在是幾月?”李氏順嘴說道:“七月。”她突然一個激靈,想起了祖先“七月不要出遠門”的忠告,趕緊吩咐店里的小伙計,去追趕顧田晴回來。 小伙計騎著騾馬,一直追到碼頭上,才將顧田晴追上。此時,顧田晴已經上了船,聽見小伙計喊他,趕緊下船,詢問有什么事?小伙計講了。顧田晴不以為然地說:“小孩子的話,當不得真。老祖先們都已經作古多年了,更不存在陰間。再說了,我已經走了這么遠了,不用回去了。” 小伙計焦急地說:“老板娘吩咐過,不把你追回去,她要炒掉我!”說罷,拉著顧田晴不讓走。顧田晴只得回去。 過了兩天,傳來一個消息,那一天,大江上忽然刮起怪風,船只側翻,船上的人全部遇難。那一條船,正是顧田晴打算乘坐的,他不由得驚出一身冷汗。 這以后,每一年的春節,顧田晴開始祭祖了,而且相當虔誠。而小俊,再也沒有見到過祖先們了。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留言評論,“正經說文史”祝讀者諸君一切安好!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