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受益人又有誰?
2020年,國家衛健委、國務院累計發布了6次與心理健康相關的政策文件。 10月份,百度發布搜索大數據顯示:心理救助相關內容搜索熱度達到 近10年 最高,與心理健康有關問題的互動量超過了 6.5億。 12月動脈橙發布產業報告:2020年,全球心理健康領域發生了55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10.48億美元。 政府支持、市場需要、資本關注,確實可謂“心靈經濟崛起”了。但是,詳細的了解行業之后會發現:相比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學的產品才是真正的“心靈經濟”:心理測評、冥想類APP、心理類書籍; 情緒發泄屋、告解室、樹洞傾訴、情感咨詢等服務; 知識付費課程中0-200元的心理學課程動輒銷量上萬份; “心靈經濟崛起”的受益者和心理咨詢師居然沾不上半毛錢的關系。“讓來訪者接受0經驗的咨詢師,增長自己的咨詢經驗,要么隱瞞真實的經驗,要么低價或者免費咨詢。但是很多人都想不到,我是倒貼咨詢費給來訪者的。””她的第一個來訪者,經濟條件不好,在一番協商之后,來訪者愿意每次支付50元咨詢費用,她同意了,但她沒告訴來訪者,每次咨詢她都要支付100元租咨詢室的費用。如今她入行三年,咨詢費500元/小時,但其中一部分收入,要投入到學習和成長中,不說動輒大幾千、上萬的培訓,每周做一次個人體驗,一次督導,就要1000元了!她沒有自己的機構,來訪者來源于掛靠的3個機構,每次咨詢抽成50%,還入駐了2個抽成在30%上下的線上咨詢平臺。空閑時間做一些線上的公益活動,希望能有一些來訪者主動找到她咨詢,避免被機構抽成。老師說:工作時間不飽和,學習、督導費用過高、入行前和入行后看見的咨詢收入的差距是很多心理咨詢師離開的原因。雖然還有很多一步一個腳印,秉承專業精神發展的心理咨詢師,但這也是學習培訓費越收越高、投入產出不成正比的情況對新手咨詢師非常不友好。用今年很流行的詞“內卷”描述這種情況應該是很恰當了。心理咨詢師的缺口很大,這樣的情況不光咨詢師發展不起來,有精神、心理需求的來訪者也無法從專業的、科學的心理咨詢中受益,只能轉而尋求其他的替代性產品服務。學個案的創始人說:“心理咨詢師太難了,我們學個案就做點幫助心理咨詢師不那么難的事情。”歷時30天,學個案對平臺咨詢師工作中的痛點、難點進行調查,發現在大家在咨詢工作中會有很多困擾,比如:有人介紹來訪者時,沒有助理協助對接,只能自己用微信溝通、收費;擔心咨訪關系的邊界不清,但微信語音通話是唯一可以平衡線上咨詢的工具;沒有途徑接觸來訪者,只能割舍咨詢費入駐機構、平臺;入駐多個心理咨詢機構,要跟各個咨詢室來回協調時間;想開個人工作室,但場地租金、員工工資、推廣費用,都讓人望塵莫及; 如果這些困難中,有3個都是你需要解決的困難!現在,【學個案4.0】新功能將成為你的幫手,預約、排班、繳費、咨詢,盡在APP。
【職業名片】 在職業名片中設置職業信息,專業資質、擅長領域等,分享到社交平臺,來訪者看見職業名片的同時,就可以完成預約和繳費。 【智能助理】 咨詢師可以設置自己的時間日程、如果您入職的機構有加入咨詢E約,可以實現自動同步個人咨詢時間和機構咨詢時間。 如果同時入駐ABC個機構,同時上架周六12點的時間,C機構有來訪者預約該時間段,則AB機構自動下架該時間。 不需要再跟各個機構確認時間,增加咨詢飽和度,提高收入。  
【線上咨詢室】
來訪者通過職業名片預約咨詢,繳費后,會收到短信和公眾號通知,到咨詢時間,咨詢師通過學個案工作臺進入咨詢室,來訪者只需要打開小程序就可以進入咨詢室。

【來訪檔案】 獲得來訪者同意后,可以開啟高清視頻錄制,咨詢結束后可自動轉寫逐字稿,自動歸檔來訪者基本信息(咨詢治療設置、主訴、治療史、成長史等),還可以一鍵上報個案到你喜歡的督導師專欄,接受個案督導。 
【咨詢錢包】 來訪者在小程序中完成預約、付款、信息登記,咨詢費轉入【咨詢錢包】隨時體現到微信零錢包。
【學個案4.0】:心理咨詢行業自己的智能工具,讓專業的人只做專業的事。
全球原創在線心理督導專業平臺;為心理咨詢師提供專業的咨詢工具,搜索【學個案】關注公眾號,回復【7】可領取粉絲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