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五臟之一,主疏泄,可以調暢全身氣機,幫助消化,又是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重要器官。中醫認為,春季是肝氣最活躍的季節。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和您聊聊,養護肝臟,可以分兩步走。 調暢情志,疏肝理氣 《黃帝內經》稱肝為“人體的將軍”,抵御體內累積以及體外不斷入侵的毒素。春季肝氣當令,是肝臟疏泄功能最強的時候,此時養肝更是事半功倍。春屬木,在五臟對應于肝。如果調攝不當,肝氣不舒,則會影響情緒,出現急躁、易怒、憂郁、頭痛、口苦、失眠等。 因此,養肝第一步要學會調暢情志,疏肝理氣。平時可以選擇聽一些舒緩的音樂,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八段錦等。自我調節時,可常按揉一些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沖穴等進行養肝護肝。 食材上要減酸增甘,平時可用白蘿卜煮水喝,多吃菠菜、黃花菜、黑木耳、木瓜、橙子、柚子等食物;可選用玫瑰花、白菊花、綠梅花、合歡花、陳皮、香櫞皮、佛手等泡茶飲,均可疏肝理氣解郁;亦可服用柴胡疏肝散、逍遙丸等成方。 補養肝氣,滋養肝血 肝經循行時間為凌晨1-3點,長期熬夜也會耗損肝氣肝血。因此,侯茜主治醫師提倡,養肝第二步要學會補養肝氣,滋養肝血。平時盡量11點鐘左右睡覺,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以養護肝臟。 另外,推薦兩道食療方,也可補養肝氣。 枸杞大棗粥 枸杞子20克,大棗10枚,大米適量,加水煮粥即可食用。適合于頭暈、目澀、疲乏、腰膝酸軟、遺精等癥者,亦適用肝氣虛的慢性肝炎患者常服。 當歸芍藥排骨湯 當歸3-5克,白芍10克,生姜5克,排骨適量,煮湯飲。當歸補養肝血,白芍養血柔肝止痛,此方適合慢性肝炎患者出現氣血不足,表現如腹部隱痛、面色蒼白、疲乏、眩暈、耳鳴、視力下降、肌肉痙攣、月經量少等。(王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