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群讀片系列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美麗的八桂之地,自古以來, 廣西在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著特色和魅力,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大自然的傾情饋贈,成就了廣西別樣的民族特色和聞名中外的文明古跡。肺部聯(lián)盟廣西群是具有廣西特色的病例群,這里有趣味讀片,群里的大咖將為您呈現(xiàn)如何找到那個重要端絲!這里更是一場聯(lián)盟盛宴,邀您一起共同體驗它博大精深的專業(yè)內涵和我為人人的無私情懷! 病例影像視頻 討論實錄 一切∮隨緣: 左主支氣管旁多結節(jié)堆積腫塊,邊緣清楚,部分包繞左肺動脈,左肺動脈受壓變窄,平掃密度尚可,增強后可見低密度壞死,邊緣強化,后縱隔食管旁多發(fā)類圓形結節(jié)影,平掃密度尚可,增強后可見低密度壞死,邊緣強化,考慮惡性:小細胞肺癌,鱗癌,轉移瘤,淋巴瘤,病史有吞咽困難,查查是否有食管癌伴轉移,鑒別:結核,結節(jié)病(建議PET~CT及穿刺活檢) joyzhy: 中年女性吞咽困難1個月,相關實驗室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影像見縱隔(主要是6、7區(qū))及左肺門多發(fā)腫大淋巴結,靜脈期見環(huán)形強化,中心壞死表現(xiàn)。淋巴結未見明顯融合,周圍脂肪間隙模糊。考慮縱隔淋巴結炎(結核性),環(huán)形強化,周圍滲出,肺內沒有確切腫塊。鑒別轉移性淋巴結,1小細胞,女,未見確切融合,且有明顯壞死,不符合。2鱗癌,可以有環(huán)形強化并壞死,但是肺內未見確切腫塊,食道腫瘤?需要內鏡排除下。3低分化腺癌,可以壞死,女性多見,同樣肺內沒有確切病灶。必要時排查腹部來源。最后 結核性淋巴結炎>腫瘤性轉移性淋巴結 那個人: 中年女性,吞咽困難入院,病史考慮食管癌沒毛病,但女性,少吸煙飲酒,桂林吃泡菜么?沒有貧血,這個是臨床給的疑問。影像,肺窗沒啥大的發(fā)現(xiàn),縱隔窗上,雙側肺門,縱隔多發(fā)淋巴結腫大,有融合,淋巴結有些環(huán)形強化,淋巴結有鈣化。臨床應該簡單,胃鏡,EBUS,考慮方向,淋巴增值類,結核?癌?轉移?食管癌??? ? 紅星: 患者女,56歲,現(xiàn)病史,進行性吞咽困難1月余。左肺上葉主動脈旁片狀陰影,邊界不清,內部的支氣管血管依然可見,部分支氣管出現(xiàn)擴張及狹窄。整體病灶不實,磨玻璃為主。左肺門區(qū)及縱隔隆突下多發(fā)融合腫大淋巴結,增強掃描淋巴結部分環(huán)狀強化,內部壞死,壞死內緣邊界光整。考慮左肺上葉結核性病變,縱隔淋巴結增大。鑒別診斷:小細胞癌?結節(jié)病? 小魚: 淋巴結環(huán)形強化,邊界清晰,先考慮淋巴結核,鑒別鱗癌 如圖淋巴結強化明顯,內壞死邊界清晰,還有很多鈣化 雪狐7305: 中年女性,縱隔和左肺門多發(fā)淋巴結腫大,環(huán)形強化,考慮結核可能性大 謝加平: 局部食管環(huán)形增厚強化,示原發(fā)病灶 安智軒: 進行性吞咽困難,這個是否有臨床意義?結核可以嗎? ?? 花開: 這個主訴的第一考慮還是食道癌 不吝慷慨: 食管癌近段食管不擴張,還沒見過 南邊老師分析 右肺上葉見小鈣化灶,雙肺門及縱隔多發(fā)鈣化淋巴結,提示結核應該有 金豆: 除了結核 還有哪些會出現(xiàn)鈣化 南邊: 淀粉樣變性,問題是隆突下病變的來源 食道 小魚: 淋巴結都有壞死了,就是轉移和結核的問題 不吝慷慨: 我傾向結核 南邊: 從這里觀察請問食道是前方受壓侵犯?還是本身病變侵犯前方與淋巴結融合? 這是隆突下——7組 王崇軍: 食道中段的確有問題,淋巴結腫大伴壞死,肺內沒有任何病變,結核還是不應該考慮吧 若晗: 3P組淋巴結還是食道病變的可能 joyzhy: 食道癌淋巴結轉移,一般范圍比較廣,但是比較少累及肺門側。這個淋巴結比較局限區(qū)域,且周圍滲出。更傾向炎性。單純的縱隔淋巴結結核,沒有肺內病灶,還是挺常見 小魚: 淋巴結的壞死也是炎性特點,淋巴結周邊壞死邊強化明顯 南邊: 關鍵點在這里,提示食道是受壓推移,受侵犯為主,不是主體病灶,主體病灶在縱隔淋巴結,結合鈣化、環(huán)形強化,肺內病灶,綜合分析結核首選 雪狐7305: 主訴就提示食管癌,但如果是食管癌太簡單了吧,拿出來討論的病例沒有那么簡單,就像今天上午看到一片考慮淋巴瘤的時候,我就在想,啊,估計錯了,不會是淋巴瘤。這個也一樣,如果主訴就給了答案,不會拿出來討論,再加上腫大的淋巴結是環(huán)形強化,支持結核,就會優(yōu)先考慮結核了。小細胞淋巴結這種壞死比較少見 小魚: 而且融合更加厲害,具有偏側性,冰凍縱隔表現(xiàn) 必有路: 臨床工作,還是結合病史,先排除食道先 病例結果 病例分析 影像與臨床: 1.中老年女性,進行性吞咽困難一月余。 2.影像顯示雙肺門及縱隔(第7組)多發(fā)增大淋巴結,邊界不清,似有融合,部分可見鈣化。增大淋巴結輕度強化。氣管及支氣管壁未見異常增厚,管腔未見狹窄,僅左主支氣管后壁輕度內凹,更像是外壓性改變。 3.食管中段(增大淋巴結)區(qū)域食管壁環(huán)形增厚,管壁粘膜強化較為明顯,未顯示壁結節(jié)樣,腔內積液,相應中上段食管擴張。 4.雙肺未見明顯異常(未見結節(jié)影)。 綜合分析: 1.食管壁環(huán)形增厚、異常強化,結合進行性吞咽困難臨床表現(xiàn),無論能否觀察到結節(jié)影或塊影,都應當將它們緊密關聯(lián)起來進行進一步的內窺鏡及病理檢查。或新生物,或炎性病變(包括Crohn病等)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2.食管壁缺乏漿膜層,一旦出現(xiàn)惡性新生物,如食管癌,更易于向鄰近組織蔓延開,并順淋巴結轉移,但不易造成雙肺門淋巴結腫大,鈣化更為罕見。 3.雙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鈣化,多見于結節(jié)病、淋巴結結核,也可見于支氣管淀粉樣變性等病變。 1)未見支氣管壁增厚,管腔未見狹窄,支氣管淀粉樣變性的診斷似乎缺乏依托。 2)結節(jié)病的增大淋巴結常密實,邊界清楚,很少融合。本例肺部缺乏特有肺間質改變,也讓結節(jié)病的判斷缺乏底氣。 3)淋巴結結核相對較為常見,是應當考慮到的,無論是否存在食管本身病變。 一般單純外壓性改變(如增大淋巴結)較少造成進行性吞咽梗阻臨床表現(xiàn),除非外壓物堅硬且相對尖銳(如骨贅)。 縱隔淋巴結結核擴展知識 一、定義:原發(fā)性肺結核為結核分枝桿菌初次侵入人體后發(fā)生的原發(fā)感染病灶,并引起結核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結炎,包括原發(fā)綜合征及胸內淋巴結結核。原發(fā)性肺結核多見于兒童,成人有時亦可見。 原發(fā)綜合征在X線上的典型特征為肺部原發(fā)病灶-引流淋巴管-肺門或縱隔淋巴結的結核性炎癥的三者組合。通常肺部原發(fā)病灶和引流淋巴管已吸收或不明顯,X線上僅顯示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稱為支氣管或氣管淋巴結結核(即胸內淋巴結結核)。 二、臨床表現(xiàn): ⒈ 起病緩慢,常以全身結核中毒癥狀為主,長期不規(guī)則低熱,食欲不振,盜汗,乏力等。 ⒉ 高度腫大淋巴結可使患者出現(xiàn)壓迫和刺激癥狀,常見為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哮鳴、聲音嘶啞。 ⒊ 少數(shù)患者可伴有結核變態(tài)反應引起的過敏表現(xiàn):結節(jié)性紅斑、皰疹性結 膜炎和結核風濕癥等。 ⒋ 患兒常呈發(fā)育延緩、營養(yǎng)不良、消瘦、貧血,可同時伴有周圍淺表淋巴結腫大,以頸部和耳后常見。 三、影像學表現(xiàn) (1)原發(fā)綜合征的 X 線直接征象主要表現(xiàn)由肺內原發(fā)病灶、淋巴管炎和胸內腫大淋巴結組成“雙極像”或稱“啞鈴像”。在急性進展期常見原發(fā)病灶、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及其病灶周圍炎融合成大片狀陰影,易誤診為肺炎。 (2)胸內淋巴結結核 X 線上主要表現(xiàn)為三種類型:1)腫瘤型:腫大淋巴結呈團塊狀陰影,密度高而均勻,境界較清楚。2)炎癥型:腫大淋巴結及其周圍炎融合成片狀影,中心密度較周圍高,境界模糊。3)隱匿型:胸片上腫大淋巴結被縱隔、心臟、大血管所遮蓋。 (3)對可疑者或個別疑難病例應進行胸部 CT 檢查,增強 CT片顯示淋巴結呈環(huán)形增強,中央?yún)^(qū)呈低密度改變(干酪壞死版液化)。CT 檢查能清楚顯示肺門、縱隔內淋巴結、心影背后等隱蔽部位的淋巴結,對于了解肺門、縱隔淋巴結腫大情況,以及與縱隔腫瘤鑒別常可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般結核的淋巴結:1、多個結節(jié)獨立,可能壁相連,但是各自獨立;可以環(huán)形強化,環(huán)形強化一般壁偏薄,均勻;也可以均勻強化。2、當有一處壁破潰了,干酪壞死物就會蔓延出來,形成炎性反應,呈冰凍改變(冰凍其實就是多個病灶融為一團),但是肉芽腫環(huán)還是強化,周圍的炎性病變也可以有肉芽腫,也會強化,可以混為一起。四、鑒別診斷 1、結節(jié)病:與縱隔淋巴結核有時難以鑒別。結節(jié)病累及肺部表現(xiàn):肺內多發(fā)結節(jié),主要沿血管束、淋巴管周、小葉間隔、胸膜下分布,可呈串珠樣改變。結節(jié)較大時可以融合;還可有實變及團塊影;后期纖維化不可逆。 結節(jié)病的肺門及縱隔淋巴結增大也較有特點,較少融合,較堅硬密實,密度偏高,可鈣化。偶或可以觀察到低密度壞死,但較少且輕微。 雙側肺門明顯的淋巴結腫大與常見腫瘤轉移途徑不一致。 2、小細胞肺癌:一般有原發(fā)灶,縱隔肺門淋巴結轉移融合,呈娘小崽大表現(xiàn),一般由于淋巴結引流原因,呈單側肺門淋巴結腫大多見。 3、淋巴瘤:淋巴瘤呈多結節(jié)、多中心表現(xiàn),密度偏低可融合,大小及密度常趨于一致,其間夾雜一些脂肪間隙,病灶較軟、容易包繞血管也是其特點之一。 ![]() 來自王武章老師經(jīng)驗總結: 結節(jié)病的淋巴結與毗鄰結構邊界常相對清晰,易產生質感較硬的接觸和擠壓,較之淋巴瘤明顯的多。淋巴瘤是“糊”,雖有擠壓,但有更多糊的成分,相對質感軟一點。結核最常見的淋巴結是2、4、7、10等淋巴結增大,質感軟,與毗鄰結構糊的意向更明顯。小細胞癌也是糊,還有包繞。 結節(jié)病可以有壞死,但幾率和程度常較小。 引流區(qū)域的淋巴道變化,也有類似變化。 參考文獻:結核 診療指南2015版。 相關鏈接 5. 2020江蘇省醫(yī)師協(xié)會核醫(yī)學醫(yī)師年會之袁懷平-《肺結核的臨床、病理和影像》 6. 淺談縱隔、肺門淋巴結結核 審核:馮連彩 徐 曉
|
|
來自: 天等放射訂閱號 > 《有我發(f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