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事件案例分析:破產原因、始末經過、風險啟示

     chuncuiaz 2021-03-20


    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簡稱LTCM)成立于1994年2月,總部位于美國康涅狄格州西南部的小鎮格森威治,是一家主要從事定息債務工具套利活動的對沖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自成立以來,在事業上一路高歌猛進。1994年公司成立之初時,資產凈值為12.5億美元,到1997年末,這個數字曾上升為48億美元,凈增長2.84倍。此外,該公司從1994年到1997年期間,每年的投資回報率依次為28.5%、42.8%、40.8%、17%。尤其是1996年公司根據模型預測,隨著歐元的啟動,歐洲一些國家的債券與德國債券的息差將縮減,所以大量持有意大利、丹麥、希臘政府債券,而沽空德國債券。結果市場表現與LTCM的預測驚人的一致,LTCM從中獲得巨大收益。此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與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歐米茄基金并稱為“國際四大對沖基金”。

    談到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我們就不得不提及被譽為華爾街“債券之父”的公司掌門人——約翰·麥利威瑟(John Meriwehter)。在麥利威瑟的號召下,眾多社會精英紛紛加盟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其中包括華爾街金融巨頭、學術巨匠、政界要人以及公共明星。事實上,麥利威瑟與大名鼎鼎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舊事。

    1947年,約翰·麥利威瑟出生于芝加哥南部羅斯蘭地區的小鎮羅斯摩爾,并在那里長大成人。麥利威瑟的父親是一位會計師,母親在教育部門工作,家庭條件還算不錯。羅斯摩爾鎮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愛爾蘭人后裔,信奉天主教,該鎮因靠近伊利諾斯中央鐵路的地理優勢,經濟發展得還算不錯。麥利威瑟一家五口人就住在鎮上一棟用肉桂樹和磚頭砌成的房子里,屋前還有一塊草地和一個小花園。

    后來,約翰·麥利威瑟被父母送到當地的圣約翰小學讀書,此后又進入蒙代爾天主教中學接受教育。這兩所學校對學生的管教都極為嚴格,調皮的學生經常會受到老師們的懲罰,有的甚至會被強制趴在地上聽課。在這種嚴厲的教育方式的影響下,麥利威瑟養成了一種近乎天然的秩序感,即一切都要受到嚴格的限制。盡管年幼的麥利威瑟有一點口吃,性格上還有一點內向,但他絕對是一個聰明的學生,他曾因數學成績特別突出,而獲得過全美榮譽學會獎。

    有趣的是,麥利威瑟之所以獲得上大學的機會,并不是因為他的成績突出,而是因為他對高爾夫的熱愛。打高爾夫球是羅斯摩爾當地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麥利威瑟在很小的時候,就到各大公共高爾夫球場打球。隨后,麥利威瑟在蒙代爾天主教中學期間,成為學校高爾夫球隊的主力,并代表學校奪得過兩屆芝加哥郊區天主教聯盟錦標賽的冠軍。后來,他在芝加哥南部佛洛斯摩爾高爾夫俱樂部打工期間,結識了一位富有的俱樂部會員,并在其推薦下獲得了專為高爾夫球手設立的齊克·伊文斯獎學金。在這筆獎學金的資助下,麥利威瑟決定進入位于伊利諾斯州的西北大學進行深造。畢業后,麥利威瑟進入一所中學擔任了一名數學老師。

    然而沒過多久,麥利威瑟就厭倦了乏味的教師工作。隨后,麥利威瑟放棄工作進入芝加哥大學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在此期間,麥利威瑟一邊讀書,一邊在CAN金融公司做兼職。1973年,麥利威瑟順利拿到碩士學歷。第二年,麥利威瑟被華爾街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錄用,在公司中專門從事債券回購業務。

    20世紀60年代以前,經營債券交易還是一種令人乏味的工作。投資者在債券承銷商手中買入債券,只要債券發行機構不違約,投資者都會獲得固定的收益,很少有投資者會將自己持有的債券與他人進行交易。但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應用,債券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各種新的債券產品層出不窮。當麥利威瑟進入所羅門兄弟公司時,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個變化莫測、充滿機會的債券市場。很快地,麥利威瑟就被債券所深深吸引,他如同一名有著極強求知欲的學生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到對債券知識的學習中。

    這時候,麥利威瑟在債券方面的才能逐漸展露出來,他具有極好的數學天賦,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債券價格的粗略估算方法,便被公司調去參與政府機構的債券交易。當時美國一些地區政府迫于財政虧空的壓力,無法按時償還到期的債券,使得不同地區政府發行的債券利率存在差異,并且呈逐步放大的趨勢。約翰·麥利威瑟認為這種情況是政府不允許出現的,他便動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金,在政府債券市場上進行大膽的操作。后來,政府債券市場的價格走向果然與麥利威瑟預想的一致,利差逐漸縮小,麥利威瑟因此為所羅門兄弟公司贏得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

    1977年,所羅門兄弟公司創立套利部門,由麥利威瑟擔當負責人。與以往不同的是,該部門的業務重心是利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自由資金,進行高風險的債券交易,從中獲取巨額盈利。事實上,麥利威瑟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賭馬,還從他的祖母那里學會玩21點,甚至有時候跟小伙伴們賭一場芝加哥棒球隊的比賽結果。麥利威瑟的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他會在很有把握的情況下才下賭注。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套利部門,麥利威瑟賭的是期貨合約與現貨或者兩種債券之間的利差,主要對手就是些保險公司、銀行或者私人投資者。

    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約翰·麥利威瑟逐漸成為所羅門兄弟公司最出色的交易明星之一。隨著業務量的增大,麥利威瑟迫切需要一些聰明、嚴謹并將投資看成是一門科學的交易員的加盟。有趣的是,麥利威瑟更傾心于那些由高等學府出來的高才生。1983年,麥利威瑟找到哈佛商學院的助理教授、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的艾里克·羅森菲爾德,希望他能夠成為自己的助手。后者雖然在哈佛大學一直未能嶄露頭角,但他已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投資和交易了。當羅森菲爾德聽到年薪可達3萬美元的條件后,欣然接受了麥利威瑟的邀請。此后,麥利威瑟又聘請了好幾位“學院派人士”,例如倫敦經濟學院金融碩士、伊朗裔美國人維克多·哈格哈尼,麻省理工學院金融博士格利高里·霍金斯、羅森菲爾德,哈佛商學院的同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威廉·卡拉斯科以及麻省理工學院雙博士勞倫斯·希利布蘭德等。正是這些人,成為后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核心人物。

    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原本學校里的“書呆子”在麥利威瑟的手下很快地融入到華爾街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中。他們利用計算機對債券價格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并通過建立模型來進行模擬和回歸分析,進而預測出債券價格的未來走勢。但是,這些結果在當時并不直接影響麥利威瑟做出交易指令,只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在麥利威瑟的精心培養下,羅森菲爾德等人在交易中越來越像是“賭性”十足的投資者,他們彼此之間還成為親密無間的戰友。

    隨著套利部門賺錢越來越多,他在公司當中的地位也是與日俱增,就連原先公司里的競爭對手也歸入他的麾下。另一方面,所羅門兄弟公司所有的債券交易,包括政府債券、抵押債券、高收益公司債券、歐洲債券以及日本債券購股權證,都由麥利威瑟管理。由于其他部門的業績普遍不佳,使得麥利威瑟等人在公司里更加肆無忌憚、囂張跋扈。對于所羅門兄弟公司的其他部門員工來說,麥利威瑟掌管的套利部門是一個相當神秘的機構,他們根本不清楚麥利威瑟等人究竟在忙些什么,甚至對套利部門財務杠桿規模也是不甚了解。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在1987年美國股市大崩盤中,麥利威瑟掌管的套利部門就曾出現過一天1.2億美元的巨額虧損。但所羅門兄弟公司的管理層對麥利威瑟的信任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也正是這種肆意放縱,為麥利威瑟乃至所羅門兄弟公司惹來了不少的麻煩。

    1991年的一天,一位名叫保羅·莫澤爾的交易員走進了麥利威瑟的辦公室,向他道出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自己曾向美國財政部遞交過一份假標書,并在隨后的拍賣中買進了一些未獲政府批準的債券。惱怒的麥利威瑟追問道:“就這一件事么,你還有沒有其他事情瞞著我?”“沒有了”,莫澤爾回答道。在麥利威瑟的眼中,莫澤爾是一位勤勤懇懇的交易員,所以并沒有過于懲罰他。然而事實上,莫澤爾本人非常急功好利,多次違背公司與政府之間債券游戲規則,以不法手段謀取了暴利。到1991年8月,莫澤爾的丑惡行徑被徹底曝光,他向麥利威瑟隱瞞了許多罪行。

    這件丑聞引發了華爾街的震動,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都對所羅門兄弟公司感到極大的憤怒。實際上,保羅·莫澤爾這些愚蠢的欺詐行為是很容易被人發現的,但作為頂頭上司的麥利威瑟卻沒有盡到應有的監管責任。麥利威瑟確實也沒想到,自己的手下膽敢去欺騙美國財政部。麥利威瑟被他的狂妄與大意所害,黯然地離開了所羅門兄弟公司。

    雖然莫澤爾的丑聞讓麥利威瑟失去了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繼續伸展拳腳的機會,但為其發展創造了更加自由的空間,麥利威瑟那顆不安分的心開始強烈地跳動起來。隨后,麥利威瑟利用他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掌握的金融技巧,創立了一個嶄新的、完全獨立的對沖基金,并成就了一時偉業。

    投身債券市場,成就一時偉業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美國經濟逐漸從1987年股災的陰影當中走了出來,金融投資業也逐步進入了黃金時代。美國人對股市的關注程度與日俱增,不管是在酒吧、健身房,還是在機場、車站等地,電視大屏幕總是在不斷地播放關于股市行情的報道。氣勢如虹的股市創造了許許多多一夜爆發的奇跡,富有的人們多得如過江之鯽,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一個安全、保險的再投資方向,以擺脫此前提心吊膽、日夜煎熬的痛苦。對這些金融市場的“幸運兒”來說,對沖基金絕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渠道。麥利威瑟正是借助著股市振興的有力“春風”,在華爾街重新站穩了腳跟。

    長久以來,人們對對沖基金的概念十分模糊,大多數人只知道它是以套利為目的而進行金融產品的交易的金融機構。事實上,對沖基金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開始運作了,它的創始人就是有著“證券分析教父”之稱的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早期時候,對沖基金通過雙向交易來降低投機風險,即買入一定數額某種有價證券的同時,賣出另外一定數額的有價證券。這是一種相對保守的做法,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對沖基金的投資組合中肯定有升有降,盡管賺的不多,但虧損也不會太嚴重。

    多年以后,對沖基金在業務方面有了全面發展,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各種投資產品和投資方式,它也成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的代名詞。此外,對沖基金在資金使用上面受限制較少,經常進行大手筆的交易。尤其是1992年,當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以極其強悍的拋空手法迫使英格蘭銀行對英鎊實施貶值,并獲得了巨額的利潤后,人們對對沖基金的投資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隨后,各式各樣的對沖基金如雨后春筍般在美國境內建立起來。

    受對沖基金的啟示,麥利威瑟認為他要建立的金融機構應該在買進某些債券的同時,賣出另外一些債券,通過這兩種債券之間利差的擴大或縮小而獲利。例如,美國的利率比英國高很多,這就意味著美國的債券價格要比英國便宜,這時買進美國債券同時做空英國債券,如果兩者之間的利差縮小的話,那么就會從該交易中獲利。由于利差的變動幅度沒有債券價格本身那么大,所以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的風險。

    被所羅門兄弟公司掃地出門的麥利威瑟急于在華爾街證明自己的清白與實力,為此他制定了一套雄心勃勃的計劃。1993年初,麥利威瑟找到美林證券公司,希望后者能為自己提供資金方面的支持。由于麥利威瑟此前在華爾街的驕人戰績,他的請求很快得到了時任美林證券董事長丹尼爾·圖利的同意。隨后,麥利威瑟開始召集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老搭檔們。于是,艾里克·羅森菲爾德、維克多·哈格哈尼、格利高里·霍金斯等人先后進入麥利威瑟的新團隊。不久之后,麥利威瑟又向他在所羅門兄弟公司的老上司約翰·戈特弗倫德發出邀請,而后者同樣因為莫澤爾事件而被迫離職。戈特弗倫德對所羅門套利部門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經常在關鍵時候向麥利威瑟等人提供正確的建議和對策。

    為了掃除所羅門丑聞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重新贏得投資者的信賴,麥利威瑟對自己的團隊進行了重新整合和包裝。后來,他將目光瞄向了那些金融學界的泰斗級人物,希望通過他們的加盟來提升自己公司的品牌形象。

    麥利威瑟首先挖來了哈佛大學的羅伯特·默頓教授,他是羅森菲爾德等人的恩師。在紐約郊外赫德遜河畔哈斯廷斯長大的默頓從小就展現了出眾的才華,每當遇到他喜歡的事情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加州理工大學念書期間,他對股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都會花上很多時間來關注股市并進行適當的投資。隨后,默頓轉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經濟學,在恩師保羅·薩繆爾森的帶領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默頓一直致力于研究利用數學模型來把握股票期權和實際股票之間的關系,他認為麥利威瑟為他提供了一個將理論變為現實的機會,所以欣然接受了麥利威瑟的邀請。

    1993年夏天,麥利威瑟又網羅了一位金融學界的新星梅倫·斯科爾斯。1941年7月1日,斯科爾斯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蒂明斯市。在父母和親戚的影響下,斯科爾斯從小就對經濟尤其是金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十幾歲時就從事過俱樂部的理財工作,在讀高中和大學時他還炒過股票,并開始對股票價格水平的決定因素著迷。1962年,斯科爾斯畢業于明馬斯特大學,獲工程學學士學位。1969年,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獲得財務學博士學位。斯科爾斯曾先后執教于麻省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以及斯坦福大學。

    在召集專業學者、明星交易員等加盟的同時,麥利威瑟等人也展開大規模的資金籌集工作。麥利威瑟就像一名政客一樣,到處宣傳自己的投資主張和賺錢策略,其足跡遍布美國多個城市。此外,麥利威瑟特別希望獲得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他曾經前往奧馬哈與大名鼎鼎的“股神”沃倫·巴菲特共進晚餐。在遭到這位美國大富翁的拒絕后,麥利威瑟又與高盛集團進行了接觸,但最后無功而返。然而這些小挫折并沒有阻擋麥利威瑟等人前進的腳步,他開始采取多種渠道來吸收不同種類投資者的資金,并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1994年初,麥利威瑟邀請了一位大人物加盟,他就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副主席戴維·馬林斯。馬林斯也是默頓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他在哈佛大學執教期間與艾里克·羅森菲爾德成為好友。美聯儲二號人物的加盟給麥利威瑟帶來了豐厚的資金來源,并為其提供了與國際銀行巨頭打交道的機會。隨后,一連串重量級的人物和機構出現在麥利威瑟的投資者名單上,例如好萊塢著名經紀人邁克爾·歐維茲、耐克公司首席執行官菲爾·奈特、紐約石油巨頭羅伯特·貝爾夫等。

    麥利威瑟還利用旗下學者的名氣,吸引了好多著名學府的投資,如圣約翰大學、耶和華大學以及匹茲堡大學等。此外,通過馬林斯的政治影響力,麥利威瑟還吸引了大批國際客戶的投資,其中包括日本住友銀行、臺灣(地區)銀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泰國盤谷銀行以及巴西加蘭蒂亞銀行等。

    1994年2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正式成立。這時候,公司已經籌集12.5億美元的資金,雖然沒有達到麥利威瑟預定的目標,但這一成績已使公司上下感到欣喜若狂。麥利威瑟等人在把酒言歡的同時,亦開始著手準備驚天動地的投資計劃。

    由于擔心美國經濟面臨通貨膨脹的局面,美聯儲主席格森斯潘下令提高銀行短期貸款利率。格森斯潘此舉的本意是促使過熱的經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美聯儲的舉措卻導致債券價格出現了大幅度下跌。5月,美國30年國庫券的收益率已從峰值時的7.6%下降到6.5%,跌幅超過14%。一時間,美國債券市場被烏云籠罩,而世界其他主要債券市場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面對急轉而下的形勢,眾多經營債券業務的金融機構紛紛撤離債券市場,以圖將損失降到最低,但那些采用杠桿交易方式的對沖基金,還是遭受了巨額損失。

    就在華爾街許多金融機構痛心疾首,紛紛拋售債券之時,麥利威瑟卻瞅準時機,帶領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殺入債券市場。他認為在眾多金融機構倉皇出市的過程中,不同債券的利差肯定會被放大,于是調集大量資金,進行“低買高賣”的套利操作。經過兩個月的時間,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資產增值了7%,并開始大量盈利。這期間,麥利威瑟等人敏銳地觀察到30年期政府“當期債券”與其“非當期債券”的利差有異常的擴大現象,于是,他們買進了10億美元價格便宜的“非當期債券”,賣出了相同價格高昂的“當期債券”。

    麥利威瑟等人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全部家當都押在了這筆交易上面。他們在買進一種債券的同時,賣出了另一種與前者相似的債券。因為相似事物差額的變化幅度要遠比事物本身變化幅度小,所以這種方式能夠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果不出所料,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持有的兩種債券之間的利差迅速縮小了,公司因此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收入。事實上,麥利威瑟等人也是在“賭”,只不過他們“賭”得更有把握、更加小心罷了。

    雖然羅伯特·默頓和梅倫·斯科爾斯兩人并不直接參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具體業務,但他們卻被認為是公司的“投資理念之父”。在他們的眼中,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并不是一家基金,而是一個通過數字實現風險控制的投資實驗室,其核心理念就是價格波動幅度。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許多交易都是在最大限度地追逐利差,而這種利差又是價格波動幅度的另一種反映。此后,默頓等人通過建立一連串的假設,認為價格波動幅度是持續的,即交易價格具有“時間連續性”。換句話說,人們可以通過價格數據的變動情況來預測其未來的走向。

    后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根據默頓等人的理論,并借助計算機技術,成功開發出一套較為完整的金融產品自動投資模型。在市場非常平靜的條件下,默頓等人的假設確實與實際相吻合,但僅此而已,當市場突然遇到較大波折的時候,這些理論就變得毫無意義。雖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交易員們對該模型的缺陷非常清楚,但這已經是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投資套用工具了。所以,公司的交易員們每周都要拿出一定的時間,對電腦做出的結果進行分析和判斷,以決定下一步的計劃。

    經過1994年一年的拼搏,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取得了優異業績,年收益率高達28%,在扣除日常管理等費用后,公司所有投資者均獲得了20%的收益。在當時債券市場普遍低迷的情況下,這樣的業績簡直就是一個奇跡。麥利威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在金融市場的地位和價值。這時候,眾多投資者都將目光聚焦到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這顆“金融新星”之上,他們對其不再抱有任何的猶豫和懷疑。

    1995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又在意大利政府債券和不動產抵押債券兩大戰場取得驕人戰績,年收益率達到令人瞠目結舌的59%,即使在扣除相關費用以后,收益率也高達43%。在短短兩年間,公司賺取了16億美元的利潤。有了如此出色的業績,再加上美林證券公司的幫助,麥利威瑟等人毫不費力地再次籌集10億美元的資金。至此,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總資本權益達到36億美元,公司資產價值更是達到驚人的1020億美元。

    1996年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事業發展最為輝煌的一年。公司在公司債券、垃圾債券、互換利率,以及政府證券等多個領域收獲頗豐。據統計數據顯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當年收益率高達57%。雖然這一數字與前一年相比有少許差距,但因其投資規模的擴大,公司賬面凈賺21億美元。更為難得的是,公司全年沒有1個月出現過超過1%的月度虧損額,這從側面反映出麥利威瑟等人控制風險的能力。

    到1996年底,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已發展成為擁有100多名員工的規模,其合伙人在基金中的資產規模已達到14億美元,這與成立之初的1.5億美元相比已有天壤之別。更令麥利威瑟等人欣喜的是,在這一年中,基金又獲得了諸如瑞士聯合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等銀行巨頭的支持,其資金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這種方式能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隨著金融業的發展,對沖套利對投資機構來說,已不再是一個秘密,大多數金融機構都設立了自己的套利部門,并在市場尋求獲利的機會。因此,大量來自銀行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資金正在源源不斷地涌入對沖套利業務領域,而這些新增的資金勢必造成金融產品的利差水平大幅降低,減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盈利的機會。華爾街上漸漸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只要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選擇的投資對象,其他投資機構必然迅速跟進。為此,羅森菲爾德抱怨說:“其他人都在想方設法趕超我們,只要我們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會像蝗蟲一樣,迅速吞噬所有的機會。”

    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來說,此時最急迫的工作是要為手中的巨額資金找到新的出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作為一家對沖基金,如果不能迅速地將客戶對它的信任轉化為它對客戶的回報,那么必將遭受嚴重的損失。事實上,麥利威瑟等人對公司的投資策略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在數學模型的指導下,就算是一塊荒地,也能被他們種出豐碩的果實來。

    LTCM陰溝翻船

    1997年,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成立高風險投資基金。不久之后,公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住房抵押證券市場。麥利威瑟等人憑借公司雄厚的財力,迅速在市場中掌握了主動權。然而,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交易人員對該領域并不是很在行,他們在市場中唯一能做的,就是尋求微小的利差,并通過財務杠桿機制將利潤擴大。有了新的嘗試以后,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股市當中。雖然公司的員工都知道,模型對股票價格的預測并不準確,但他們還是想試一試。

    最初公司對股票市場的配對股票交易很感興趣。據說,該交易項目負責人哈格哈尼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關注股市了,尤其是歐洲股票市場。當時,歐洲市場的許多公司有兩種不同股票在市場上同時掛牌的現象,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這兩種股票價格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業務相關聯的兩家公司的股價之間也會存在類似的情況。哈格哈尼認為,公司可以根據這些差異進行套利交易。隨后,公司派學者和技術人員設計了一個股票交易模型,將哈格哈尼的想法變成事實。

    由于配對股票交易中兩種股票的差別較大,因此這種交易已經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對沖套利了。此外,配對的股票之間價差的波動情況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交易員不可能套用模型來決定未來的投資計劃,他們只能憑借著積累的經驗來投資,而這就與其他風險投資方式無異了。

    當時,哈格哈尼看中了一家英荷合資的石油公司——皇家殼牌公司的股票,該公司由兩家上市公司控股,即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和英國殼牌公司。通過哈格哈尼等人仔細地分析和研究,他們發現殼牌運輸公司的股價總是比皇家石油公司低8%左右。雖然兩家公司是由不同的投資者所掌握的,但它們的收益均來自皇家殼牌公司,所以這種差距是不合理的,兩家公司的股票必然會逐漸趨于一致。于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瘋狂地投下了23億美元,買進殼牌運輸公司股票的同時,賣出相同價值的皇家石油公司的股票。被利益沖昏頭腦的麥利威瑟等人,已經忘記了這些交易背后潛在的巨大風險,他們開始了一場賭博。

    麥利威瑟等人最終還是賭贏了,公司因此獲得了巨額利潤。盡管美國金融市場受亞洲金融危機等事件的影響而一蹶不振,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1997年還是達到了25%的收益率,麥利威瑟等人的個人資本增加了36%,個個都成為億萬富翁。

    進入1998年后,美國金融市場開始向利好的方面發展,大多數投資者對市場的樂觀情緒逐漸高漲起來。大量資金涌入債券市場,致使債券利差變得越來越小,并嚴重影響到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套利業務。此時,麥利威瑟等人并不擔心公司會出現虧損,他們只擔心沒有足夠多的目標來進行投資。隨著投資壓力的增大,他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涉足那些具有較大風險的市場,例如俄羅斯、巴西以及丹麥的債券市場,而這些市場都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麥利威瑟等人已經被利益沖昏了頭腦,他們拋棄了此前謹慎的對沖套利策略,開始豪賭股票價格的波動幅度,在股票市場上漸行漸遠。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曾經大量做空由“股神”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因為他們認為該公司的市值已遠遠超出了它實際的價值。隨后,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拆巨資購買了世界著名酒店集團斯塔伍德發行的垃圾債券,投資金額高達4.8億美元。盡管公司在這些風險項目中賺取了一定的利潤,但它所下的賭注實在太大了,稍有閃失便會迎來滅頂之災。

    受其他金融機構的影響,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漸漸開始關注起互換利率的利差交易了。所謂互換利率,指的是交易雙方以一定的名義本金為基礎,將該本金產生的以一種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與對方的以另一種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支出)流相交換。交換的只是不同特征的利息,沒有實質本金的互換。由于每個國家的互換利率都以該國的政府債券作為基準,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因此金融機構可以根據不同國家互換利率的差異和波動,做出相應的投資決策。1998年4月,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認為,美國、德國與英國相比,存在互換利率過高的情況,而這種差異有縮小的可能,因此大量做空美、德兩國的政府債券。

    此時,華爾街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危險投資渾然不知,各大銀行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其提供大量的資金。此外,由于眾多金融機構都在利用財務杠桿進行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以引起人們對金融市場的擔憂。雷曼兄弟公司負責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約翰·蘇科指出:“整個華爾街都在玩火。”

    1998年6月,麥利威瑟的好友詹姆斯·麥克恩蒂覺察到市場的種種不利因素,作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重要成員,他連忙向公司提出警示,希望眾人能夠采取有力措施以降低公司所面臨的風險。然而此時,麥利威瑟已經不能有力地約束手下們的風險投資行為了,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組織結構如同一盤散沙一樣,已經失去了以往的凝聚力。到了6月中旬的時候,美國30年期政府債券的利率已經降到了自1977年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市場上的人們對政府債券未來變化趨勢看法不一。眾多機構開始紛紛減持國庫券,它們擔心這種不利的局面會造成自己極大的損失。但在這種情況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卻在債券市場上瘋狂投下賭注,繼續拋空美國政府債券。

    在債券市場前景撲朔迷離之際,公司高管們接到了自俄羅斯傳來的噩耗,讓他們的美夢徹底破滅了。事實上,早在1997年底,美國多家報紙都報道了一條新聞,即標準普爾評級機構降低了俄羅斯政府債券的信用等級。不過這一消息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大多數人都將精力投入到劇烈波動的股市當中。此時亞洲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到俄羅斯,受此影響,俄羅斯金融市場出現強烈動蕩。更嚴重的是,俄羅斯政府自1992年以來存在著嚴重的財政赤字,當局一直采用大量舉債的方法來加以彌補這些虧空,而到1998年以后,這些債務陸續到期,給原本就已極度虛弱的俄羅斯經濟帶來了更致命的打擊。1998年4月24日,名不見經傳的基里延科走馬上任,取代切爾諾梅爾金成為俄羅斯的新總理。基里延科上臺以后,推行了一系列錯誤的政策,他一味地增加企業的稅收,甚至強制某些企業破產、抵押。這些措施不但沒有廣開稅源,反而引起國內企業對政府的強烈不滿。

    6月,高盛公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12%的利率為俄羅斯成功發行了12.5億美元的5年期政府債券。但這對俄羅斯龐大的債務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不久之后,俄羅斯債券市場出現了恐慌,一部分投資者開始大量拋售由高盛集團、德意志銀行以及摩根大通銀行承銷的俄羅斯債券。一時間,俄羅斯1年期債券的收益率竟然達到90%的水平,這對掌握著大量俄羅斯債券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壞的消息。

    進入7月后,俄羅斯債券市場更加動蕩不安。大量從俄羅斯市場撤出的資金,轉而投向了美國、德國等債券市場,使得這些國家政府債券的價格一度大幅攀升。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當月雖然沒有較大的虧損,但已經出現了很多不利的征兆。

    8月,俄羅斯總理基里延科為了增加投資者購買國債的信心,貿然出臺了三項強硬的政策:其一,財政部將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到的48億美元貸款中撥出10億美元,用于清償本國在8月12日到期的國債;其二,延期90天償還到期的國債,金額大約為150億美元;其三,轉換內債償還期,將1999年底前到期的價值達200億美元的短期國債轉換成3年、4年、5年的中期國債。令俄政府意外的是,這三項政策一經公布,立即引發俄羅斯債券市場的軒然大波,人們對政府的信心大減,并造成股市大跌和資金大量外逃。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麥利威瑟等人卻仍然堅持著原先的觀點,他們認為公司在債券和股票市場上選中的利差已經擴大到一個極限了,因此利差水平很快就會開始縮小。8月中旬,俄羅斯的金融局勢似乎出現了轉機,政府重新獲得了市場的主動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抓住機會,進一步增加了俄羅斯債券的持有量,希望通過這最后一搏,挽回公司此前的不利局面。

    然而,好運這一次明顯不在麥利威瑟這一邊。1998年8月17日,俄政府宣布,將匯率的浮動范圍擴大至6.0~9.5盧布/美元,并將延期償還所有的對外債券。一時間,大量資金從俄羅斯債券市場抽離出來,轉而投資諸如美國30年政府債券、德國10年政府債券這樣安全性極高的產品。隨后,墨西哥和巴西的政府債券價格也大幅度下跌。

    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來說,8月21日絕對是一個極其悲慘的日子。這一天,該公司在所有的“賭局”中都損失慘重,它持有的俄羅斯和巴西債券再度暴跌,而其手中的股票也是狂跌不止。僅一天時間,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就在金融市場上輸掉了5.53億美元,其資本總額已從年初時的46.7億美元降至29億美元,損失達1/3之多。

    此后,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虧損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整個8月,華爾街有3/4的對沖基金出現了巨額的虧損,其中以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情況最為嚴重,僅一個月時間,就遭受了19億美元的損失,這相當于其資本總額的45%。此時,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資本總額只剩下區區的22.8億美元。人們終于發現,這個昔日的金融大鱷已處于極度危急的局面當中。

    為了擺脫危機,麥利威瑟等人嘗試了一切辦法,他們先后找過沃倫·巴菲特、美林證券總裁赫伯特·艾利遜、花旗集團的杰米·戴蒙等人尋求幫助,但都無功而返。此時,華爾街眾多金融機構都背負著嚴重的債務,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等,它們正陷入嚴重的債券困境中,根本無暇顧及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求助請求。

    “屋漏偏逢連夜雨。”9月初,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又經歷了一次重大挫折。9月2日,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向有關客戶發出了一份機密情報,介紹了基金的虧損情況,而其中一名客戶卻將這份傳真透露給了一家財經報社,后者將之公諸于眾。這份傳真的揭露,給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帶來了致命一擊。原本只有華爾街人士知道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境況,此時已變成社會公開的新聞,導致更多的投資者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前景堪憂。在消息走漏后,麥利威瑟緊急召開會議,極力說服合伙人,“我們一定能扳回來”。

    第二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再次迎來了另一個壞消息,穆迪信用評級機構調低了巴西政府債券的信用等級。這對投資巴西債券市場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來說,意味著即將遭受巨額的損失。此外,由于到處籌措資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被迫將自己的持倉情況透露給了那些潛在的“恩人”,使得一個原本深藏不漏的對沖基金,變成毫無秘密可言的透明公司。

    誰要拯救LTCM?

    盡管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在短短4年里,積聚了令人瞠目結舌的1000億美元的龐大資金,但這些資金幾乎全部都是從華爾街其他銀行借來的。如果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因倒閉而無法償還欠款,那么整個華爾街的銀行家都會遭受巨額損失,甚至可能引發整個美國經濟的大蕭條。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正是用這一方式,將整個華爾街的利益與自身利益綁在一起。

    面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如此糟糕的情況,所有人都明白,如果任由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自生自滅,那么整個華爾街也可能遭受牽連。然而由于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猜忌、懷疑和不信任,沒有誰愿意出頭擔任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先鋒”,而這件事只能是美聯儲出面解決了。

    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創立于1913年,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擺脫銀行家對美國金融體系的控制。美聯儲最重要的管理機構是位于華盛頓的管理委員會,也就是人們常提到的聯邦儲備理事會,其主要工作是對利率進行有效的調控。可以說,聯邦儲備理事會已經成為美國金融業的實際掌控者。

    美聯儲自創立以來,與華爾街銀行一直保持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雖然聯邦儲備體系是代表公眾利益的政府機構,但它與華爾街的私人機構和銀行家也有著密切的往來。美聯儲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妙:既要對整個銀行系統進行有效地監督管理,防止金融機構的過度投機和控制行為;又要維持整個金融市場的健康運行,保護眾多金融機構的切身利益。所以,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陷入困境后,除了華爾街銀行家,美聯儲也是相當著急的。此時此刻,美聯儲眾多官員終于坐不住了,他們必須出面聯合眾金融機構來拯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

    9月22日大清早,J.P.摩根銀行、高盛、雷曼兄弟公司、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銀行、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所羅門美邦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的首腦們應美聯儲之邀齊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10樓會議室,他們在官員彼得·費舍爾的帶領下,共同商討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拯救計劃。雖然這些金融巨頭自身也深陷債券市場的困境,但相比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來說,它們還算是好過的。

    在會議上,每位銀行家都針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但大多數解決方案都只能照顧到小部分成員的利益,根本無法達成共識。甚至還有些銀行家提出,愿意以極低的價格收購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而這似乎有點落井下石的味道。最后眾多銀行家一致同意,對J.P.摩根銀行和美林證券的方案進行可行性的研究。為了增加方案的客觀性,他們決定邀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最大的投資方瑞士聯合銀行,一同參與到方案研究中。

    9月23日晚,美聯儲再次召開關于救助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特別會議,共有12家銀行的25位銀行家出席。這絕對是一次空前絕后的聚會,華爾街幾乎所有的頭目都聚集在這里了,其中包括大通曼哈頓銀行總裁托馬斯·拉布萊克、所羅門兄弟公司首席執行官德瑞克·莫漢、貝爾斯登首席執行官詹姆斯·凱恩、摩根士丹利董事會主席菲利普·普賽爾等。會議一開始,銀行家就提出了很多問題,包括救助資金的性質、公司被救后的控制權以及公司是否改制等。隨后,每位銀行家就拯救計劃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當然每人都妄圖實現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會議一直持續了大約4個小時,美聯儲官員最后宣布:“今天會議到此結束,明天上午10點繼續開會。”

    第二天,當銀行家們憂心忡忡地來到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出席會議時,接到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沃倫·巴菲特準備出價收購長期資本管理公司。不久之后,麥利威瑟接到了巴菲特的傳真: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聯合美國國際集團及高盛公司出價2.5億美元購買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全部資產,如果后者接受這一條件,那么3家公司將向其注入37.5億美元的資金,以幫助其渡過難關,其中巴菲特將單獨出資30億美元。為了防止約翰·麥利威瑟拿著自己的報價,四處尋找出價更高的買主,巴菲特只給他一個小時的考慮時間。

    這個報價對麥利威瑟來說,實在太過苛刻了。雖然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資產在不斷縮水中,但以區區2.5億美元就將一家資產凈值曾高達47億美元的對沖基金拱手相讓,這確實讓人難以接受。此外,麥利威瑟對高盛與美國國際集團的做法非常憤怒,兩家公司先是對公司重倉持有的交易品種大肆打壓,隨后又來趁火打劫。由于巴菲特的報價過低,再加上麥利威瑟等人對他的不信任,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最終沒有接受巴菲特的收購方案。

    后來,美聯儲繼續召開會議討論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方案。最后,美聯儲拍板決定,由華爾街14家銀行聯合組成財團,共同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注資,金額約為36.65億美元,作為救助條件,財團將獲得長期資本管理公司90%的權益,而其余的10%將分給公司現有投資者。此外,約翰·麥利威瑟及其合伙人將繼續負責公司的日常運作,但他們將受“監管委員會”的監督和管理。“監管委員會”由財團選定成員,常駐格森威治,并與財團的各個銀行保持密切的聯系。

    當約翰·麥利威瑟在長期資本管理公司與財團的注資合約上簽字時,一切已塵埃落定。曾經顯赫一時的對沖基金,如今落到了由14家銀行組成的財團手中。如果不是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牽扯到如此多的利益,美聯儲和眾多金融機構不可能費盡心思來拯救它。從中可以看出,美聯儲已成為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保護傘,對它拯救,就算是華爾街的自我救贖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东京热TOKYO综合久久精品|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宅男宅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 高清看男人插曲女人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天堂av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高清 |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中文字幕人妻精品在线| 国产综合色产在线精品| 国产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韩国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一区成人av在线|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人妻系列中文字幕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丁香婷婷色综合激情五月|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免费|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色大成永久WW网站| 国产精品免费中文字幕| 把女人弄爽大黄A大片片| 日本一区不卡高清更新二区|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久久一区二区| 不卡一区二区国产在线| 天天日天天谢天天视2019天干|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人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免费一区| 久久伊人色AV天堂九九小黄鸭|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尤物| caoporn成人免费公开|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