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是針灸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指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范圍內疼痛,分為根性和干性兩類,多數單側發生,以中青年男性多發,中醫屬于痹證范疇。 對于此病中醫治療一般采用針灸推拿配合中藥內服外敷效果可觀,今日簡單分享幾個處方,希望能夠拋磚引玉,因為我個人經驗有限,有時候也只代表個人觀點,難免會有偏頗,故而也希望大家發現問題及時批評指正。 坐骨神經痛針灸方:環跳(或秩邊)、陽陵泉、殷門、委中、承山、絕骨、昆侖、丘墟、八髎、腎俞,各穴需要深刺、強刺激、適當久留針(30—60分鐘),一般行針要做到針感有放射傳導,可以結合使用電針和放血。針刺治療后配合使用手法沿坐骨神經循行路線進行推拿按摩,一般15—20分鐘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20次為一個療程。 龍馬甲牛方:制馬錢子(嚴格炮制,粉末沖服)、川牛膝、青山龍、干地龍、炮山甲、紫丹參、薏苡仁、延胡索、赤白芍、箭黃芪、全當歸、雞血藤、夜交藤、香白芷、炙甘草,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寒濕偏盛薏苡仁炒用,加桂枝、蒼術、羌活、獨活、細辛、制川烏、制草烏(生品更佳,煎煮要加蜂蜜適量,先煎一個小時);濕熱偏盛加防己、黃柏、豨薟草、木通、梔子、生甘草;氣血瘀滯加桃仁、紅花、土鱉蟲;陰虛內熱加生地黃、旱蓮草、女貞子、沙參、地骨皮、知母、牡丹皮;久痛入絡配合蛇蝎散(金錢白花蛇/蘄蛇、全蝎、蜈蚣、?蟲各等份,為極細末,沖服,日3克,分1~3次隨藥服用,或單用亦效)。 臨床上治療坐骨神經痛常用的中藥比較集中,一般常用:當歸、牛膝(川、懷)、白芍、桂枝、乳香、沒藥、黃芪、雞血藤、川芎、地龍、馬錢子、紅花、羌活、附子、獨活、細辛、川烏、秦艽、桃仁、生(干)姜、赤芍、蜈蚣、麻黃、威靈仙、丹參、熟地、木瓜、全蝎、杜仲、防己、蒼術、草烏、川斷、巴戟天、桑寄生、薏苡仁、延胡索、白芷、茯苓、木通、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補、梔子、伸筋草、土鱉蟲、澤瀉、龍膽草、香附、甘草等。 我個人習慣用青山龍、炙馬錢子、全蝎、蜈蚣、白花蛇、鹿角霜、炮甲珠、徐長卿、白芷、細辛、延胡索、細辛、威靈仙、尋骨風、淫羊藿(又名棄杖草)等。 外敷方:麥麩皮、嫩桂枝、川花椒、香白芷、遼細辛、甘松節、青山龍、生麻黃、醋乳香、醋沒藥,使用青鹽、食醋、黃酒依次炒熱后外敷。 急性發作時期要注意臥床休息,可以配合使用中頻治療儀或中藥離子導入治療儀做理療治療。 周二至周日在羅湖區深南東路湖貝地鐵站B或C出口附近湖潤大廈兒童天地入口二樓廣州中醫藥大學固生堂中醫門診部一號診室中醫科坐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