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單位年會,坐診時間9:00—17:00,面診的朋友請注意時間,過時不候哦!回想一年以來在固生堂接診患者數以萬計,有太多事情難以忘懷,感謝各位朋友們的信任,給我診治的機會,使我的醫(yī)術逐日提升,面對復雜多變的病情,催使我努力地學習,閱讀汗牛充棟的醫(yī)學著作,人無完人,學無止境,只有虛心上進才能精進醫(yī)術!有時候我看到恃才傲物的朋友心里也會欽佩,可是我一直覺得自己進步的空間還有很大,我需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每次閱讀前輩們的書籍都有很多收獲! 烏發(fā)的常用藥物:梧桐、蒲灰、羊糞灰、臘月豬脂、附子、熊脂、澤蘭、細辛、續(xù)斷、皂莢、當歸、薤白、烏麻油、蓮子草、酸石榴皮、硫磺、白蘞、白蜜、母丁香、老生姜皮、青黛、三柰子、青皮核桃皮、核桃葉、荷葉、豬鬃、蒲公英、紫葵花、烏梅、胡桃油、鯉魚膽、紫草、黑豆、生熟地黃、(生、制)何首烏、黃精、女貞子、旱蓮草(金陵草)、側柏葉(扁柏葉、柏葉)、骨碎補、補骨脂(破故紙)、茯苓、五味子、訶子皮、人參葉、韭菜子、黑芝麻、卷柏、烏麻、白芷、旋復花、秦椒(花椒《本草綱目經》“久服頭不白,輕身增年。”)、桂心、苣勝子、覆盆子、松葉、天門冬、牛膝、杏仁、雄黃、菟絲子、柏子仁、遠志、茯神、胡麻仁、黑豆黃、人參、肉蓯蓉(大云、大蕓)、鹿茸、山茱萸、巴戟天、干椹子(桑葚子)、仙靈脾(炙淫羊藿)、金櫻子、南燭皮(《本草綱目》“久服輕身明目,黑發(fā)駐顏。”)、山藥、蓮子肉、胡桃仁、大棗、枸杞子、甘菊花、血余(炭)。 草靈丹(《御院藥方》):生地黃三十二兩、肉蓯蓉二兩、鹿茸二兩、牛膝一兩、桂心一兩、蛇床子一兩、菟絲子一兩、遠志一兩、大棗一百枚。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具有補腎益精、滋榮養(yǎng)衛(wèi),堅固牙齒,悅顏色,黑髭鬢。 秤金丹(又名一秤金)(《醫(yī)學入門》):熟地黃二兩,地骨皮、蓮花心、槐角子(俱用酒浸,夏一日,春秋三日,冬六日,取出曬干)各三兩,薄荷三兩,沒石子一兩,人參、木香各五錢。上藥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噙化,溫酒送下,日三服。久服須發(fā)黑,返老還童。 草靈丹(《遵生八箋》):真川椒四兩(去子,炒出汗),白茯苓一兩(去皮,炒),川烏一兩(去皮臍),茴香二兩(鹽炒),蒼術四兩(酒浸,焙干),甘草二兩(粉者,去皮,炙),熟地三兩(酒浸),山藥三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心溫酒下,以干物壓之。服之一月乃見奇效。服藥者,不可賴此以行房事。此藥延年益壽,添精補髓,烏須發(fā),固牙齒,壯氣血,返老還童,冬月服之面色如血,腮如桃花,行步輕飛,七十老人誠心服餌健若少年,別有奇功不可盡述,服之一月乃見奇效,如要實驗拌飯給白狗食之,一月變成黑狗,此其驗也,老人服之十日,便不起夜,服藥者,不可賴此頻行房事。其功不熱不燥,亦無飛走金石藥味,過一月耳目聰明,發(fā)白再黑,不可輕傳。禁忌:忌黑羊肉,鶉鴿,桃,李子。恐藥力減。 治療白發(fā)一般以調補氣血和調補肝腎為主,中醫(yī)認為,發(fā)為血之余,氣血充足方能營養(yǎng)臟腑經絡肌膚毛發(fā),血虛則頭發(fā)枯黃甚至發(fā)白;腎主骨,骨生髓,髓生發(fā)(或髓生血),髓充腦,益智力。肝藏血,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故而臨床調治白發(fā)以健脾益氣生血,補肝益腎為治療立法,內外兼治。世傳“以黑補黑”的治療方案對于白發(fā)依然適用,故而臨床上凡遇見白斑風(白癜風)、白塞病、外陰白斑、花斑癬、白發(fā)、白化病多選用色黑的黑芝麻、五味子、制黃精、黑豆、生熟地、玄參、紫草、側柏炭、補骨脂、韭菜子、女貞子、肉蓯蓉、血余(炭)、茜草炭、制何首烏、炒香附等進行調治。此外,外治療法醫(yī)治其標,選用核桃葉、人參葉、金陵草、木瓜、木槿花、玫瑰花、蜂蜜等外洗也是比較常用的。 烏發(fā)湯:生地、白薇、赤芍、牡丹皮、地骨皮、桑寄生、香附、青皮、遠志、夜交藤、合歡皮,水煎服,日一劑,早晚溫服。 烏發(fā)酒:制首烏、生地、熟地、枸杞子、天冬、麥冬、懷牛膝、女貞子、黑大豆、全當歸,酒浸泡一周后服用。 發(fā)白再黑方(《簡便方》):女貞實、旱蓮草、桑葚子。 七寶美髯丹(《醫(yī)方集解》):何首烏、白茯苓、懷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 神仙六子丸(《御院藥方》):菟絲子、金鈴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蛇床子、何首烏、地骨皮、木瓜、小茴香、熟地、牛膝。 益壽地仙丸(《御院藥方》):甘菊花、枸杞子、巴戟天、肉蓯蓉。 四物湯加味(《石室秘錄》):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白果、何首烏、桑葉。 脈治法(《石室秘錄》):當歸、白芍、熟地、生地、萬年青、枸杞子、旱蓮草、花椒、天冬、麥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