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魔獸世界》宣布要改編電影起,到今天電影《魔獸》上映,整整十年。 盡管在美國試片后,《魔獸》遭遇如潮的差評,甚至被吐槽“百年一遇的災難”,但依舊抵擋不了廣大粉絲的熱情。自5月26日全球分地區上映后,就攻下了歐洲多國的票房冠軍。而在擁有眾多玩家的中國,《魔獸》的魅力更是不容小覷。22年的老IP,10年的等待,在一夜之間,沸騰,歡呼,他們高喊德瑪西亞、為了聯盟、為了部落!只為陪伴青春的《魔獸》。 根據電影票房最新數據顯示,《魔獸》憑借創紀錄的1.2萬多場的排映,午夜場斬獲5540萬,刷新《速度與激情》保持的午夜場歷史紀錄,同時《魔獸》也成為國內首部首日排映超過10萬場的電影,排映占比高達66.4%。相信依靠端午小長假的巨大市場空間,《魔獸》還會打破一個又一個的票房紀錄。 其實,《魔獸》在國內的成功上映,并不是個例,還有一個作品,我們所謂的IP,有著《魔獸》一樣的魔力———《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系列是南派三叔的代表作,堪稱近年來中國出版界的經典之作,獲得百萬讀者狂熱追捧,累計銷量近3000萬冊,南派三叔也憑此作名滿天下,躋身中國超級暢銷書作家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小說的網絡熱度極高,作者南派三叔的微博粉絲過千萬,每條的轉評都有數千。小說幾位虛擬人物的微博,熱度也很高,粉絲們把對小說中虛擬人物都寄托在他們身上,還自發成立了粉絲團等組織。 而去年網劇《盜墓筆記》算是該IP涉獵影視行業的一次小嘗試,在視頻平臺上線后極大的流量,直接導致網站會員系統癱瘓。這次嘗試,雖然口碑不佳,但其累計的網絡播放量至今仍無人超越。 即將在暑期上映的電影《盜墓筆記》,其官方微博的粉絲達到了98萬+,每條微博都可以轉發幾千甚至幾萬。這在眾多電影官博里,是鮮有的。 在巨大粉絲量和極高熱度的光鮮背后,電影《盜墓筆記》也伴隨著質疑和罵聲,很多人說,《盜筆》有毒,碰上的,總是“撕”聲不斷。不過,卻總能在罵聲中,看到一些聲音,他們不離不棄,一直支持著《盜筆》。而讓他們發聲的,除了小說的精彩之外,更多的源于一種情懷。 《盜墓筆記》中提及,小說主人公張起靈是2005年8月17日進入青銅門的。不少“稻米”認為,2015年8月17日,就是“張起靈回歸的日子”。于是,粉絲們開始在網上邀約,共赴“長白山十年之約”,見證“張起靈回歸”。 2015年8月17日,大批“稻米”集體涌向長白山,只為了一個人,一個在《盜墓筆記》1到8部中,只說了379句話的人——張起靈。 “十年之約”是《盜墓筆記》所有書迷們的一個情結 在《盜墓筆記》的大結局中有這樣一段: 這場景幾乎成了張起靈和吳邪的訣別,分離的意味太濃,無數粉絲看到這里的時候已經太過感動,于是他們說,小哥,這世界還有我們。而小哥在告別的時候說:“如果十年之后你還沒有忘記我的話,就來這兒找我,替我看大門!”于是就有了小哥和吳邪的十年之約,也是和粉絲們的十年之約。 一個為了虛擬的部落&聯盟,首映釋放熱情,一個為了虛擬的人物,不遠萬里,赴書中十年之約。虛擬與現實之間,就這樣,用情感牽連上了。 《盜墓筆記》和《魔獸》一樣,是一代人的回憶,且可以是一代代人的回憶。而電影的上映,除了是對老一代人的喚醒,也是對新一代人的開拓。因為好的作品,不分國籍,不分時代,而是一種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