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上町,是日本著名的一村一品工匠之鄉。她保存史跡、繼承手工藝傳統、發揚日本飲食文化,依托鄉村特色手工藝實現鄉村振興! 今天地道農旅·地道君帶你走進日本水上町,看“工匠之鄉”的鄉村振興之路! 水上町的概況 位置 水上町位于日本本州島中部,隸屬于群馬縣,距東京約160公里,交通較為便利。 資源 水上町群山圍繞,各種綠色自然資源豐富,有著較為豐富的溫泉資源。 產業 傳統產業—當地人以務農為生,種稻、養蠶和栽培蘋果、香菇等經濟作物;新興產業—手工藝制作、旅游休閑。 水上町的振興 1 破解難題,帶動振興 日本經濟在經歷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后,農村日益空心化,年輕人都外遷進城,留下老人在鄉下,90年代的水上町也面臨同樣的難題,村莊農業產業日趨衰落,老齡化日趨嚴重。 破解難題 1990年,水上町當地政府提出了“農村公園構想”,促進旅游和農業的相互融合,并借以吸引人口數量的擴增,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和福利。 建設鄉村 在農村公園構想指導下,水上町建成了農村環境改善中心、農林漁業體驗實習館、農產品加工所、畜產業綜合設施、兩個村營溫泉中心、一個講述民間傳說和展示傳統戲劇的演出設施。 2 挖掘資源,招商引資 借勢資源 水上町背靠四座高山,她充分利用山地、河谷等山水肌理開發運動產品,打造宿營地和水上冒險基地,成為“戶外運動的天堂”。 抓住規律 日本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文化旅游在日本市場很大。水上町發展也抓住日本旅游發展規律,挖掘水上町工匠文化、民間傳說文化,以工匠文化。 挖掘文化 鄉村文化可以說是鄉村旅游活動的內涵與靈魂,戶外資源之外,水上町也積極找尋文化入口,將“體驗農村文化”作為水上町向市場推出的主打概念。 建設工坊 水上町根據當地特征,對旅游項目進行劃分,將展示鄉村文化、傳承鄉村傳統工藝的旅游體驗區統一起來,打造出了“工匠之鄉”, 繼承和發揚當地傳統手工藝文化,建立了胡桃雕刻彩繪、草編、木織、陶藝等20余個傳統手工藝作坊。 3 政府支持,提供保障 政府統籌 水上町在整體規劃上,遵循統一調性與主題。它以行政條例的形式通過了《守護美麗新治風景條例》,確保了每個主題地塊不被隨意開發。 招商引資 為吸引經營商入駐,政府對每一間“工匠之家”進行補貼,建設前3年每人每月可從町財政領取4000-5000日元,此后,政府還繼續以委托管理費的名義向商家提供補助金,在政策支持下,水上町商家越來越多,“商氣”越聚越旺。 目前,水上町形成了“人偶之家”、“面具之家”、“竹編之家”、“茶壺之家”、“陶藝之家”等特色手工藝品牌之家。 4 集合資源,舉辦活動 水上町集合地方文化打造活動,弘揚傳統文化,提高游客參與性。 制定方針 水上町在規劃建設“工匠之鄉”之初制訂了以保存史跡、繼承手工藝傳統、發揚日本飲食文化為基本方針。 一村一品 創建了“一村一品”特色旅游產業發展模式,極大地弘揚發展了當地的民族文化,在促進當地旅游發展的同時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促進了地方經濟的活躍和產業化發展。 舉辦活動 水上町挖掘民間傳說故事和戲劇,延伸打造民間祭祀等表演,業態、表演都圍繞兩大文化進行,文化主線明朗,深入人心。游客在游覽時不僅可以現場觀摩手工藝品的制作過程,還可以在坊主的指導下親自動手體驗,極大了增加了旅游的參與性,增添了旅游樂趣。 5 豐富業態,植入活動 豐富業態 在業態設計上,除了傳統的20個手工作坊外,水上町也設置了溫泉、滑雪、名宿,業態豐富多樣,形成“餐飲+住宿+溫泉+特色商品”盈利模式,保證景區的持續經營。 完善服務 政府建起資料館、街道設施、特產早市、免費停車場,既讓游客方便前來、舒適體驗,也讓村民有錢可賺、有動力經營。環環相生,終成就了今日的水上町。 提高影響 除業態設計合理外,水上町積極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合作舉辦學術交流活動(亞洲滑雪活動、溫泉學術交流等),與周邊國家(區域)進行聯誼,提升水上町區域品牌影響力。 水上町實現了區域產業發展戰略轉型,產業轉型,由原來的空心村變為人人都想來的鄉村公園,成為日本鄉發展的一道標桿。地道農旅·地道君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 1 工藝復興有邏輯 一是改善鄉村環境,結合建筑美學、景觀美學、鄉村美學將鄉村打造為“公園”,為后面的產業和旅游發展鋪墊基礎;二是挖掘民間傳說故事和戲劇,延伸打造民間祭祀等表演,豐富文化活動;三是完善業態設計,與周邊項目進行聯誼,策劃持續不斷的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2 政府牽頭搞基建 在鄉村振興初期,鄉村基礎設施薄弱,接待設施落后,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而發展滯后的鄉村缺乏足夠的資金和能力進行鄉村環境改善和基礎實施建設,因而只能借助外來主體的支持。 但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旅游開發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等特性使得民間資本缺乏進入積極性,故鄉村振興需要政府的大量資金支持實現村容村貌改善,以及文化產品創新和開發。 3 市場行為搞運營 在地方政府的規劃指引下因地制宜,形成合理的規劃布局和產品體系,但是鄉村的可持續發展還需要市場說話。 活動引流 舉辦各種節日活動,通過尋訪和各類競賽活動,廣泛開展評選民間傳統手工藝藝術大師等活動,從而活化傳統手工藝資源,塑造新的手工業者。 產品致富 將傳統手工藝與文創設計融合,打造以實用產品為主,以純裝飾產品為輔的鄉村文化伴手禮。 作者:黃偉華 | 編輯:羅 曼 | 審稿:郭 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