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這個詞估計大家都不陌生了,僅從字面意義上也能明白,它指的是正道、正義的意思。這個詞在古代就已經有了,比如說在《隆中對》里,劉備就曾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在古代,大義不僅僅正道、正義,它也是一面大旗,不管做任何事情,沒有大義在手是絕對不行的。 而作為深受中國影響的日本,自然也有這種“大義論”,甚至可以說日本人在做一些大事時,必須得有大義在手,否則就會是“朝敵國賊”,可以說這大義名分已經是深入日本的民族性之中了。可一旦有了大義,這些日本人會干出什么來,那就完全不好說了。而今天我們就看看,拿了大義的日本人,能做出什么荒唐事來。 一、火燒京都、劫持天皇 自1853年“黑船事件”發生后,日本這個封閉多年的島國就被徹底打開了國門,美國、英國、法國、俄國等國先后而來,趕著逼迫日本的德川幕府和其簽訂通商條約。當然了,說是通商條約,實際上就是個不平等條約。日本不僅要被迫打開國門,還得讓西方國家能夠派兵進駐日本,美其名曰保護領事館和僑民。當日本人看到西方人在日本的土地上耀武揚威,尤其是英國駐扎日本領事阿爾考克還帶著人在日本四處閱兵,還爬到日本人心中的“神山”上開香檳慶祝,日本下級武士和浪人們的刀可就有點按不住了。 武士和浪人的刀如果按不住了會怎么樣?那還不簡單嗎?抽刀子準備攘夷啊。于是各式各樣的襲擊事件層出不窮,膽大包天的日本下級武士和浪人甚至敢于直接襲擊日本駐英國的領事館,而且還是連續兩次去襲擊,至于什么白日行兇、官道砍人,那更是數不勝數。伴隨著攘夷事件越來越多,這攘夷也就成了大義所在,甭管什么人,只要喊兩嗓子,表示自己要攘夷,那肯定有的是人支持,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如果按今天的說法,這幫人屬于到處行兇,破壞社會治安,可是在當年這絕對是有大義名分在手,甭說你要襲殺外國人,你就是要火燒京都,那你都是可以的。比如說日本當時的攘夷急先鋒——長州藩,就策劃過要火燒京都,綁架天皇,甚至還派兵攻打京都。事情的起因也很簡單,那就是長州藩長期不能等到幕府下令攘夷,所以他們就琢磨把當時的孝明天皇綁架到長州藩去,讓天皇下令幕府攘夷。1863年長州藩就策劃過一次,要把天皇“請到”長州藩去,但因為計劃被薩摩藩識破,所以這個計劃也就失敗了。 可長州藩不愧是攘夷專業戶,為了攘夷都魔怔了,一計不成就再生一計。1864年6月,他們又計劃趁著京都搞“祇園祭”的時候,派人火燒京都,然后派人悄然劫走天皇。但長州藩可能有“計劃永不會成功”的詛咒,這計劃又被京都的安保隊——新選組給破壞了。在計劃屢屢受挫之后,長州藩最后在1864年8月20日干脆發兵攻打京都,想要直接把天皇給綁去自己的地盤。這個事情自然是很犯忌諱的事情,成功不成功先不管,但當時長州藩自認大義在手,所以也就這么做了。 二、大義在手,天誅友軍 如果說在幕府末期是為了攘夷和推翻幕府,長州藩這么做到也說得過去,畢竟那個時候可用的手段不多。可是到了推翻幕府之后,還喜歡這么做多少就有點問題了。那么當明治維新結束,日本進入了20世紀后,是否能夠和過去有所區別了呢?答案是沒有,日本人還是喜歡用大義名分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個理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日本的經濟陷入停滯,甚至因為全球性的經濟蕭條,而出現了嚴重的倒退。這本來是一個經濟問題,可是在日本那些滿腦子侵略思維和“武士道”的赳赳武夫們眼中,這問題就是沒打仗造成的。 只要能夠對外發動戰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當時很多日本人就是這么想的,尤其是日本陸軍的馬鹿們那就更是如此了。但當時日本陸軍還沒后來那么瘋,因為當時掌握權力的是還沒太瘋的統制派,瘋了的是隔壁的皇道派。可是在皇道派眼里,那統制派就是應該被天誅的存在。所謂天誅是什么意思呢?天誅國賊。那國賊又是何許人也呢?那些在對外擴張上很謹慎的人。這不是說這些人就不想擴張了,而是他們在擴張上很謹慎,實際也是想擴張的,只不過他們在擴張上特別謹慎而已。這種人實際上更危險,因為他們會小心謹慎的行動,而不是盲目展開擴張。 日本陸軍里的統制派為了壓制皇道派的二愣子沒少想辦法,統制派里作為陸軍省軍務局局長,陸軍少將永田鐵山更是屢次試圖將皇道派的人發配到邊疆和基層去。而他這個做法自然是激怒了那些日本陸軍的赳赳武夫。陸軍中佐相澤三郎就是其中之一,他最想做的就是刀劈永田鐵山。永田鐵山知道這個相澤三郎十分危險,就想將相澤三郎發配出去,萬沒想到這相澤三郎脾氣太大,直接在1935年8月12日,拎著自己的佩刀進了日本陸軍省,接著闖入永田鐵山的辦公室,還沒等永田鐵山反應過來,這位相澤三郎就高喊:“對國賊永田施以天誅!”然后一刀劈殺了永田鐵山。 永田鐵山是日本少有懂戰略的人,如今也被一刀劈殺了。那是不是這樣就算完了呢?當然不是,相澤三郎給了日本那些少壯派太多的鼓勵了,于是日本的少壯派軍官決定為了大義干一票大的,直接天誅所有國賊算了。這個想法直接誕生的就是1936年2月26日的226兵變日本十幾個下級軍官帶著一千多士兵,直接在東京進行了叛亂,嚷嚷著“天誅國賊,尊皇討奸”。這伙人在東京里橫沖直撞,先后砍殺了岡田啟介、齋藤實兩名海軍大將,緊接著又打傷了鈴木貫太郎。這群人最后當然是都被處決了,可是日本人在自認擁有大義時,會干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也就可見一斑了。 三、為了大義,直接造反 等到瀕臨戰敗的1945年,是不是日本就能消停了呢?別,那就太低估這群日本人了,那顯然不可能啊。即便是日本已經明擺著不行了的1945年,日本的赳赳武夫們還是不甘心失敗,瘋狂的叫囂要和美國人血戰到底,還準備了一個“決號計劃”,要和美國人來一個“一億國民總玉碎”。具體這個計劃是什么呢,這里就不多說了,反正是日本打算和美國來一個玉石俱焚,戰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不打算向美國無條件投降。美國人也害怕日本這么和他拼命,因此美國就加緊了對日本的戰略轟炸,同時為日本準備了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原子彈。 美國算是想明白了,既然炸彈和燃燒彈你日本不怕,那你看看這原子彈威力如何吧?于是美國就在廣島和長崎,分別扔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效果斐然,直接就把兩座城市夷為平地了,當地的日本人要么被炸死,要么就被核輻射所折磨。日本方面也被嚇了一跳,雖然日本陸軍還打算堅持抵抗,主張要和美國人打到底,可是日本海軍和日本內閣已經不打算打了,甚至是日本天皇裕仁也不想打了,尤其是在蘇聯也對日宣戰之后,那就更不想打了。 投降還可以活命,頑抗到底就必死無疑了,裕仁會怎么選,那真是鬼都不知道了。日本陸軍雖然一肚子不甘心,但是裕仁在御前會議上都已經決定投降了,所以日本陸軍也只能遵從天皇的意思,可是當陸軍大臣阿南惟幾回到陸軍省宣布天皇決定投降時,陸軍省那票等著決戰命令的中下級軍官卻懵了。因為他們完全沒想到日本竟然會投降,他們可還等著要和美國人決一死戰呢,怎么天皇就投降了呢?在他們眼里這可真是“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投降”,一種強烈的不甘心瞬間就在部分中下級軍官心里出現了。 以陸軍少佐畑中健二為首的一批軍官認為,裕仁一定是被文官集團里的投降派給左右了,現在必須清除那些主張投降的國賊不可。這伙豬油蒙了心的二百五們自認為自己是有大義在手,所以在8月14日謀害了近衛師團的師團長森糾,偽造了一份命令調動近衛師團占據皇宮,企圖搗毀終戰詔書的錄音,捎帶腳殺掉文官集團,并且試圖說服陸軍首腦們堅持抵抗,勸說、或逼迫裕仁和美國決戰。但很不幸,日本已經沒人想打了,而他們的造反行為自然也沒人想繼續戰斗,這仗也就不了了之了,反倒是這伙人最后個個落了個自殺身亡的下場。 結語 事實上,我們不難從這些事情里看出,日本人所謂的大義,本質上就是他們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而打出的一個借口。尊皇攘夷也好,尊皇討奸也罷,實際上都是他們的借口,反正只要能成功,哪怕不是大義,那它也是個大義。當然了,這種事情更多時候都是貽笑大方,除了留下一堆麻煩,估計也不會有什么價值了。至于日本人所說的所謂“大義”,現如今也就僅僅是個笑話罷了。 參考文獻:《新選組は京都で何をしていたか》 《日本陸海軍総合事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