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眾所周知,不同的巖茶品種,具有不同的品種特征。 表現(xiàn)在茶香上,就是品種香的不同。 水仙的品種香是蘭花香,也稱“蘭底”;而肉桂則是獨一無二的桂皮香;北斗是木質(zhì)香;鐵羅漢是沉沉的當歸藥香;梅占是清雅的梅花香…… 一茶一味,一茶一香,個性分明,這是巖茶的特色所在。 不過和朋友喝茶時,他順著我們的討論,往下拋出了一個新問題: “水仙的品種香是蘭花香,肉桂是桂皮香,那大紅袍呢?” 一時間,我覺得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2》 在弄清大紅袍的品種香之前,我們得先弄清,大紅袍究竟是不是一個品種? 很早之前,大紅袍確實是單獨的茶樹品種。 早年間,為了替大紅袍宣傳造勢,民間還流傳出狀元歸來報恩,為茶樹身披紅袍的故事。 故事大意是,有讀書人進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生了病,眼看就要耽誤行程,廟里有位老和尚采了山上一株茶樹的葉子,煮水后端給這位讀書人喝,茶湯喝過后,那原本怎么也治不好的病癥,竟然痊愈了。 再到后來,讀書人高中狀元后,為了感念那株茶樹的救命恩德,就將官服披在茶樹身上。那株茶樹因此得名“大紅袍”! 有了“狀元茶”的廣告效應(yīng),至此大紅袍一夜成名。 雖然按今天的眼光看,這個故事很老套,并且牽強附會的地方多,細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 但可以肯定,在當時,大紅袍確實是個獨立的茶樹品種。 不然,這個在巖茶圈人人耳熟能詳?shù)墓适拢膊粫痛肆鱾飨聛怼?/p> 好比我們都知道,狐貍不會開口說“大楚興、陳勝王”,魚肚子里也不會藏下神秘紙條,預(yù)示大事發(fā)生。 這一切,背后純粹是人為。 但在歷史上,陳勝吳廣的大澤鄉(xiāng)起義,卻有真真切切有發(fā)生。 畢竟,所有依靠“故事”來造勢的事情背后,怎么可能少得了主體! 曾經(jīng),大紅袍是單獨的巖茶品種。 既如此,按理來說,大紅袍應(yīng)當具備品種香。 但時至今日,提到大紅袍的品種香,我們卻很難得出結(jié)論。 因為,大紅袍這一茶樹品種,早已經(jīng)失傳了。 成名于明朝的大紅袍,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紛擾,又遭遇冷落(滿清時,滿人多喜歡綠茶、香片,一朝天子一朝茶,江南綠茶的地位逐漸取代武夷茶),再到清末的動蕩,在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自然沒多少人關(guān)心做茶,專注茶樹資源保護。 于是,被人遺忘在碧水丹山一隅的大紅袍茶樹,自由地與周圍其它茶樹品種授粉后,再結(jié)果。等到種子落地生根,生出來的是一株全新的茶樹。 一方面,原先的大紅袍茶樹逐漸老去,沒剩下幾株,被自然淘汰。 另一面,經(jīng)過代代有性繁衍后,后續(xù)生出來的茶樹血緣關(guān)系跟大紅袍越來越疏遠,不能再算作大紅袍,而是歸為“奇種”這一類。(奇種,是武夷山人對這類有性繁殖茶樹品種的統(tǒng)稱。) 就這樣,曾經(jīng)紅遍一時的“大紅袍”,就此淹沒在茫茫茶海。 《3》 既然大紅袍已經(jīng)失傳,后世的“母樹大紅袍”又是怎么回事? 當時,有人不愿大紅袍的湮滅,于是,對照古籍上的資料,特意找了幾株外形與大紅袍相似的茶樹,種在了九龍窠的崖壁上,供人紀念。 現(xiàn)如今,望向九龍窠崖壁能看到的共計有6株茶樹,它們被合稱為母樹大紅袍。 憑著“大紅袍”三字在民間的超高號召力,母樹大紅袍作為武夷巖茶的高度精神文化象征,位于九龍窠崖壁上的母樹們,作為一處知名景點,備受世人瞻仰。 早年間將那六株母樹上的茶青鮮葉,一齊采下,制作出來的成品就稱“母樹大紅袍”。 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出于對茶樹的保護,母樹大紅袍正式停采。 看到這,相信會有看官們,在心里會嘀咕: 前面不是剛剛提到,大紅袍失傳了嗎? 母樹大紅袍和早年的大紅袍是不是同一回事? 當年那位在九龍窠崖壁上種茶的有心人,找到的茶樹真的是大紅袍嗎? …… 為弄清這一連串的問題,曾經(jīng)有專家組,專門用現(xiàn)代化的基因分析等技術(shù),對九龍窠大紅袍母樹進行了采樣辨別。 當時得出來的結(jié)論是,那六株茶樹包含有北斗、奇丹、雀舌,并不是同一個品種。 這一下,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大紅袍,已經(jīng)無從論證了。 有關(guān)大紅袍風味,江湖上只留下它的傳說。 關(guān)于大紅袍的品種香,成為巖茶史上的未解之謎! 《4》 歷史上的大紅袍,失傳了。 膾炙人口的母樹大紅袍,停采了。 既然如此,為什么市面上,還是經(jīng)常能看到“大紅袍”呢? 答曰,拼配! 現(xiàn)在能夠被大家買入手的大紅袍,十之八九都是“拼配大紅袍”。 大紅袍的拼配,用料并不固定,各家按照配方的不同,能呈現(xiàn)出不盡相同的風味。 依樣畫葫蘆,尚且有準確“參照物”。 而大紅袍的拼配結(jié)果,則沒有具體的參考。 武夷山的拼配大紅袍,按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從高到低,可以區(qū)分出特級、一級、二級等級別。 但是在國標規(guī)范里,并沒有具體規(guī)定,大紅袍應(yīng)該做出什么品種香。 甚至于,之前和武夷山的那幾位做茶人接觸時,他們還半開玩笑地解釋——大紅袍的拼配就是要做得什么也不像! 既不能太像水仙,也不能太像肉桂。 不然,如果太像具體的某一款茶,那么干脆就用那個品種直接當大紅袍好了,干嘛還要“拼配”! 現(xiàn)在的武夷巖茶里,大紅袍的風味,體現(xiàn)著一門中庸的學(xué)問,不能偏,不要倚。 具備有香、有水、有韻等必備要點,就是一款優(yōu)質(zhì)大紅袍! 《5》 曾經(jīng),提起拼配大紅袍,介紹詞是“大紅袍母樹的復(fù)刻品!” 現(xiàn)在站在更精準的角度看,拼配大紅袍是巖茶拼配魅力的呈現(xiàn)者。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千個制茶師,能做出一千款不同的大紅袍! 參差百態(tài),不盡相同。 從香氣特點看,做出桂花香的,可以叫桂花香大紅袍。做出蜜桃香的,可以叫蜜桃香大紅袍。做出木質(zhì)香的,可以叫木質(zhì)香大紅袍。 此外,還可以跳出以香取名的常規(guī)套路,給自家做出來的大紅袍取上十足的花名。 比如,叫“舉世無雙”、叫“紅袍之王”、叫“紅紅紅”、叫“喝了還想喝”…… 在武夷巖茶里,取花名原本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但自從看到,有人將自家的巖茶取名叫“玄武第一茶”之類怪名時,心里不得不感慨。在巖茶里,“反對惡俗花名”這一倡議,確實很有必要! 要知道,“玄武”不就是烏龜?shù)囊馑悸铩?/p> 胡亂取花名,不僅不能凸顯大紅袍的高大上,反而會給它的形象抹黑!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