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 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才是精明。 人生路上,誰都不免有吃虧的時候。 有人一旦吃點小虧就心不平氣不順,斤斤計較,耿耿于懷。 到最后不僅吃了事情本身的虧,還吃了心理上的虧,既苦了身,又累了心。 而有的人,即便遭遇不公,遭受損失,卻總能淡然一笑,心寬無怨言,看淡不計較。 這樣的人,不是傻,而是聰明。 01
左宗棠說:“與人共事,要學吃虧。” 所謂學會吃虧,并不是意味著要無底線忍讓,遷就別人委屈自己。 而是學會凡事一笑置之,不處處爭辯,事事計較。 吃虧時還能輕輕一笑,這不是慫,而是坦然豁達;不是蠢,而是灑脫通透。 作家程然在書里記錄過自己朋友賈平的一段經歷。 賈平畢業后進入了一家特別出名的出版社做編輯。 當時這家出版社正在編輯一套叢書,每個人都很忙。 于是跟賈平一起剛來編輯部報道的年輕人,就成了大家隨意指派的“雜工”。 整個編輯部,只有賈平接受大家的指派,其他人都是去一兩次就不愿意再去了。 后來,賈平去業務部參與直銷的工作,什么取稿,跑印刷廠,郵寄等雜七雜八的事情,只要別人開口求助,賈平總是樂呵呵地跑去幫忙,從不計較。 當其他人都覺得他傻的時候,他總是輕輕一笑:“干什么不是干啊,吃虧是福嘛。” 試用期一過,與賈平同時進入版社的同事還在做著校對的工作時,賈平已經被總編安排組稿了。 五年后,賈平早將出版社的策劃,編輯,發行等工作摸熟了,離職自己成立了一家出版公司,還受到了許多前同事的支持和幫助,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一份成功,跟賈平當初能吃苦,肯吃虧的態度息息相關。 表面上看,他當時對別人的指派任勞任怨是逆來順受,吃了很大的虧。 實際上,這份不把繁瑣小事放在心上的灑脫,不僅讓當時的他活得不擰巴。 還為他后來的創業累積了人脈,籠絡了人心。 有句話說得好:吃得起虧,才享得起福。 人活著總有吃虧的時候,重點在于用什么樣的心態來面對。 計較少一些,福報自然也就多一些。 身價10億的“打工皇帝”唐駿在卡拉OK盛行的時候,研發了一種專門用于卡拉OK設備上的打分機。 并將這款打分機申請了專利,以8萬美元賣給了韓國三星公司。 后來,韓國三星公司又將其轉賣給了其他公司,光是專利使用權就賣了足足150萬。 聽到這件事的人,無不為唐駿遺憾,都覺得他吃了大虧。 這樣的事如果放在別人身上,很有可能會為“賤賣”了自己的心血而耿耿于懷。 但唐駿在談到這段經歷時,卻沒有一絲遺憾。 反而笑著說: “我特別感謝三星公司,如果當初沒有他們買我這項專利,就沒有我創業之初的8萬元啟動資金,也就不會有我現在的事業。” 誠然,唐駿當初無疑是吃過虧的。 但是他在吃虧時不僅不計較,還能坦然笑對的這一份豁達心態,讓他少了許多煩惱。 其實,笑著吃虧的人,并不是喜歡吃虧。 而是不把短暫的得失放在心上,不讓自己因為一時的不快而郁結傷懷。 因為他們明白,人這一生總有吃虧的時候,錙銖必較,反復糾結只會為難自己。 淡然一笑,無介于懷才能舒坦自在。 02
笑著吃虧,不僅是一種豁達的為人境界,還是一種睿智的處世智慧。 吃得起虧的人,必定是參透了人生玄機的智者,他們懂得人生的得失向來是不斷交替,始終趨于平衡的。 失去一些東西,自然而然也會相應收獲一些東西。 清朝有位著名的晉商,創造了中國商業史上的奇跡。 不僅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家族生意,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 還在國弱民貧的清末時期,讓晉商走向了全國,一躍成為十大商幫之首。 他就是喬家大院的主人公,喬致庸。 而喬致庸之所以能讓喬家富可敵國,經久不衰,很重要的一點,就在于他是一位樂于吃虧的智者。 當初,喬致庸剛接管生意后,偶然得知家族一老店賣的胡麻油摻了假。 便毫不猶豫地連夜寫出告示,召回所有摻假的胡麻油。 還給顧客全額退還銀子,并以前所未有的低價,賣給他們不攙假的胡麻油,表示賠罪。 后來,喬致庸致力于茶葉買賣時,直接讓制茶商將一斤的茶磚,全都做成了一斤一兩的。 無論全額退款,低價賣油,還是在顧客不知情的情況下多送他們一兩茶葉,看似喬致庸都是做了虧本的買賣。 實際上,他正是通過這種“吃虧”的方式,贏得了良好的商譽,換來了長久的合作與源源不斷的利益。 而這,正是他的大智慧。 在幾十年的商海浮城中,喬致庸深刻認識到一個道理: 吃虧就是賺錢。 所以為了警醒后人,他直接在喬家大院掛起了一幅匾聯,上面赫然寫著三個大字:學吃虧。 老話說:吃小虧,就是占大便宜。 自己吃點小虧,讓別人得利,從而贏得別人的信賴和支持,使自己廣結良緣,最終獲益。 這是一種高級的人生智慧。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不計較眼前的蠅頭小利。 把目光放長遠,舍眼前小利而換取長遠的互惠互利。 因為他們深知,主動吃虧無異于一種投資,投的合適了,最終收獲雙倍回報的,往往是自己。 03
曾看到一位網友講過自己的親身經歷。 剛開始包工程的時候,為了最大限度地多賺錢,他一直把工人的工資盡量往低壓,能少給一分的時候絕對不多給。 結果最后,好不容易招來的幾個工人,干了沒多久就都離職了。 導致他因為沒有人手,不僅不敢接新的項目。 就連之前接下來的那幾個,也因遲遲沒辦法完工而損失了一大筆錢。 后來,他索性以高出市場價的工資大量招工,還會時不時地發放各種福利。 結果大家都特別樂意跟著他干,甚至還會主動介紹自己的朋友來跟他合作。 如此一來,給他干活的人多了,他可以承包的項目也越來越多,收益也跟著翻倍暴漲。 他無比感慨地說: “以前不明白,死活不肯吃一點點虧,一分一厘上都斤斤計較,結果最后卻吃了大虧。現在想想,當初的自己真的太傻了。” 常言道,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才是精明。 生活中,許多人都爭著占便宜,以為占了便宜就是精明,實際上很多時候卻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肯吃虧的人。 他們寬容懂謙讓,不糾結蠅頭小利,明白廣散財聚人心。 他們高瞻遠矚,不計較眼前得失,懂得舍一時謀長遠。 但請你相信,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笑著吃虧,是做人的高境界,也是處世的大智慧。 與朋友們共勉。 |
|
來自: 亮哥eoim8x8y62 > 《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