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完素(字守,1110~1200),寒涼派。金代河間(今河北省河間縣)人,自25歲開始研究《素問》,直到60歲從未中斷,他拒絕金朝的相聘,不肯作官,行醫于民間,很受群眾歡迎,有《素問玄機原病式》,《素問病機氣保命集》、《傷寒直格》、《宣明論方》、《三消論》等書。
劉完素在學術上以“火熱論”著稱,這和當時熱性病流行有密切關系他根據《內經,素問》病機十九條大都是火熱為病,于是力倡火熱病機之說,并從表里兩個方面,提出以降心火、益腎水為主的治療火熱病的一套方法,突破了過去的舊法,對后世治療溫熱病很有啟由于他提倡火熱學說,對于使用寒涼物有獨到的研究因此后人稱他為“寒涼派”。但是劉完素在強調火熱二氣的同時,仍注重辨證施治。他并不是只知寒涼不知其它,他在《三消論>中特別提到“不必腎水獨當寒,心火獨當熱”,是說,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在臨證時,必劉完素對當時盛行的運氣學說有深刻的研究,在他的學術思想中,運氣學說占有相當地須分辨水火多少以決定瀉補。他一方面認為“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一方面又指出“主性命者在乎人”、“修美壽天,人自為,主張研究五運六氣是為了解決醫療上的實際問題。他在承認運氣分主四時的正常規律的同時,又指出運氣有常有變,反對機械地搬用運氣學說,把某氣主某年必然發生某病的說法固定起來,并對認為人體發病完全受五運六氣”支配的宿命論觀點進行了批判。這在運氣論盛行的時期是一種革新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