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生氣地跟我說,她被情感咨詢師給玩了。 我一驚,連忙問怎么了。 原來,她花錢找情感導師咨詢,結果被騙得人財兩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近年來,關于各種情感咨詢的廣告鋪天蓋地。 在網頁搜索,關于情感咨詢的結果有六千多萬條。 點開發現,無非都是類似的內容。 比如承諾提供定制化情感服務,10天為你修復破碎的婚戀,挽回成功率高達98%。 為了證明專業度,他們還附上成功的案例數據和聊天截圖。 像短視頻平臺和某乎,這樣的話題從來都不少:“分手發這段話,挽回成功率99%?!?/span> 類似的情感話題內容下方,都是情感咨詢機構的廣告和私聊鏈接。 當你正飽受失戀折磨、愛人出軌的痛苦時,情感咨詢師告訴你: 沒有挽回不了的愛情,只有錯誤的挽回方法。 放不下前任想復合?情感咨詢師來幫你。 “挽回前任,原地結婚” “分離小三,挽救婚姻” “最慢10天修復破碎感情” 面臨情感危機的你,是不是感覺看到了希望? 我有個朋友,她跟前男友在一起五年,始終放不下那段過去。 這時,有人告訴她,情感咨詢師可以幫她挽回前任,而且成功率很高。 她鬼使神差地就找到這家機構的情感咨詢師。 對方說可以給她提供兩個月的情感跟蹤服務,幫她挽回男友。 就像溺水的人抓到最后的救命稻草,我朋友看到了復合的希望。 她沒有想太多,就給對方轉了8000元服務費。 結果,情感沒挽回,錢財倒是損失了不少。 情感咨詢,正悄悄地變成收割年輕人新型智商稅。 情感咨詢公司借此賺得盆滿缽滿,而對失戀者來說,不僅感情受傷,錢財還被掏空了。 女子為挽回男友瘋狂找情感咨詢 花光十幾萬貸款后,不惜挪用公款 俗話說,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網上活躍著的情感咨詢師,閑來無事就會分享情感經驗,借機賺點錢。 他們會頻繁出現在失戀者求助的帖子下,熱心地提供所謂的專業情感幫助。 很多失戀者就像著了魔,瘋狂地砸錢買咨詢服務。 有些被愛情沖昏頭腦的人,為此傾家蕩產,欠下十幾萬貸款。 在浙江,20歲的姑娘小月,哭著來到警察局自首。 打破她生活平靜的,是大學那段破碎的初戀。 當年,男友分手非常決絕,把她所有聯系方式都拉黑了。 小月死纏爛打地求復合,不斷用身邊朋友的電話聯系男友,最后也通通被拉黑了。 她不死心,為了挽回男友,在網上瘋狂搜索情感話題的文章。還在各大論壇平臺留言,求網友們支招。 就在這時,有網友留言說,她跟小月有相似的經歷,最后是情感導師幫她挽回了愛情。 本來接近崩潰的小月,瞬間就看到了曙光。 這位情感專家告訴小月,她可以利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幫她量身定制一套追回前男友的挽回計劃。 單是前期的策劃費,就要3000元。 這在小月經濟承受能力范圍之內,加上迫不及待想追回男友,她毫不猶豫就轉賬了。 幾天后,情感專家給小月發來聊天截圖,說已經跟她男友聯系上了,聊得很好。 人總是這樣,在嘗到一點甜頭之后,就會放松警惕,接著不斷加大投入的閾值。 緊接著,情感專家開始借各種名頭向小月收費。 剛畢業的大學生哪來這么多錢? 把積蓄花光后,小月把目光投向了信用卡和網貸。 沒多久,就欠下十幾萬貸款。 挽回計劃依然沒成功,但如果就此停止的話,之前花費的幾十萬也白白搭上了。 就這樣,小月把手伸向了公司的流水公款。 可事實上,情感專家根本沒聯系她男友,連聊天記錄都是偽造的。 可怕嗎? 這場騙局就像深不見底的無底洞,怎么都填不滿。 其實,當她承擔不起后續費用的時候,是可以及時止損的。 但她不愿意浪費前期的投入,最后被活活拖垮榨干。 這就是所謂的沉沒成本。 你可能會問,這么明顯的智商稅,為什么會有人信? 那就得看看,情感咨詢到底是怎么忽悠人的? 情感挽回,消費的到底是什么? 情感咨詢,無非就是看準了現代人脆弱的情感需求,消費的就是親密關系的“喪失焦慮”。 心理學研究表明,失戀屬于親密關系的喪失。 這種喪失感會導致高密度的侵入性負面情緒,造成心理空虛和落差感。 這時情感咨詢師會像救星一樣出現,告訴你她可以幫你擺脫痛苦。 這就是情感騙局能收割韭菜的心理誘因。 南京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主任張純曾說過:
![]() 有網友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女生戀愛三個多月,男友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 后來吵架,男友對她大打出手,把她推倒在地狂扇耳光。 照理說,但凡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勸女孩原諒家暴男的。 但情感導師不會在乎你的情感究竟健不健康,他們只會竭盡全力勸你挽回這段感情,這樣他們才能撈錢。 所以,情感導師是這樣對她洗腦的:
這種略帶恐嚇性的話術,無疑是在販賣失戀者的情感焦慮。 先不說戀愛技巧能不能改變男人,單是導師傳遞的兩性價值觀,就有PUA的嫌疑了。 說白了,導師無非是想把全部過錯歸咎到女生身上,讓她產生愧疚和自責感,最后想方設法挽回和彌補這段關系。 但感情真的是所謂的話術技巧,就能挽回的嗎? 顯然不是。 與其說這是挽回服務,不如說是為失戀者提供情緒價值和心理安慰的服務。 情感咨詢騙局,就是看準了失戀者心理脆弱和情感需求,來索取高額付費。 ![]() 對很多飽受情感折磨的人來說,她們急需找到解決痛苦的出口。 而情感咨詢師,恰恰就給她們帶來了希望。 試想,當這些情感機構,把你的感情困擾分析得頭頭是道,再給你看相似的成功案例,還承諾不成功就全額退款,你是不是也會心動? 如果你還猶豫,他們就會暗地里給你施壓,“再等就錯過最佳的挽回時機了。” 接著,他們又把營業執照和心理咨詢師證書甩在你面前,再給你發來看似系統專業的挽回攻略,徹底打消你的顧慮。 被愛情沖昏頭腦的人,成了這場情感消費的韭菜。 情感咨詢產業到底有多火? 2008年,全國情感咨詢公司還不足100家。 到現在,全國情感咨詢公司超過1萬家,足足翻了100倍。 之前就有新聞曝光過,小鹿情感app靠情感咨詢年營收上億,吸引了1200萬用戶。 我不敢想象,驚人的數字背后,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受害者。 失戀者本來精神就很脆弱了,再被騙錢,指不定會做出過激的舉動。 利用受害者的情感脆弱來賺錢,賺的都是昧良心的錢,甚至可能是變相謀殺。 愛情,從來不需要挽回 其實,情感挽回和心理咨詢是有本質區別的。 心理咨詢是用科學的理論方法,疏解精神壓力和負面情緒。 而情感挽回看似是定制化的服務,但提供的策略無非是相似的套路。 像斷聯、自我提升、吸引、復聯這樣的把戲。 愛情是很私人的事,每對情侶的相處模式也不同,盲目套用公式很可能只會適得其反。 ![]()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女孩的自述。 小樺跟男友本來只是冷戰,在導師的情感指導下,結果直接分了。 當時兩人處在情感危機,但還沒互刪,還有回旋的余地。 而導師跟她說,挽回最重要的是斷聯,不主動聯系,才能讓對方產生失去你的緊張感。 冷落男友幾天之后,導師又讓她寫道歉信,但男友依然沒有回應。 緊跟著,導師建議她改變求復合的低姿態,給男友發一條高冷的信息。 內容大意是:我想通了,就這樣斷了吧,沒必要一直耗著。 ![]() 沒想到,這條信息讓倆人關系徹底陷入僵局。 小樺追悔莫及,準備跟男友解釋,卻被導師攔下了:“這時要按兵不動?!?/span> 最后,等到她被徹底拉黑,才意識到這是個騙局。 像文章開頭說的,失戀后想挽回是親密關系“喪失感”的結果。 這種情緒產物,不一定是理性的。 退一步說,就算你真的用套路挽回了對方,也不代表你們的問題就解決了。 感情是兩個人的事,當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雙方應該認真溝通。 如果連情侶雙方都解決不了,那局外人插足協調也絕對沒用。 愛情是勉強不來的,靠套路挽回的感情也注定不會長久。 當一段感情結束,最重要的是自愈,而不是盲目挽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