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芳 CCTV-1《生活圈》新媒體主編 幫主帶你搶先知 今天是“幫主”陪伴你的 第627天 嗨,大家好 54個圈友群的圈友和336萬公眾號的粉絲~ 在生活中 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 步履蹣跚、行動緩慢的老年朋友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 老年人歲數大了走路慢很正常 但這也可能是“肌肉減少癥”的征兆 馬麗娜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老年醫學科副主任醫師 肌肉減少癥是一種隨增齡而發生的骨骼肌質量下降,伴有肌肉力量減少和肌肉功能的下降,是老年出現衰弱的生理基礎。 肌肉減少癥在老年人中是比較常見的,我國目前有一些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大約在6%~18%,也就是每8個老年人中大概有1個老年人患有肌肉減少癥。 什么導致了“肌肉減少癥”? 年齡增長、低水平的體力活動、營養不良以及一些疾病狀態。 哪些老年人需要額外注意? 如果您或身邊的老人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在沒有主動節食、接受手術或發現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的情況下),伴明顯乏力、活動能力下降,尤其是發現老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時,應當警惕。 肌肉減少癥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表現為肌力衰退,使老年人的活動能力下降,造成老年人行走、坐立、登高和舉重物等日常動作完成困難,甚至導致平衡障礙、難以站立、極易頻繁摔倒、乏力、自理能力差。 伴有其他疾病如慢性心衰、慢性腎病、慢阻肺、腫瘤等的老年人,由于這些疾病本身也引起肌肉減少,進一步加重了肌肉減少的程度。 肌肉減少癥,如何應對? 我們主要從加強營養和功能鍛煉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入手。 1. 營養方面 老年人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65歲以上的老年人推薦蛋白質攝入量是每天1克~1.5克(每公斤體重),以優質蛋白質為主,例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蝦等,對食欲下降的老年人,可以補充營養補充劑,如乳清蛋白。 對于維生素D缺乏的老年人也可以補充維生素D,它也能夠改善肌肉合成,建議老年人多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陽光的照射也能夠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 2. 運動方面 運動其實就是提高骨骼肌的含量和功能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目前推薦的運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氧運動,另外一種是抗阻運動。 有氧運動:慢跑 、快走還有游泳。 抗阻運動:主要是使用一些器械、啞鈴等等。 上肢可以采用啞鈴或用礦泉水瓶代替做抬舉的活動,還可以用彈力帶。下肢可以坐位抬腿、靜力靠墻蹲或小區中蹬車健身器 。 推薦老年人每天進行累計40分鐘~60分鐘中-高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其中抗阻運動20分鐘~30分鐘,每周不少于3次。 鍛煉是一種運動處方,需要在專業醫生的評估指導下進行,老年人在運動鍛煉時應注意安全,有情況及時與醫生溝通進行調整。 練好肌肉的4個理由 肌肉是力量的來源,所有的運動都需要靠肌肉收縮來完成,肌肉對身體代謝、骨骼保護等都有重要意義。 1. 抗衰老 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流失,如果不刻意鍛煉,從30歲肌肉就開始流失,到 75 歲只剩下一半,負重鍛煉是保住肌肉的最好方法。 2. 壯骨骼 肌肉重量與兒童骨骼發育間存在密切相關性,六七歲女孩的精瘦肌肉重量變化,與其骨骼發育之間的相關性更明顯。 3. 強心臟 肌肉衰弱還會累及心臟,成為誘發心血管病的“幫兇”。人體基礎代謝率降低,易形成肥胖,進行力量訓練、變速跑等間歇式抗阻運動鍛煉肌肉,有助于保護血管,改善心臟功能。 4. 穩血糖 力量訓練能更好地保持血糖穩定,在胰島素抵抗、調控糖代謝等方面作用顯著。 鍛煉肌肉因人而宜 1. 男性多練臂部、腰腹部和腿部肌肉 建議未滿 18 歲最好不要急于練出肌肉塊,多做一些提高耐力的運動,對生長發育、強身健體等可以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成年男性可多做一些推舉杠鈴的動作,背著杠鈴做下蹲,可以有效鍛煉腿部和腰腹肌肉,平躺舉杠鈴可以鍛煉臂部肌肉。 2. 女性重視曲線美 女性對曲線要求較高,表現在胸部、腰部和臀部。 建議剛開始時,以中等運動量為宜,抬舉啞鈴、杠鈴應隔天做1次,一次舉12次~15 次,每次做 3 組。 3. 中年人重在腰腹部 中年人可以針對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別鍛煉,并將腰腹部當成重點對象。 可通過俯臥撐、平躺卷腹等動作練習腹肌和腰肌;通過舉啞鈴、引體向上等練習上肢的肱二頭肌、三角肌、胸大肌等。 通過負重深蹲等動作,可以練習下肢的股二頭肌和股四頭肌、以每周3次,每次進行8組~10組力量運動為宜。 ![]() 4. 老年人多練練腿 “人老腿先老”,老年人應格外留心腿部的鍛煉。 老人鍛煉肌肉應偏重小負荷的抗組訓練,鍛煉不要過量。可以連續做15次,每次3~4組,兩組間休息三五分鐘,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肌肉離不開3種營養素 強健的肌肉離不開運動,但補足營養也十分重要。 1. 蛋白質:長肌肉 維持體力與肌肉質量最直接相關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其食物來源有牛奶、瘦肉、豆制品等。 ![]() 2. 鈣:減緩骨質流失防肌肉萎縮 人體中的鈣有 99 %是存在于骨頭及牙齒之中,剩余的 1 %分散于各種軟件組織和體液中,這些鈣質與神經傳導、肌肉興奮與收縮、血液凝固等作用息息相關。 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綠葉菜、豆腐、豆皮、奶酪、小魚干等。 ![]() 3. 維生素D:防肌肉疼痛 缺乏維生素D的成年人,更容易發生骨骼和肌肉疼痛。 維生素D的食物來源有動物肝臟、蛋黃、沙丁魚等海魚及蘑菇。 ![]() 養生秘訣 1. 練好肌肉的4個理由:抗衰老、壯骨骼、強心臟、穩血糖 2. 鍛煉肌肉因人而宜 男性多練臂部、胸部和腿部肌肉 女性多練胸部、腰部和臀部肌肉 中年人重在腰腹部;老年人多練練腿 3. 肌肉離不開3種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D、鈣 如果你覺得有用 就把這張圖轉發給更多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