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利用一期節目跟大家說一下,中醫的愛好者怎么能夠對中醫有一個快速的認識,或者有一些人想以中醫為未來的職業,但是目前還是愛好者或者門外漢,怎么能夠快點上手。這個事得感謝目前的大環境,很多的朋友說自己可以學一個師承的或者確有專長的這么一個途徑,然后出師了,自己就可以以后考職業醫師,然后正常的行醫。或者自己考確有專長證,然后干自己熟悉的領域,這也得感謝目前這個好政策。 下面我想說的是什么呢?是怎么能夠自己或者通過相關的培訓機構,在學習的時候掌握一些中醫的真正的東西。說一下個人的觀點,有一個微信好友前段時間問我,說自己看醫學入門,看了一陣兒了,但是覺得還是理不出頭緒,于是問我有什么建議。我說一下,醫學入門這個名兒聽起來好像很親切,但實際上是明朝人寫的書,現代人看的話肯定是有點兒不得要領。我說一下我的觀點,僅供參考。想學中醫的愛好者或者門外漢,你們肯定要先看教材,就是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統編教材,這個東西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的這件事,目前已經做到十幾版了,不像過去沒有教材,那會兒大家看醫書的話都是看《三字經》、《藥性賦》、《湯頭歌》等,或者有的人直接拿一本《內經》看。 方法二:直接點擊下方藍色字體進行收聽! 以前的人學醫的時候是這么學的,但現在不一樣,現在你完全可以看十三五的規劃教材,你可以看這些東西,比方說可以從《中醫基礎理論》從這開始看中醫藥出版社的,而且這些里邊還有視頻,你看起來或者學起來相對要容易的多了。因為這里邊都到了第10版教材了,你想這么多年,一代一代的作者編者不斷的去理順這里邊的東西,把中醫理論的條理化了,系統化了,理解起來也就特別容易,這都是老一輩人通過大量的工作在古籍當中去歸納整理的,所以這太適合大家去學習了,更何況這都是中醫藥大學的教材,一代一代的中醫人,包括我上學的時候,也是從這些書當中一步一步去學的。 先看中醫基礎理論,這就挺好了。打個比方,心主神志,心主血脈、開竅于舌、與小腸相表里等,這個說的全面,條理性還好,所以說我覺得看白話文的,看中醫藥大學這個教材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初學者應該去體會,先看中醫基礎理論,然后看中醫診斷,然后看中藥方劑、中內,這是基本的一個一個思路。當然大家還應該多學點兒古文,因為在所有的古籍當中含金量太高了。為什么在中醫藥大學當中要學《醫古文》這本書呢?也亦醫亦文,你看這本書的話,你會有一個古文的基礎,然后你多了解古漢語的語法和知識,之后你再去讀古籍的時候,就相對要容易的多了,不會望文生義,等你把《醫古文》看的差不多了,你回頭再去看《內經》、《難經》、《傷寒論》等,那個感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這方面學點兒古文是很好的。 等你把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方劑、中內看的差不多了,這時候你可以學點經典的書籍,像《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都可以看了,這時候都可以去看了。因為在漢唐之前往往學習者就是看《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聽了今天的音頻之后,你明白了看書學醫也是有步驟,有順序的,你這樣去看,你有基礎了之后再看那些經典,那么看起來就不費力了。包括看《內經》,你不要看整個的大部頭的,你可以看《內經選讀》講義,特別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大家在看的時候要多背,等你能夠張嘴就來的時候,你再去看病的時候,真的是特別的輕松了,就是得心應手。尤其是大家說自己干脆就跟著十版教材走行不行?沒問題,特別好。 等這些你都看完了,你說再想開闊開闊眼界可以不可以?那就多讀書,可以讀《醫宗金鑒》,《醫宗金鑒》在老一輩學習者當中,就是沒進過校門的人當中,他們看《醫宗金鑒》看得太多了。很多人問自己能不能看金元四大家的書,當然可以,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李杲《脾胃論》,朱震享 《丹溪心法》,這都代表了他們的學術思想和治療的經驗,都是特別好的,包括你可以看張景岳的《景岳全書》。有精力的話看點《證治準繩》、《張氏醫通》、《醫門法律》等都非常好。有人說自己不想看的那么雜,說自己就想干某一行,比如想去看婦科病,或者專攻兒科的也有,想看外科的可以學一學教材的婦科學、兒科學、外科學都可以。畢竟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古人說讀書破萬卷,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中醫的書太多了,真的看不過來,但是最起碼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中藥方劑、中內,然后可以看四大經典,然后可以看一下剛才我講的那幾本金元時期的明朝的,包括《醫宗金鑒》。 很多人說所有的病都想看,那你就得把外科、婦科、兒科這些教材得看一看。有的人就想看的簡單一點,那你把中醫內科學弄明白就挺厲害的了。 再一個就是讀書的過程當中要一個積累,就是要貴有恒,你每一天點滴積累一點,每天能拿出半個小時看書就很好了。再一個就是讀書要思考,學而不思則罔,在讀書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問題,尤其是你弄不懂的問題,就要反復的去思考。然后你去看不同的醫家有什么不同的理解,這是特別好的。再一個讀書得活,別鉆牛角尖,如果大家做一個初學者或者愛好者,能把我剛才說的這些東西,能把最基礎的前半部分弄的七七八八,那你就已經很厲害了。如果想以中醫為職業的人,你想通師承、專長來從醫的話,那你把我剛才說的后半部分的事做到四五乘,那也非常了不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