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工業和信息化部1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宣布,目前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網速較5年前增長約7倍!據介紹,我國光纖寬帶用戶占比從2015年底的56%提升至現在的94%,千兆光網覆蓋家庭超1.2億戶,4G基站規模占全球總量一半以上。累計建成5G基站79.2萬個,獨立組網模式的5G網絡已覆蓋所有地級市,5G終端連接數已達2.6億。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說:“目前,我國固定寬帶速率在全球176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8位,移動網絡速率在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4位。” 眾所周知,近年來,“拜登要向中國學習搞基建”的言論在美國掀起了一股輿論熱潮。許多專家學者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有人說拜登的計劃不可靠,有人說美國的基建行不通。最近,拜登則公開宣稱“就算加稅也要搞基建”,吸引了各方媒體的關注。 消息一出,就有媒體指出,在基礎設施項目方面,中國企業擁有強大的技術能力和資金支持,美國可以與中國合作。事實上,中國在基建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投資已經很長時間了,一些領域更是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作為一個“基建強國”,近幾十年來,中國有許多成功的建設項目,讓人驚嘆不已。例如,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一張“中國的世界名片”。中國高鐵之快、技術超前和廣泛的覆蓋范圍,使中國高鐵建設成為“世界第一”的位置。 到2020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4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超過3.7萬公里,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高鐵成網的國家。此外,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如三峽工程。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1月,長江截流工程完工。整條線路于2006年5月20日竣工。歷時12年,耗資千億的三峽大壩正式向世界開放。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在確保三峽工程全面發揮航運、防洪、水資源利益等綜合效益的前提下,世界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三峽電站,全年累計產生了1118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打破2016年由原南美洲伊泰普水電站創造并保持的單電站年發電量1030.98億千瓦時的世界紀錄,是中國水電領先世界的重要標志。 但除三峽水電站外,其實在國內還有很多水電站可以帶來巨大的效益,比如白鶴灘水電站。2020年12月10日,跨越5個省市、長2087公里的電力大動脈——白鶴灘江蘇輸電工程,在四川涼山正式開工。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又一項大型工程,完成“西電東送”的偉大壯舉。甚至有人說,白鶴灘水電站在中國可以說是又一個“印鈔機器工程”,可以和三峽工程相媲美。 白鶴灘水電站位于四川涼山州寧南縣和云南昭通巧家縣內,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段逐步開發的第二個梯級電站。該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具有防洪、攔沙、改善下游航運條件等綜合效益。那白鶴灘水電站將創造什么樣的經濟價值呢? 據了解,初步測算白鶴灘水電站建設期間,四川和云南將分別實現GDP增長1530億元和1510億元。電站基本建成后,將陸續有16臺世界最大百萬千萬機組落戶白河灘,單機發電能力100萬千瓦時。年發電能力624億千瓦,約為三峽水電站的70%,可支撐750億GDP。相當于成都1600萬人口從生產到生活的總用電量。如果以2017年三峽電站年盈利467億元計算。白鶴灘水電站日盈利8956萬元,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臺大型印鈔機了。 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后,對周邊省份的經濟效益巨大,對實現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促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據了解,白鶴灘水電站生產的清潔能源可節約煤炭1968萬噸,相當于16座大型煤礦的年產量,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160噸。這可能就是中國基建的魅力所在。 這里被戲稱為“流浪地球”水電站。白鶴灘工程建設部主任汪志林介紹說,白鶴灘水電站除了大壩外,修建在兩側山體內的引水發電系統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洞群。他說,從三峽工程到烏東德工程再到白鶴灘工程,中國的水電技術經歷了從“跟風”到“并跑”再到“領跑”的轉變。目前,我國水電建設技術和質量均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峽,我國走的是要“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而在白鶴灘,我們已經完全實現了自主創新。可以說,白鶴灘水電站的建設難度不亞于其他任何工程。據悉,白鶴灘水電站建成后,將創造出6個世界第一,也將像三峽大壩一樣成為一方水土的“守護神”,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