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葉湯 【原文】 柏葉 干姜各三兩 艾三把 右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作者】 張仲景 【出自】 《金匱》 【金匱】 1、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主治】 1、吐血 【草藥解讀】 姜 側柏葉 【應用】 1、柏葉湯是很有名的治療吐血的方子 【應用集錦】 1、出血性紫斑病(肥爾侯夫氏病) ,血小板減少,有時甚至消失,皮膚出血之范圍甚廣,并多有鼻粘膜、口腔粘膜、軟腭、胃腸粘膜等出血及內臟出血,呈現發熱、全身倦怠等重篤的一般癥狀,多伴有脾腫。可選用柏葉湯、黃土湯、溫清飲,有時能使病勢減退,轉向輕快。 2、胃癌下血、腸胃出血用黃土湯;吞不下東西,加利膈湯;吐血,柏葉湯;胃酸,加旋覆花代赭石。 【名家論述】 1、柏葉湯《金匱筆記》(倪海廈) 吐血不止。從嘴巴吐血出來,里面的原因呢,可能是你食道出血,可能是你的肝癌,肝硬化,每個人的晚上,血都會落到肝里面去。可是你肝里面都是腫瘤,硬化了,這個血沒有辦法在肝里面。結果大量的血就進入心臟,進入胸腔周圍,這時候你的靜脈受不了,就爆裂出來,吐血出來。胃里面出血也會吐血。這個肺里面咳血,咳嗽帶的血。所以吐血呢,一定來自腸胃,或者是來自內臟,不是來自肺。 柏葉湯是很有名的治療吐血的方子,這個經方跟溫病想法不一樣,經方認為說吐血或者下血都是腸胃里面太冷,那你看到表證,那這個人吐這么多血出來,一定是熱,開得是寒涼的藥。所以瘟病派開得都是寒涼的藥。我們開得都是溫熱的藥。完全想法是南轅北轍。柏葉止血的效果非常強。經方里面有兩個止血的,一個是柏葉,一個是阿膠。柏葉就是側柏葉。肚臍以上有出血,我們大部分用柏葉。肚臍以下的出血,比如說,女人婦科,這個月經,排出來,停不了,我們認為病人需要停的時候,本來是血無止法,如果你身體正常了,陽回頭了,這個血自然而然就會停下來。如果病人失血很重,已經貧血,這個時候我們要去止下焦、陰部出來的血,會用阿膠來止血。嘴巴吐血出來用柏葉活血。那干姜呢,還有艾葉,我們后面還有一些膠艾湯,像阿膠跟艾葉。這里呢,柏葉跟艾葉配合干姜,干姜是溫胃,也是辛辣的,也是對肺非常的好,所以上焦太寒冷,我們用干姜柏葉。那艾草呢,這個東西,我們在灸的時候,針灸的灸,用艾。艾能夠讓進入血脈神經,所以當你用這三味藥,簡簡單單的三味藥混在一起的時候,方義就來了,艾可以讓血歸經,不會再到處走,柏葉呢,能夠止血,干姜呢,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讓它恢復。這個正常,因為中醫的觀點,經方的觀點,認為說里面冷才會出血。有沒有道理呢?有。 諸位,我請問你,如果你住在北方,臺灣沒有,但是如果你在大陸的北方或者北美或者溫哥華加拿大,冬天的時候,你白天去澆水,水管放在那邊,那你第一次到北美來你不知道啊,下雪。你把水龍頭關了,結果水管里面還有很多水,第二天早上看,水管破掉了,你還在那生氣,誰把我的水管戳破,其實是冰塊會讓他暴裂掉。人身上也是一樣,太冷了,所以血管會破裂掉,所以要干姜,就是中醫北派的觀點是對的。那你如果寒熱觀念沒有弄清楚,看到病人吐血的時候,你不敢使用熱藥,耽誤了治病的時機。 這個處方最難接受的就是馬通汁。這個馬通汁,按照過去的觀念,這個馬要去找白馬,不是說我屬馬替馬講話,實在是我都不能接受,咖啡色,褐色的馬還不行,非得要白色的馬,花的馬還不行,到哪去找啊?用白馬的大便,越講越惡心了。白馬的大便跟水煮在一起,那為什么要用馬通汁,有原因的,因為你如果是腸胃出血的時候,嘴巴里面吐血出來你只看到的一部分,還有一些血呢,回流,跑到小腸大腸里面去。那這個血會跟宿便混在一起,承氣湯,我們用大黃芒硝,一般來說只能攻宿便,如果血停在腸胃里面,清不出來。所以這個用馬通汁下去,就是希望能夠混合在一起,能夠把這個宿便排出來。因為這個馬啊,諸位騎過馬就知道了。你們到佛羅里達來,我帶你們去騎馬。這個馬呢,一邊走一邊大便,一邊可以吃東西,所以這個很厲害。那這個,那老師,我們沒有馬通汁,這個方可不可以用,當然可以用啊,怎么那么蠢呢,一定要馬通汁,不要那么死腦筋。我們治療肝病,食道,胃,如果血從嘴巴出來,一定會用到這個處方。厲害到什么程度呢?一劑就知,一副藥就中了。柏葉三錢,干姜三錢,艾葉三錢,都是三錢的量,六碗水,煮成兩碗。 |
|
來自: 仲景中醫交流 > 《金匱經方(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