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美術館館長王薇 藝術家何多苓 新聞發布會上,從左至右為王薇、何多苓、沈奇嵐 2021年4月25日,龍美術館(西岸館)將推出何多苓個展“草·色”,本次展覽由詩人朱朱策展,由中法設計事務所IDEAA3負責展陳設計,大致按照時間線索還原了何多苓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的創作,時間跨越40多年,呈現70多組作品和部分文獻資料。 展覽開幕式上,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策展人朱朱,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俞曉夫,藝術家何多苓分別致辭,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高平現場演奏音樂會。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致辭 策展人朱朱致辭 上海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俞曉夫致辭 藝術家何多苓致辭 本次展覽的前奏,觀眾將看到何多苓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的經典作品:《雪雁》系列(8件)、《帶閣樓的房子》系列(44件)、《第三代人》、《烏鴉是美麗的》、《偷走的孩子》,以及《庭院方案》系列(5件)、《黑衣女人》、《上樓的人》等作品。 展廳中部開始,何多苓近幾年創作的《俄羅斯森林》系列、《野苑女墻》系列;以及疫情期間特別為本次展覽創作的大尺幅繪畫《庭院偶跡》系列、《攬鏡》系列、《近黃昏》系列等作品,也陸續呈現在觀眾面前。除此以外,何多苓創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20余件寫生素描稿首次與觀眾見面。 何多苓的創作深受詩歌、音樂和文學的影響,詩之于何多苓,不再是文字。它是圖像,當何多苓讀詩的時候,一幅幅圖像展現,揮之不去。當我們看何多苓的作品時,仿佛在讀一首首詩。 比如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有一句詩:“二十座雪山之中,唯一在動的/是黑鳥的眼睛”。這句詩具有強烈的畫面感,瞬間擊中了何多苓,于是據此完成了作品《烏鴉是美麗的》。雪山換成一個女人,一只烏鴉飛過。對于何多苓來說,畫即是詩。 何多苓,烏鴉是美麗的,89.9x70cm,布面油畫 ,1988 比如《偷走的孩子》,來自葉芝(Butler Years)的同名詩:“跟我來/人間的孩子/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你不懂”。 何多苓,偷走的孩子,100x120cm,布面油畫,1988 而在近年來的《俄羅斯森林》系列中,何多苓將心目中的俄羅斯文化英雄一一畫了下來,放在森林中,好像從森林中出現的幽靈一樣:比如他最喜歡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文學家普希金、契訶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畫家謝洛夫和列維坦;詩人阿赫瑪托娃、茨維塔耶娃…… 何多苓,俄羅斯森林(黃金時代)普希金·自由,布面油畫,200x150cm,2017 ![]() ![]() 策展人朱朱為展覽撰文《何多苓:時間的私有化》稱:“向文學尋找某種依托,以便自己展開視覺的詩性表達,這成為了何多苓持續了四十多年的創作方式。” 本次展覽將展出至2021年6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