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推送這條信息的時候,剛好有位買家將這套書買走了。不過沒關系,本號還是要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套可愛的晚安書。

敏寶抓周的時候,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一干人等的目光下,從圍繞自己一圈的各類物件中,掀起了一本小小的圖畫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封面有一個大大的、圓圓的、紅紅的蘋果?!
 嬰幼兒時期,若在重視教育的家庭,寶寶們一定會接觸到不少圖畫書,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繪本。有的性急的媽媽在孩子半歲就開始每天講故事。
 但站在孩子的發育角度, 一歲左右的寶寶身邊若有些尺寸合理、色彩鮮艷、圖案簡明的圖畫書,讓他能隨時看到,不時能用手碰到,觸摸書——是他與閱讀建立關系的最好入口。特別是當他翻開書的封面,發現里面別有洞天,這一翻看到蘋果,再一翻看到汽車,這些他認識的東西,從書頁中出現,讓孩子快樂培增。
 所以,今天想說的是幼兒的繪本體驗。幼兒閱讀繪本最好有兩個入口:一是剛才談到的動手,自己翻,發現繪本中的圖畫別有洞天。這時候,選擇什么樣的書就非常重要!推薦《琪卡的第一套書》(套裝共12冊),小小的書,每一冊只選擇一種動、植物或自然現象,筆觸簡單,色彩柔和溫暖,構圖純粹,小白象、河馬、小魚兒、小鳥、七星飄蟲、小圓球、樹葉、雪花......很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是一本非常了不起的適齡繪本。同時,這套小書是作者獻給自己的孩子琪卡的第一套禮物書,滿含著身為父母對孩子的濃濃愛意,非常適合父母和孩子們一起翻閱,共享靜謐、溫暖而富有情趣的時光。
 第二個入口是語言,對于幼兒來講,繪本不是自己看的書,而是別人講給自己聽的書。語言,特別是爸爸媽媽的語言傳授,是繪本與孩子之間的橋梁。家長為孩子講故事,相對于電腦、手機和電視來講,區別在哪里呢?環境,孩子面對的是父母的擁抱、陪伴,而不是冰冷的機器,孤獨的聆聽,在父母的身邊,聽著熟悉的不標準的語言講述,親切而富有安全感,這絕對是孩子最幸福的時刻,如果碰巧這本書是寶寶最喜歡的,那孩子豈不是更加高興了!
 最后想說的是,繪本不是教材,孩子也不需要按照你的選擇和安排,如果一本繪本孩子并不太感興趣,那么挑他喜歡聽的講。或者你可以考慮一下,是不是自己應該首先對要讀的書產生興趣,甚至先在自己頭腦中產生意象,然后用最生動的語言講給孩子聽,比單純的照本宣科,效果肯定好上千倍,萬倍。
 所謂親子閱讀,不是表面上的陪伴和讀書,而是內心共通的情感體驗。我們首先要有一顆童心,象那位為孩子寫出一套《琪卡的第一套書》的意大利父親阿爾坦。
紅色的魚兒 躍出海面 看見星星 長耳朵的兔子 海邊渡假 淋濕了絨毛 一只小白象 吃飽了 乖乖地午覺 噢 刷牙的河馬有白白的牙齒 七星瓢蟲再怎么玩 都不如在冰上跳舞的企鵝 燕子回來了 小圓球跑了 樹葉和雪花 都在舞蹈 所有的寶寶 都象一個小紅點 變來變去 都是世界上最美麗的精靈
廣 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