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成藥,即一種口服治療頸椎病、腰間盤突出、肩周 炎、風濕、類風濕等一切風寒濕痹癥的膠丸制劑。 背景技術: 幾乎所有治療風寒濕痹癥中藥遵循“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的 原則,故而補氣藥,活血藥所列之多順理成章。古訓不可不依,但 現實更應兼顧。“氣”自何出,“血”從何來?如果外源之氣血耗盡, 內源之氣血可否接續?它的源頭在哪?由于沒有在源頭上解決根本 問題,所以治療周期太長,復發率太高,這是目前癥結所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源自家傳古方服散劑,今略作修改后裝膠囊服用。本方用藥 精當,配伍嚴謹,僅七味中藥:川烏、草烏、何首烏、牙皂、烏藥、 黑豆、烏梅。其中川烏、草烏去風除濕,散寒鎮痛。黑豆、何首烏 補肝腎,益精血,狀筋骨,祛風安神。牙皂、辛散走竄,滌痰通絡, 開竅通關。烏梅酸斂以制牙皂之辛散,一散一收開閡有度,無窮匱 也。烏藥辛開溫通,上走脾肺,下達腎于膀胱,有行氣、散寒止痛 之功,善治寒凝氣滯諸痛。本方七味藥藥力專雄故稱“七虎”。本發 明采用大劑量黑豆、何首烏平補肝腎,以期久遠之療效,凡治愈者 不再復發。其立意為:肝腎得補,則氣血生化無窮,氣行血行,血 行則瘀去,血行則痹通,血行則痰化,血行則風滅,真正從源頭上 解決了氣血乏源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具體實施作進一步說明,選用川烏150g、草烏150g(各 去皮尖),何首烏150g、牙皂150g、烏藥150g、黑豆1800g、烏梅 75個,以上藥共用白酒1500g、米醋1500g,共浸12小時,然后煮 干,取出烘干為細末(忌用鐵器),裝0#膠囊,每服3粒,每日三次, 飯后服用。本方經大量病案病例證實:有著服用量少,長期無毒副 作用,而且治愈快,無復發的特點,如患者王偉,男,58歲(電話: 139435792610)自述腰腿痛十余年,經服用風濕七虎丹10天,已不 用挽扶自己行走,后又鞏固治療三個月,一年后隨訪已行如常人。 如患者張樹峰,男,65歲(電話:13846931131),患類風濕關節炎 12年,雙手指關節腫脹變形,全身各關節游走性痛疼,陰天下雨加 重,經服風濕七虎丹2個月后癥狀減輕,又繼續服用四個月,一年 后復診,一切正常。又如患者姜鳳云,女,65歲(電話:13946651077) 患產后風已四十余年,服用風濕七虎丹半個月后感覺關節酸痛加重, 又繼續服用一個月后減輕許多,再服2個月后一切如常,一年后隨 訪一切正常,無復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