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明 問:考試時應該給最后的6道大題留出多長時間?怎樣合理安排答題時間? 答:根據我們的經驗,選擇題和填空題的答題時間一般控制在45分鐘之內,解答題用時大約75分鐘左右。這樣,前面三個解答題估計每題用時在7分鐘左右,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去攻克最后三道難題。當然,考生的基礎不同,時間分配也應該不同。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最好在一個小時內完成選擇題和填空題,以保證基礎題的得分率。如果選擇題或填空題難度較大的話則另做處理。 問:復習的最后階段怎樣有效系統地復習數學? 答:在復習的最后階段,應注意以下幾點:1.勤于總結,把握自我。針對自己平時訓練中和各次模擬考試中存在的問題和自己的薄弱環節,適當進行強化訓練,真正做到查漏補缺。2.講究方法,提高效率。經過第一輪的系統復習和第二輪的專題復習,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已初步掌握,此時,應做到知識的“四化”,即序化、類化、活化、深化。序化是指知識的網絡化和條理化,類化就是將問題歸類,活化就是將知識進行遷移和聯想、分解和組合、靈活變通,深化就是融合多方面的知識,運用多種數學概念、定理、公式、法則及多種運算來解決綜合性的題目。3.增強信心,積極備考。應注意收集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動態,收集全國典型模擬試題,堅持模擬訓練,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 問:如何應對較復雜的軌跡問題? 答:解答軌跡問題首先對題目給出的條件認真分析,結合圖型選擇適當的方法。軌跡題的一般過程是建立坐標系,這里的坐標系選擇要合理。如:圓錐曲線的中心(或頂點)作坐標圓點便于軌跡方程的化解。建系后根據條件選擇方法,求軌跡的方法一般有直接法、幾何法(或稱定義法)、相關點法、參數法等。 問:解幾何題計算量常常很大,怎么辦? 答:主要應注意選擇適當的方法。如:點差法。有時參數很多,但通過轉化最后通常能削去。解幾何題計算量大往往是客觀存在的,也不要一味追求最簡方法。大部分題常規方法雖然計算量大,通常能得出結論。如果在考試中因計算量大就不斷變換方法,最后可能會事倍功半。 問:復習應以以前的錯題為主,還是書本概念或是做新題為主? 答:以往的錯題是自己學習中的難點或易錯點,當然應予以重視。書本概念應是最基本的,有些錯題也源于對概念的理解不全面或錯誤,所以應加強對概念的理解。但最后復習階段做新題是主要的。這些新題往往是原有知識、方法的變通,它將有利于對概念或方法的深層次認識和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