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能聽到“過勞死”的報道,但這畢竟是少數。 更多的是什么呢?過勞肥。 就是你趕緊工作很忙,很累,越累越胖,腰圍變粗了,肚子變大了,臉變圓了,去年的褲子穿不上了,惆悵。 為什么會如此?明明吃得還沒以前年輕時候多,怎么肉就蹭蹭長呢?因為過勞傷的首先是脾,脾氣虛了,代謝能力下降,能量過多地存留在體內,人就變肥胖了。這種胖肯定是脂肪多、肌肉少的。“十個胖子九個虛”,這里的“虛”指的就是脾虛,總覺得有氣無力的,難受。對此,金元時期的名醫李東垣在他的《脾胃論》中早就清楚地提到了:“脾胃俱虛,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氣分,則能食,脾虛則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虛,此之謂也。” 簡單說,脾胃虛了,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吃得少,但還是長胖,也就是我們說的“喝涼水都胖”。而且四肢無力,精力憔悴。這是典型的脾氣虛,主要就是過勞所致。天天勞累,壓力又大,考慮的問題多,所謂“思傷脾”,脾胃自熱不好。“過勞肥”的人,減肥總是不成功,因為脾氣虛、代謝能力弱,脂肪之類應該消耗出去的“臟東西”就要停在身體里,李東垣稱其為“邪氣盛”。這種停留在人體內的“臟東西”,中醫叫“痰濕”,所以吃得少但也胖的人,一般體內都有痰濕,需要通過補脾祛除痰濕的辦法來減。 二是吃得多,但很瘦。很多人羨慕這種體質,隨便吃,就是瘦瘦的。但大家太天真了,這早晚會出問題的。這也是脾虛的現象,脾是為身體運化營養物質的,脾虛了,你再怎么吃都吸收不了,除了瘦,還顯得病態,人會很憔悴,皮膚也缺少水分,是需要馬上調理的。 好了,現在弄明白了過勞肥的原因是脾虛,身體瘦弱的原因也是脾虛,那么,不管你想減重,還是讓自己壯實有力一點,都需要健脾胃。健脾養胃,那就有很多名方了。比如“補中益氣丸”,它是寫《脾胃論》的李東垣創制的。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吃的補脾中成藥,它當然不能讓你一下瘦下來,但一旦脾胃調好了,你也不暴飲暴食的話,就不用擔心反彈了。還有就是“參苓白術丸”,它是宋代就有記載的一張名方,作用比“補中益氣丸”要和緩,更適合于脾氣虛,尤其是因為脾氣虛而渾身有些浮腫、虛胖的人,可以長期服用。 參苓白術丸功能主治:補脾。用于食少而胖、經常腹瀉、大便不成形、身體疲乏等,主要成分:人參、白術、山藥、薏苡仁、蓮子、扁豆、砂仁、桔梗、茯苓、干草(炙)。有的朋友會說,我不想吃藥怎么辦?那也簡單,中醫上有個食療方,跟參苓白術丸成分差不多,但做成了糕點,叫“八珍糕”,很好吃,當小零食就行了。 這個八珍糕,材料是人參(黨參)、白術、山藥、薏米、蓮子、扁豆、芡實、茯苓,加米面和白糖,一起蒸出來的。當然,每個版本不盡相同,有的八珍糕,用的不是黨參白術,而是山楂麥芽,對于脾胃不好的小孩子,還有容易飯后腹脹、積食的人來說,就更好一些。之前我記得央視有個很火的節目叫“百家講壇”,易中天、于丹都上過,著名的中醫專家羅大倫在上這個節目時,就專門講了八珍糕: 對于那些脾胃不好的人,腹脹啦,食欲不振啦,虛胖或者瘦弱啦,包括濕氣重、愛出油、精力差、頭暈乏力等亞健康人群,這個食方都非常不錯,所以它又被歷代名醫稱為“千年養生第一糕”。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試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