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個胖子九個虛”,這里的“虛”就是脾虛!關于這點,金元時期名醫李東垣在他的《脾胃論》早早地提到過:“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蓋脾實而邪氣盛也。” 一、脾虛而胖者,分為3種類型 1.少食而肥型:典型的脾虛,是“喝涼水都長肉的類型”;常感覺疲乏無力。雖然胖,不是肌肉多是脂肪多,即所謂“肥而四肢不舉”,肥多于胖。 2.過勞而肥型:過勞傷脾,脾傷則胖,就是人們常說的越累越胖、越忙越肥。因為過度勞累傷脾,使脾氣虛,從而代謝能力下降,讓能量過多地存留在體內,人就變肥胖了。這種過勞主要是因為心力交瘁,是思慮過勞。 3.能吃卻瘦型:胃火盛,容易餓,也很容易渴,怎么吃都不胖,很讓人羨慕。但這種體質是很危險的,因為脾虛使營養不能吸收,年輕代謝旺盛時吃下去的東西都“酒肉穿腸過”了所以沒有變胖,氣血不足顯得整個人就非常地瘦、氣色差。然后等年紀大了代謝下降,吃下去的東西消化不了又排不出去,遲早變成胖子,且難以瘦下來。 脾虛肥胖之人,減肥難! 肥胖而又脾虛之人,減肥往往是一時有效,過后又反彈回來。歸根結底,脾氣虛這一根源因素沒有消除,并且“少食而肥”之人,一般都會有痰濕。 二、歸根到底,養好脾,有三大養生方法 1.飲食養脾 養脾可食補,最好的食物就是山藥薏米芡實粥了(1:1:1)。胃寒可去掉薏米;胃熱可去掉芡實、山藥,換成綠豆,綠豆薏米粥,最祛濕熱,對于肝旺脾虛,舌苔黃膩的人,最為對癥。 2.勞逸結合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都比較快,工作比較忙碌,大家必須要注意勞逸結合,千萬不能過度勞累,如果過度勞累,不僅會引發脾虛,甚至有生命危險。 少動而肥的人要動起來。巳時,也就是9-11時,此時鍛煉便可借天時以養脾,健身效果是最好的。瑜伽、慢跑、散步、打球、游泳等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下去,每天1-2小時循序漸進。沒有充足的時間就利用閑散時間,在辦公室坐久了,就起來走動下,伸伸胳膊也是好的。 3.穴位按摩 按摩豐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養生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其中,豐隆穴是化濕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每天按100次 。 豐隆穴: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1寸筋間之處 脾俞:俯臥位,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如果說肥胖是一種病,那么預防這種病的選擇權其實一直都在我們手里,如果你有關于減肥方面的見解可以分享哦。 期待在評論區遇見你~ 參考資料: [1]脾虛的女人老得快 每10人有5個脾氣虛 [2]中醫古方治療脾虛肥胖.家庭保健報.2014 [3]長夏最適合養脾!做到這4點,健康常相伴.國宗中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