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這就是膽木會生火(心火,陰火),因為心火去push膽木,膽汁才會下去。所以陽跟著陽生,陰跟著陰生。所以肝木生心火(丁火),膽木生陽火(丙火),這是一個觀念。
舉例說明:肝臟維持著心臟的跳動,沒有肝臟心臟就停止跳動了,但是沒有膽囊心臟照跳,就說明肝木生心火,膽木生小腸火,互不干擾。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屬木,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丁同屬火,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巳同屬土,戊為陽土,巳為陰土;庚辛同屬金,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癸同屬水,壬為陽水,癸為戶水。
地行五行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己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子亥屬水,子為陽水,亥為陰水;辰戌丑未屬土,辰戌為陽土,丑未為陰土。
在傳統中醫教材上,是沒有講到五行也要分陰陽的。實際上,五行本身就蘊含著各自的陰陽。其實這個概念并不是我們后人閉門造車,其實早在古代典籍中在講述關于六十甲子中天干地支的五行屬性時,就提到了五行的陰陽,比如甲乙同屬于木,但甲為陽木,乙為陰木。從陽木與陰木的特性上說,二者還是有著較大差別的。所以在學習中醫五行時,不搞明白五行的陰陽,就難以對五行學說徹底了解。
1.木分陰陽 說起木,我們比較熟悉,參天大樹,盆栽花卉,這些都是木。但是陽木和陰木卻有著很大的差別。比如,喬木和灌木,就有差異,大樹與花卉,更有差別。所以,我們必須明白陰木和陽木的差異。陽木,大林之木,有參天之勢,其性堅質硬,為棟梁之材;陰木,花卉之木,有妖艷大地之美,其性柔質軟,情滿人間。 2.火分陰陽 說起火,我們依然熟悉,生火做飯,艷陽烤炙,這都屬于火的范疇。他們都能使人溫暖,但各自的本質卻有差別。陽火,太陽之火,有光明天地之功,其性猛烈,欺霜侮雪,普照萬物;陰火,燈燭之火,有照耀千家萬戶之功,其性柔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3.土分陰陽 說到土,我們還是很熟悉。造房蓋屋,耕耘收獲,都屬于土。但陽土與陰土還是個有特點的。陽土,城垣之土,為萬物之司命,高亢質硬而向陽,生育萬物。陰土,田園之土,有培木止水之能,性濕質軟,低洼向陰,造福人間。 4.金分陰陽 說起金,我們會想起刀斧與珠寶。那么,刀斧與珠寶各自的特點也是有明顯的區別的。陽金,劍戟之金,剛健肅殺之功,性剛質硬,肅殺萬物;陰金,珠玉之金,鑲嵌珠寶之用,性柔弱,質溫清潤,裝飾人間。

5.水分陰陽 說起水,大家熟悉不過。我們每天都要喝水。但水也有陰陽之分,大海之水與花露之水的特點能一致嗎?很顯然,它們仍舊是各不相同的。陽水,江河之水,通天河而周流不息,性猛質硬,灌溉萬物;陰水,雨露之水,生化之神,至靜至弱,滋生萬物。 關于五行分陰陽這一學說,自古中醫典籍及近現代教材均未加闡發,但卻真實地存在,我們舉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是想讓這些看似深奧的道理大眾化。事實上,關于五行分陰陽的概念,在中醫里其實早就運用到了,只是沒有系統化的提出。比如,在人體中,歸屬于木的臟腑經絡有肝臟、膽腑、肝經、膽經,如果從分陰陽的角度來看,膽腑、膽經屬陽,肝臟、肝經屬陽;如果再細分的話,在臟腑中,肝臟屬陰,膽腑屬陽,在經絡中,肝經屬陰,膽經屬陽。我們來分析肝臟與膽腑,肝經與膽經,無論是生理功能還是循行路線,都是各有特點的。 至于臟腑與經絡同屬于一種五行,實質的差異,我們將在以后的臟腑經絡相關話題上再詳細講。 有人說,中醫很簡單,也有人說真理是很簡單的。可為什么那么多人搞不懂中醫,且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里的。為何呢?是因為真理與中醫都有兩個特點:“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如果不將二者都弄明白,那就始終搞不明白其中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