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離眛,歷來被史家認為是西楚政權的重要將領,但是,究竟有多重要呢?至少從史家的記錄中,很遺憾,我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直接表明鐘離昧在西楚政權中的地位和其產生的功績。也就是說,對于鐘離眛,從某種意義上,我們后人對于他的認識,幾乎就是一片空白,而唯一能夠確認鐘離昧地位的記錄,也僅僅是當時西楚政權的敵人漢軍謀士陳平的一句話:
沒錯,就是上述的這句話。當時,剛剛從楚軍來投漢王的陳平,為了表忠心,首先便向漢王劉邦獻上了亂楚之計,而由于陳平曾長期在楚軍中就職過,所以,其提出的亂楚之計中,首先要針對的四個人,便是范增、鐘離眛、龍且和周殷四人。 關于周殷,筆者后期會專門作文介紹的,何況其僅僅是排名第四,故在這里不作詳談。而關于范增和龍且,筆者前文也已經敘述過了,這里便也不再詳細說明了,只是簡單說一下。 范增的地位自然是毫無疑問的楚軍二號人物,而龍且,雖然并未真正獨自領過大軍,但是其從項梁時期便開始效忠楚軍,而后更是以大將的身份隨軍參與了之后楚軍進行的各類戰役,其勇猛善戰之風也是享譽天下的。而這里詭異之處就在于,陳平居然把鐘離昧放在了范增和龍且之間,請問,為什么? 先前在龍且篇中筆者已經說的很明白了,龍且雖然勇武過人,善于領軍,但是其后期包括擊敗英布的那場戰役在內,龍且也都是以主帥副將的身份從屬,雖然戰功依然是第一,可畢竟從實際地位上,還并不是那么十分顯赫。至少龍且并未真正獨立領過軍,反正在史書中也的確沒有記載過龍且在后期有過任何獨立領軍的經歷,而后期有關龍且的兩次大戰,一次是和項聲一起領軍,而另外一次則是明確記載龍且是作為裨將跟隨項它作戰的。故而,從某種意義上說,龍且確實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將領,但,畢竟和擔任一方大軍的統帥還是有區別的。那么,作為在陳平眼里重要程度還排在龍且之前,且僅次于范增的鐘離眛,又是如何呢? 的確,鐘離眛的記載雖然在史書中記錄的很少,可終究,太史公還是把該記的都記上了,如下述這一條在史書中有關鐘離眛作戰的記錄:
關于這條記錄,筆者先大概說一下其大體意思:當時,項羽在睢陽,聽聞楚軍海春侯曹咎部兵敗,遂引兵撤回,而后漢軍包圍在滎陽的鐘離眛,于是,項羽遂領軍前去救援,而后漢軍畏懼,項羽遂救出鐘離眛。 如此,針對上述記錄,筆者就要問幾個問題了,即,當時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才會引發海春侯兵敗,項羽回師的結果?其次,漢軍又為何包圍了鐘離眛?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問題,鐘離眛為何在滎陽? 而要回答上述問題,就需要筆者先對當時的楚漢局勢做一個大概的分析了。 當然,在這之前,筆者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滎陽的位置,不然,或許很多人會很難理解滎陽到底有什么特殊之處,以至于鐘離昧駐守滎陽居然也會成為筆者的一個疑問。以下圖例,是筆者簡單畫的一個關于滎陽的地圖,畫的不太好,可能不太準確,但大體位置就是如此: 滎陽,古之名城,素有蓋控扼之要地,鴻溝、廣武、敖倉、索水,皆在封內。公元前229年,秦始皇一統天下后,遂以滎陽、鞏、京等縣合并為三川郡,而其郡治便是滎陽。如上圖所示,滎陽位置,處于關中東部,可謂函谷關之門戶,由此,很多人就應該能明白滎陽的位置是有多么關鍵了。而要是放到楚漢對峙時期,那么一方是作為占據關中的漢軍,而另一方則是作為占據南方的楚軍,那么滎陽的得失,無疑就是影響其雙方戰略攻守的關鍵所在。 下面,筆者就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局勢,遠的就不說了,畢竟本文重點還是鐘離眛。 基本局勢,還是參照上圖吧。漢三年,楚漢于滎陽對峙,而后先是楚軍內部發生糾紛,楚軍二號人物范增因為和項羽不合,出走后不久便死。后,項羽遂領軍猛攻滎陽,漢軍慘敗,滎陽城破,劉邦只得向成皋一線敗退。項羽遂乘勝追擊,不久后便又拿下成皋。無奈,劉邦只得繼續向鞏縣一帶后撤,到此,漢軍后援已至,遂死力抵擋,如此,楚軍攻勢就此停滯。 面對如此危機,劉邦一方面下令大將軍韓信繼續東征,另外一方面則令劉賈領軍兩萬,深入楚軍腹地,與彭越軍聯合擾亂楚軍后方供應。而后,趁著項羽回師進攻彭越軍,劉邦則領漢軍開始了對楚軍突擊,很快,漢軍并將戰線再一次推到了成皋一帶。如此,項羽在擊走彭越后又只得再次回師和劉邦對峙于成皋,如此數月,由于彭越軍堅持不懈的在楚軍后方破壞,導致楚軍上下士氣低沉,人困馬乏,所以這期間與漢軍作戰也均是無任何效果。 很快,齊國戰局明了,漢軍大將軍韓信全殲楚軍主力,聽聞此消息后的項羽也曾試圖與韓信溝通,希望其可以背叛漢軍,但不料韓信并未搭理,如此,楚軍敗勢已經是很明顯了。但項羽不甘,為了挽回敗局,其一方面責令楚軍大司馬曹咎繼續于成皋和漢軍對峙,只守不攻,以等待項羽歸來,另一方面則親自領軍向西進攻陳留,以防備漢軍主力劉邦與韓信東西夾擊。 然,人算不如天算,大司馬曹咎終究還是在漢軍的誘導下,率軍出擊,很快,楚軍主力便被漢軍再一次圍殲,至此,楚軍便從成皋一路向后潰退,而漢軍則是狂飆突進,直抵滎陽城下,如此,便是筆者開始說的那條記錄,海春侯大司馬曹咎戰敗,楚軍全線潰敗,而扼守滎陽的鐘離昧便因此遭到了漢軍的合圍。 而在這里,筆者需要強調的就是鐘離昧的位置。在項羽和漢軍對峙于成皋一線時,鐘離昧卻偏偏是在滎陽駐扎,無疑,再加上筆者之前所介紹的滎陽的那些背景,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鐘離昧此時在楚軍中的地位,高不高我們不知道,但重要性是肯定的,而且幾乎是作為楚軍最后一道防線的守衛者。但同時,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被漢軍包圍之下的鐘離昧部并未發生像曹咎那樣的慘敗,而是在得到項羽回師救援后,成功退走。好吧,其實上面這些也的確說明不了說明,只能勉強從側面說明鐘離昧此人在楚軍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能力都是相當不錯的。 下面,再說一條關于鐘離昧作戰的記錄,當然,這也是除了上一條外在史書中的最后一條有關鐘離昧作戰的歷史記錄了:
關于酈商的故事,筆者這里就不多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閱讀此篇:【西漢篇】不顯于外的漢初三大戰將之景侯酈商 總之,酈商作為漢軍將領中排名前十的虎將,其能力是肯定的,但即使如此,如上述記載,在鉅野之戰中,酈商只是因為和鐘離昧打的難解難分,而且還并非分出勝負,便因此在事后被加封四千戶的食邑,如此,或許當時酈商還有其他功績,可是既然史家在這里明確記載了,便足矣說明,酈商能夠和鐘離昧打成平手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已經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功績了。如此,在這里更是從側面再一次印證了鐘離昧在楚軍中的能力之強和地位之高,無論如何,都是當時人們所公認的,也是為史家承認的,只是可惜史家并未過多記載。 如此,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簡單的判斷出,鐘離昧就應該是楚軍中自從范增去世后,西楚陣營中除了項氏一族外的第一外姓大將。甚至,在筆者看來,在當時項羽在前方成皋與漢軍作戰時,將后方更關鍵的滎陽交給鐘離眛駐守,便說明了鐘離昧此時在楚軍中的地位,已經不僅僅是個將軍了,或許已經是西楚陣營中后期主政的一把手了,當然,這些也只是猜測,目前還未有任何證據可以直接證明。 最后,關于鐘離昧的結果,那基本上還是為很多人所知曉的。
就目前而言,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大將軍韓信與楚軍核心人物鐘離昧的關系匪淺。但,究竟二人的交情有多深,以及他二人到底是在楚軍之前就認識了,還是在參加楚軍之后認識的,這都已經是我們無法知曉的了,不過,既然大將軍韓信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庇護鐘離昧,便已經說明二人的關系確實很復雜。只是,大將軍韓信忘了一點,無論如何,鐘離昧的身份都太過特殊,所以,這也就為其帶來了災禍,當然,事實上就算沒有鐘離昧,我們的大將軍的好日子,也過不了多久了。
從上述內容中的記錄,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劉邦是非常怨恨鐘離昧的,如此也可以看出當年鐘離昧到底對于劉邦是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才會讓其如此怨恨。如此,劉邦一方面表示讓韓信立刻緝拿鐘離昧,而另一方面,則聽從陳平之策,發告諸侯,試圖以會獵南方的理由發動兵變,扣押楚王韓信。但很顯然,我們的大將軍對此卻一無所知,反而是因為劉邦的故弄玄虛,誤以為是因為鐘離昧的問題,所以,才引出了下面這一段意味深長的話:
其實劉邦來到南方,韓信也有點慫。所以,便有下面的人出了個餿主意,認為劉邦來此地的目的就是為了鐘離昧,所以建議韓信先殺鐘離昧以邀功,從而避免禍患。而韓信很顯然是不愿意和劉邦公開對抗的,所以就準備動鐘離昧。但,熟料鐘離昧卻說這樣的話:“目前漢軍之所以不敢明目張膽的進攻楚地,就是因為有我鐘離昧在此,而你若是要殺我以獻媚于劉邦,那么,我今日死,則你也必會不久后隨我而去。”而后的鐘離昧則又罵了韓信一句:“你是活不了多久的。”遂自殺。 關于韓信的選擇,我們這里不做探討,我們只談鐘離昧所說的這幾句話。可以說,這里面所隱藏的信息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即使是筆者之前,也僅僅是把鐘離昧當成了一個西楚政權的核心將領,但是,在這里,鐘離昧卻居然敢說這樣的話,即,只要有他在楚地,漢軍便不敢直接進攻,如此,請問這可能嗎?從之前我們掌握的信息來看,無論如何,劉邦要用奇謀扣押韓信,也都是因為韓信本身的能力和實力,可是這里的鐘離昧卻敢如此放言,請問他憑的是什么?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韓信也并未做出反駁,何況還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之說,既然鐘離昧已是必死,那又何必說如此之大話呢?請問為什么? 難道說,鐘離昧的身份還有我們無法猜透的嗎? 在這里,筆者不做任何直接的回答,而是用另外一條記錄來為大家提供一個方向,一個有可能是解釋鐘離昧真正身份的方向:
這是史書中太史公在記錄秦國秦始皇之前的歷史時的最后之言,其中,有三個字,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下,那便是終黎氏三字。在這里,這么多的姓氏,按照太史公的解釋是說,秦國先祖是以趙為氏,以贏為姓,而后子弟則因為分封之故,遂以封國為姓氏,如上述所列的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等,而這里的終黎氏便是其中之一。如此,很多人就或許要問了,那么這和鐘離昧有啥關系呢? 如此,請再看這一條記載:
如此,最后再需要大家知道的一點是,鐘離眛,他是復姓鐘離,單名一個眛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