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證:以“脈浮、頭痛、項強、惡寒為提綱”。 太陽傷風:(脈浮緩,頭項強痛,惡寒,發熱,兼自汗惡風) 桂枝30,白術15,山楂20,炙甘草15,生姜60。 注:汗多怕風的可以加淫羊藿20,怕風甚、脈浮甚的可以加天麻15。 太陽傷寒:(脈緊,發熱,惡寒) 注:桂枝30,蒼術15,山楂20,炙甘草15,生陳皮15,生姜60。 此法見汗則止,不可過汗。 太陽兩感證(傷風兼傷寒):(壯熱,煩躁,脈浮,脈緊) 桂枝30,蒼術15,炙甘草15,生陳皮15,法半夏20,淫羊藿20,生姜60。 太陽病各種尿證主法:(桂枝化氣行水法) 桂枝30,蒼術15,茯苓15,炙甘草15,淫羊藿20,生姜60。 蓄尿證: 桂枝30,蒼術15,茯苓20,法半夏20,炙甘草15,淫羊藿20,生姜60,肉桂15。 注:用上面的主法加重茯苓,加法半夏,目的是降濁生清。用肉桂目的是溫腎陽,助膀胱之氣化。 血尿證: 桂枝30,蒼術15,茯苓15,炙甘草15,淫羊藿20,生姜60,泡姜20或生蒲黃15。 注:寒重、脈緊用泡姜,尿熱用生蒲黃。 蓄血癥:(既尿血又逼脹,不出來) 桂枝,蒼術,茯苓,石菖蒲,玄胡索,炙甘草,法半夏,生姜。 癃閉證:(小便不通) 桂枝30,蒼術15,茯苓15,炙甘草15,淫羊藿20,生姜60,肉桂15-20,石菖蒲20,海金沙15-20,菟絲子20。 注:目的為溫腎陽,祛膀胱太陽經之寒,助膀胱氣化,開膀胱之陰竅,實際上也通了三焦。這樣癃閉就可以減輕,減輕以后再用西砂仁使腎氣升起,助膀胱三焦氣化,使水濕能順利排泄。 陽明病:以“胃家實”為提綱。 太陽陽明兼證: 桂枝30,蒼術15,藿香15,厚樸15,白芍15,茯神15,炙甘草15,淫羊藿20,生姜60。 注:無汗用蒼術,如果惡風、有汗的蒼術就換為白術。方中加白芍主要降肝脾之實凝,使氣機暢通。假如少陽癥已經涉及到胸脅痛可以加公丁香、吳茱萸、玄胡索。 少陽病:以“口苦、咽干、目?!睘樘峋V。 少陽證: 桂枝,白術,茯神,法半夏,小茴香,青皮,炙甘草,生姜。 注:如果涉及三陰可以加附片60-80,根據陽虛的情況來定。 太陰病: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為提綱。 太陰證: 附子桂枝建中法(太陰本證) 附片,白術,茯神,桂枝,山楂,炒麥芽,西砂仁,淫羊藿,炙甘草,生姜。 理中法(太陰經證) 附片,白術,肉桂,補骨脂,淫羊藿,炙甘草,生姜。 注:如果牽涉到膽與陽明我們可以根據辨證加小茴香、公丁香。 太陰陽黃證: 桂枝,白術,茯苓,茵陳,小茴香,白芷,炙甘草,生姜 注:如果燒很重,就加厚樸。 太陰陰黃證: 附片,桂枝,白術,茯苓,茵陳,小茴香,白芷,炙甘草,生姜。 少陰病:以“脈微細,但欲寐”為提綱。 少陰證: 四逆湯加減方 真武湯 附子白術湯 麻黃細辛附子湯 桂枝法加附片 厥陰病:以“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為提綱。 厥陰證: 附子,蒼術,茯神,桂枝,小茴香,當歸,公丁香,西砂仁,淫羊藿,炙甘草,生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