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8天,總之就是下星期就考試了,是生是死真的隨緣了,一年以來走到現(xiàn)在了,真的沒啥好說的,大家各自安好吧 話是這么說,畢竟會不會答題啊,能不能破題啊這些,說句打擊人的話,真的已經差不多定型了… 還有一個星期,大概率是救不起這些東西了 不過??!不過??!一些超級基礎的知識點!真的還可以救?。“俜种陌傥迨目梢跃劝?!如果考了就是送分的知識點真的可以救!還有就是這些知識點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救人一命!給你一個清晰、簡單且明白的思路?。∵@就是今天俺要給大家講的「傳播學教程」。 * 本來今天班某我是要給大家講一下新聞采寫的…但是真的有一點無從下筆…那就留給花花或者是后天的我吧… 今天的思路是對傳播學教程中的俺認為值得再背一遍的內容進行梳理,從第一章到第十四章,俺會把必背的知識點羅列出來(具體的內容可能略寫,可能也不寫,畢竟大家手上都有書本),以及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可能的考點+應用點。 當然也要提醒大家,考點這個東西千變萬化,俺也不是出卷老師,所以只能是寫一些所謂的「一家之言」,大家也還是要綜合自己今年一年的學習來補充的喔! ?? 本篇推送食用指南 ?? ?? 這篇推送的目的是把《傳播學教程》中的考點進行一個劃分,從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一一摘選出相應的知識點。(主要針對專業(yè)碩士) ?? 大家需要做的是拿著這樣的一份「知識點關鍵詞」去書本里把相應的知識點框定出來,然后去背誦(這是最基礎的,背誦拿分);如果想要進一步有所提高的話,最好就是能夠讓這些知識點給你更多的指引,比如要清晰地知道議程設置、沉默的螺旋、框架效果、培養(yǎng)理論是涉及大眾傳媒對于公眾認知層面影響的,那么遇到類似「新聞機構如何構建現(xiàn)實社會」、「請用傳播學理論分析輿論引導」這樣的考題的時候,能夠快速反映出相關的知識點。 ?? 這份推送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大家不要在基礎分上丟分,而且最好能夠給予各位在思考一些問題的時候以更多的答題框架和思考維度! - 你不重視就馬上走的很安詳?shù)恼鹿?jié) ?? 第二章 第二節(jié) 從口語傳播到電子傳播時代,這一節(jié)看起來根本就不值一提對吧,但是一旦題目考到,從人類傳播的角度分析xx,請你分析媒介技術對于新聞業(y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影響…你馬上一臉懵逼…這一節(jié)的學習的目的就是記住口語傳播到電子傳播的幾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中的媒介技術演進的特點及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繼而,你最好是在腦子里構建一下,這些媒介技術對于新聞業(yè)的影響,新聞業(yè)是如何在這些階段里發(fā)展的。了解了這個里歷史延展線之后,這類題真的百考不倒。 ?? 第三章 第一節(jié)到第三節(jié)(哦,總共就三節(jié) 從符號到意義,到賊經典的象征性互動理論(符號互動論),你但凡哪一個概念不會,這個概念就會考到你奶奶都不認識你。不要說現(xiàn)在新傳考研不愛考基礎知識,但凡考了一個問你“象征符”的意思,你還就真的要叫爹。所以這一章要好好背,挑出重點的知識點來背是最好的。(具體看下一部分!)當然,這一部分的知識點還能夠幫助大家做點別的事情,比如問你新聞為什么會出現(xiàn)誤讀,你馬上:因為符號意義的曖昧性。這不就完了嗎!還有啥不會?。ň唧w看下一部分) ?? 第四章 這章真的就兩個作用:1、防止直接出題問你什么叫做xx傳播模式,你就別又在考場上喊爹,你喊爹地都沒得用;2、用作思考傳播過程的框架,比如問你新聞生產中受到的權力制約,哥哥姐姐妹妹弟弟們啊,我馬萊茲克求求大家看我一眼啊!又如果問你,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大眾傳播形式的變化,我滴個乖乖,我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給您跪下了?。∧陀眠@個框架去思考一下行不行呀! 你們天天就曉得5w傳播模式,你們倒是看看別的傳播模式能夠給你們提供的答題思路啊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們喲! ?? 第五章、第六章第一二節(jié)、第七章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第三點 這三章里,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百分之四百六十是第七章…其實第五章第六章就是一些必背的知識點(重要性的話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人內傳播(組織傳播是什么不知道直接忽略吧)),真正比較考的多的是第七章,包括大眾傳播的定義和功能以及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和第二章第二節(jié)一樣的大眾傳播的發(fā)展過程。這個發(fā)展過程真的也是思考很多東西的維度,從大眾報看到電報、電影、廣播、電視、網絡,這一連串的流程是很多同學思考大眾媒介vs新媒介的基礎的思維框架。但是我們之前很多想的都只是報紙+廣播+電視vs新媒介,其實還有電報+電影也可以成為重要的思維方向。 ?? 第八章第二節(jié)、第九章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 這兩章是不是看起來只有麥克盧漢的“媒介即訊息”比較有意思?錯錯錯!這兩章加起來真正要告訴我們的答題要領是!新聞業(yè)的控制問題!就是5w研究中的控制問題!這個控制的話,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類似于新聞生產中的影響因素、新聞業(yè)當下/未來發(fā)展(里面也應該提到控制因素)、新聞客觀性的危機、調查報道的困境(新聞生產中的影響因素);或者是類似探討當下的商業(yè)平臺+新聞業(yè)的融合帶來的影響等等,只要是涉及新聞業(yè)受到外在力量的影響的問題,或者是新聞業(yè)的倫理危機,都可以從控制研究的角度進行思考——是不是在新聞場域中有其他的因素對新聞生產的過程施加壓力,以影響了新聞生產的正確性。 ?? 第十章的第一節(jié)和第四節(jié) 第十章里有幾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比如大眾社會理論、使用與滿足之類的(具體看第二部分),當然很重要的一個點就是幾種受眾觀,這幾種受眾觀其實就代表了新聞媒體給自己的定位——社會責任的承擔者、商業(yè)利益的獲取者。其實這一章里最重要的是第一節(jié)和第四節(jié),中間的兩節(jié)可以再過一遍,甚至是直接忽略,因為確實有點老了!現(xiàn)在愛考的是當下新聞業(yè)的受眾觀(肯定是向用戶轉變啦!) ?? 第十一章第二節(jié)到第十二章 第十一章最重要的是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的話主要重視一下霍夫蘭的說服實驗研究中的幾種對于傳播效果的影響因素就好了! 至于第十二章,姐姐妹妹弟弟哥哥們??!大功夫大功夫啊!背背背背! ?? 第十三章 這一章就背幾個關鍵詞吧?。ň唧w看第二部分)其他真的沒有什么能夠答題貢獻的了。 ?? 第十四章 麻煩看這幾篇推送然后撕掉這一章謝謝。 ?? 第十五章 不考研究方法的麻煩撕掉這一章謝謝。 ?? 總結:重要性按排序遞減!先背! 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幾個效果理論很重要) 第十三章(國際傳播/跨文化傳播/對外傳播不考不是人,但是書上沒有很多考點) 第十四章(主要看推送,反正是很多知識點可以用?。?/span> 第八章第二節(jié)、第九章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控制研究是一個答題思路!) 第四章(思路思路?。?/span> 第三章(概念/背誦/思路) 第十章的第一節(jié)和第四節(jié)(概念/背誦) 第五章、第六章第一二節(jié)、第七章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第三點(概念/背誦/思路) 第二章 第二節(jié)(思路!) - 從開頭到結尾都要背會的知識點 這里其實就是給大家一個關于傳播學基礎知識的框架,一!你們用來查缺補漏!大部分的這些知識點都是可能考察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除了像是效果理論這種比較有可能考到一些論述題之外。二!是用來給自己的最后一段時間加強信心的!你們已經很厲害了!從一無所知到現(xiàn)在覺得傳播學教程已經是基礎知識了!所以最后的考場也一定一定沒有問題! ?? 第一章 傳播+傳播的特點:你學傳播學的你不會傳播真的不可以 雙重偶然性、傳播隔閡、傳播障礙:越簡單的越是考了你就暈 ?? 第二章 口語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的特點和意義 古登堡:他是誰你不知道真的掉頭! 信息社會:這個概念看起來有點老了,那你就順帶背一下后工業(yè)社會 ?? 第三章 符號的定義 能指和所指 符號的分類:1、信號和象征符(二者的區(qū)別) 2、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體態(tài)符號、語言的伴生符、物化/儀式化/程序化的符號) 符號的基本功能 意義的定義 意義的分類:(明示性意義、外延意義、指示性意義) 意義的曖昧性:(為什么意義具有曖昧性) 傳播過程中的意義:這個點和意義的曖昧性均可以用來解釋編碼和解碼過程中的意義的誤讀的問題 象征性社會互動(符號互動論):知道概念定義即可(運用的話就是隨機應變,理論上只要涉及交流/傳播的都是存在符號互動,都可以想一想。) 共通的意義空間 ?? 第四章 拉斯韋爾的5W模式:一個天天都要被用到的答題框架 香農-韋弗模式:注意一個反饋框架綜合到5w里面去 奧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環(huán)模式:這是一個人際傳播的模式 施拉姆的大眾傳播過程模式:這是一個對于大眾傳播的適用模式,但凡涉及到大眾傳播思考都可以用 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 賴利夫婦的傳播系統(tǒng)模式:注意,它代表的是,大眾傳播(新聞業(yè))并非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系統(tǒng)相互依存的,注意這個和現(xiàn)在的新聞業(yè)的融合趨勢是非常相關的。 馬萊茲克的大眾傳播過程的系統(tǒng)模式:把關!新聞生產過程的影響因素!給我記! 日本學者那個模式不要管! ?? 第五章-第六章 主我+客我理論 自我互動理論 內省式思考 基模理論 人際傳播的特點+人際傳播與自我表達:記這個點是防止考到類似于對比前互聯(lián)網時期的人際傳播(就是這里說的)和當下移動互聯(lián)網的人際傳播的不同。 群體的本質+群體的社會功能: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中講的最多的就是圈層、就是群體,那么這些內容可以給大家思考社群也好,粉絲群體也好,這樣的一些內容的時候有所幫助。 群體意識、群體規(guī)范、群體壓力:講到一些以群體出發(fā)的活動,比如飯圈出征,這是今年的一個很重要的網絡群體性事件。包括一些網絡暴力,只要是涉及網絡群體的均可以從群體傳播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考量。 集合行為的定義及產生的條件:現(xiàn)在這么在乎網絡群氓、烏合之眾的時代,集合行為真的有可能直接出現(xiàn)一個考點orz 群體暗示+群體感染+群體模仿 謠言、流言:網絡謠言(網絡假新聞)是現(xiàn)在的一個關注焦點!必考! 奧爾波特的謠言公式 ?? 第七章 大眾傳播的定義+特點:分析一個東西是不是大眾傳播的時候可以用,比如題目問,互聯(lián)網是不是大眾傳播;或者是考察到,題目提到以大眾傳播為論述/分析對象的時候,你首先必然要先知道什么叫做大眾傳播。 大眾傳播的社會功能:拉斯韋爾的三功能;賴特的四功能;施拉姆增加的經濟功能;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的正負功能。(說到底其實就是四功能+經濟功能+正負功能) 輿論產生的四個階段:必背必背!我的天!傳播學教程里竟然還有這等好東西!以后答輿論題真的不用愁!答題思路來了!比如如何進行輿論引導,必然就是在輿論產生合意前介入呀!然后還有就是對于當下輿論環(huán)境的認識,就從輿論產生的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呀!輿論合意難以達成,群體認知分裂啊之類的,都是問題呀! 電子烏托邦 擬態(tài)環(huán)境 信息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化 沙發(fā)土豆人 ?? 第八章 媒介和媒體的區(qū)別:看一下吧,萬一出了一個辨析? 媒介即訊息:我暈,這個考點誰不背誰真的走的很安詳。不僅直接問你媒介即訊息什么意思,還叫你結合xx技術來探討媒介即訊息的內涵。 媒介即人的延伸、冷熱媒介、地球村:反正理論很好用就是了,這個都不用我多說了! 把關人理論:誰提出的、內容、缺點、發(fā)展(把關標準的發(fā)展) ?? 第九章 大眾傳播過程中的控制因素:政治、經濟、受眾(記得展開去記里面的內容) 極權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社會責任論、民主參與理論:這四個理論最好用的就是社會責任論和民主參與理論,但凡你要說媒介應該承當相應的公共責任,你就把社會責任論里哈欽斯委員會的那一套說辭拿出來,這叫專業(yè)權威背書。然后但凡你要贊美現(xiàn)在的新媒介給受眾提供的傳播資源,你就拿出民主參與論進行歌頌。 施拉姆等人提出的《報刊的四種理論》:其實第二點的那四個理論不怎么考,真正要考就這個東西比較容易考! ?? 第十章 大眾的概念和特點 大眾社會理論:提出的原因+具體內容+評價 受眾的傳播權利:傳播權、知曉權、媒介接近權 使用與滿足:其實這個理論近年來真的考的少了 ?? 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魔彈論 傳播流理論 《人民的選擇》:政治既有傾向、選擇性接觸、意見領袖、兩級傳播 創(chuàng)新與擴散理論 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論” 休眠效果 議程設置、屬性議程設置 沉默的螺旋 培養(yǎng)理論 框架效果 第三人效果 知識溝/數(shù)字鴻溝(數(shù)字鴻溝今年真的必考?。?/span> ?? 第十三章 國際傳播、全球傳播的定義 新世界信息秩序 信息主權 文化帝國主義 - 你如果不會建議馬上棄考的知識點 灰色表示:名詞解釋考察可能性大 黑色表示:簡答題、論述題可能性大 魔彈論 傳播流理論 《人民的選擇》 政治既有傾向、選擇性接觸、意見領袖、兩級傳播 創(chuàng)新與擴散理論 克拉帕的“有限效果論” 休眠效果 議程設置、屬性議程設置 沉默的螺旋 培養(yǎng)理論 框架效果 第三人效果 知識溝/數(shù)字鴻溝 國際傳播、全球傳播 新世界信息秩序 信息主權 文化帝國主義 把關人 媒介即訊息(我差點達成沒????訊息…我服了 大眾社會理論 擬態(tài)環(huán)境 信息環(huán)境的環(huán)境化 大眾傳播的功能 主我+客我理論 自我互動理論 內省式思考 基模理論 群體意識、群體規(guī)范、群體壓力 集合行為的定義及產生的條件 群體暗示+群體感染+群體模仿 謠言、流言: 象征性社會互動(符號互動論) ?? 最好是有進一步的專題整理的: 意見領袖:意見領袖的特點及其在新媒體環(huán)境的變化 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運用創(chuàng)新擴散理論分析xx的走紅 議程設置:新媒體環(huán)境下,談談議程設置的適用性及其變化 沉默的螺旋:從沉默的螺旋理論談談輿論的社會控制功能 培養(yǎng)理論: 框架效果:議程設置、框架、鋪墊效果的區(qū)別 第三人效果:請論述第三人效果理論及其影響因素 知識溝/數(shù)字鴻溝:知識溝理論和形成差距的原因 國際傳播、全球傳播:考點太多真的必考 把關人:結合把關人理論談談網絡輿論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海量信息的環(huán)境下,把關人的角色也被消解了”,你是否同意這一說法,結合新聞傳播理論陳述你的觀點; 媒介即訊息:從今日頭條、算法新聞、VR新聞、沉浸式新聞體驗中任選一例談一談你對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的理解。 集合行為:集合行為產生的原因 謠言流言:用相關知識分析謠言產生原因 結 語 以上的內容當然是班班俺自己根據(jù)以往的對于試題的研究的經驗得出的一些結論,但是也不代表就是完全百分百的正確(謙虛謙虛低調低調)。所以你們也需要結合著自己的復習情況,本篇推送也算是給大家的一點點參考! 我覺得傳播學教程到這里就差不多了。 你們不用覺得,我要我覺得就好了。 晚安! 晚 安 啦 ![]() ![]() ![]() 文科研究生最愛の裝逼詞匯![]()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