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輸得比第一次更慘。一戰停戰時德軍還在境外,二戰德國卻被全境占領。這回,驕傲的德國人再沒有借口說什么“匕首神話”了。 另一方面,二戰中德國大批屠殺猶太人、虐殺斯拉夫人和戰俘等罪孽,自然是必須得到懲罰的。納粹頭目們惡貫滿盈,也就一了百了。可是整個德意志民族,卻必須為他們過去犯下的罪孽買單。 現在整個德國的命運,完全交給了蘇美英三大戰勝國。最初,這幾位老大一心想把德國徹底拆散掉,部分領土由法國等吞并,其他的成立幾個獨立國家。但是真等到德國投降之后,三巨頭之間的矛盾也就逐漸激化了,他們紛紛考慮起以后的事兒來。 蘇聯領袖斯大林發現,要是拆掉德國對自己沒啥好處,反而會增強西方的實力。他就發表宣言,說俺們蘇聯只反對法西斯,不反對德國人民,不能滅了德國。 美國和英國呢,他們也擔心沒了德國,蘇聯的大軍就可以長驅西歐。與其如此,還不如在中歐保留一個德國,給蘇聯使個絆子。 這么著,三巨頭各懷鬼胎,讓德國逃過一劫,避免了被分解的厄運。 雖然國家不被分解了,但割地賠款是不能免的。二戰后蘇聯趁機把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的領土收回,但這些領土一戰前是屬于波蘭的。為此,蘇聯挖別人的肉,補自己的瘡,從德國東邊割讓領土,補償波蘭的西邊。這樣,波蘭整個國家向西平移了一截,最終吃虧的是德國。曾經是德意志核心的普魯士地區,變成了外國的地盤。1200萬住在東部的德國人被迫離開家園,變成難民。 東邊領土被波蘭搶走了,剩下的地盤則要被外國軍隊占領。美、蘇、英三國軍隊準備各自從德國劃一塊駐軍,后來戴高樂也死皮賴臉地參加進來,為法國爭得了駐軍權力。于是四國各自占領德國的一部分。蘇軍占領德國東部,人口1700多萬;美軍占領南部,人口2200萬;英軍占領北部,人口1700萬;法軍占領西南部,人口600萬。德國首都柏林位于蘇占區內,但同樣劃成四塊,由蘇美英法各占一塊。 工廠設備被拆走,工農業產品被運走,戰火廢墟上的德國人忍饑挨餓,許多女孩子為了弄到一點食物和用品,就主動勾搭盟軍士兵。對德意志民族而言,這真是數百年來未曾有過的慘景。 經過浩劫的德意志民族,開始反思,為什么一個優秀的民族會跟隨希特勒這個魔王,走上反人類的不歸之路?這種誠心誠意的自我檢討,讓德國人真正懺悔,消除民族意識中的納粹殘余,并尋求世界的原諒。 除了反思懺悔,大家還在思考,未來德國走怎樣的路?有人主張跟隨蘇聯的旗幟,有人主張應該抱緊美國的大腿,還有人覺得德國應該獨立于美蘇之間。問題是,這事兒不由德國人自己決定啊! 原本,這四大強國說得好好的,占領德國嘛,只是暫時性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德國人民把這塊土地上的納粹殘余消除掉,順便收點戰爭賠款。等納粹殘余消除干凈了,賠款收夠了,自然會一起撤軍,還德國人民一個民主統一的德國。 可是還沒等哥幾個把納粹殘余消除干凈呢,他們自己先鬧翻了。蘇聯帶著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美國帶著西歐的資本主義國家,兩家開始了對峙,都想把對方打壓下去,自個來領導世界潮流。這么一來,雙方各占著的德國土地,誰也不肯吐出來,都忙著在這一畝三分地上扶持自己的勢力。 1948年2月,美英法三國占領的德國地區合成一塊,并且不顧蘇聯的反對,開始緊鑼密鼓地策劃先建立一個國家再說。西邊的德國人開始還不太熱心,覺得咱們要是扔下東邊的兄弟們自己建國了,那咱德國豈不是分裂了嗎?美國人哄他們說,沒關系,只是暫時建國,以后會還給你們一個統一德國的。英法美還把自己占領的柏林市區也合成一塊,稱“西柏林”,并開始發行貨幣。 蘇聯為此大為不滿,出兵封鎖了西柏林,美國則出動載有原子彈的B-29轟炸機作為威脅。兩家像兩條惡狗,相互瞪著眼呲著牙,可還是沒膽量撲咬。這就是第一次柏林危機。 這期間,西德的建國大業已經搞得如火如荼。 納粹德國崩潰后,在德國西部,有著悠久歷史的社會民主黨重建了,繼續作為代表工人階級的左派。工商界精英建立了自由民主黨,代表資本家利益;而戰前的天主教中央黨成員,則建立了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兩個黨(合稱聯盟黨),作為傳統的保守政黨。共產黨雖然也在西部重建,但因為其支持蘇聯的政策,使得英法美占領軍和西德人都視其為洪水猛獸,支持率很低。 1949年8月聯邦議院大選,聯盟黨和社民黨激烈對K。聯盟黨主張市場經濟。社民黨主張計劃經濟,并且主張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中立于美蘇之間,反對全面倒向西方。平心而論,社民黨的主意有點太理想化了。 最終,在西德首屆議會的402名議員中,聯盟黨139席,社民黨131席,自民黨52席,共產黨等3個黨各10多席,其余小黨和無黨派人士31席。聯盟黨以微弱優勢贏得首屆大選,并與自由民主黨聯合組閣。70多歲的聯盟黨人阿登納(1876-1967)當選為總理(實權元首),自民黨主席豪斯當選總統(象征意義的國家元首,實權較少),社民黨則成為主要在野黨。 至此,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正式成立。德國分裂的第一步邁出了。 之前蘇聯一直高舉“支持德國統一”的旗號,反對兩德分別建國。但這不過是為了爭取人心的嘴炮。眼看西德已經建國了,咱要不跟著建國,豈不變成名不正言不順了?于是蘇聯一邊譴責西方三國企圖分裂德國,一面加緊東德的建國步驟,選出了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通過了憲法。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正式成立。 二戰后,德國東部也建立和恢復了共產黨、社民黨、自民黨、基民盟等政黨。共產黨和社民黨后來合并為“統一社會黨”,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為東德的執政黨。東德建國時,人民代表大會是預先給各黨派團體分配名額。其中統一社會黨占25%,統一社會黨領導的群眾社團占30%,其他幾個黨派總計45%。因此統一社會黨成為領導團體。統一社會黨主席皮克當選為總統。 這樣,兩德對峙的局面終于出現。 兩個德國的出現,標志著部分德國人“統一建國”“中立于美蘇之間”的夢想徹底破滅。從此,德意志民族開始了長達40年的分裂狀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