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韋東奕這三個字頻頻出現在公眾的視線中,北大的網紅老師“韋神”——韋東奕因其強悍的數學天賦、樸素的外形特點給人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林黛玉——有人覺得林黛玉才華橫溢,有人覺得林黛玉缺少體育鍛煉,有人覺得林黛玉太過脆弱…… 同樣,一百個網民的眼中就有一百個韋東奕的形象:有人覺得韋東奕的顏值存在短板,有人比較看重韋東奕的數學天賦,而我更關注這位北大老師韋東奕上課之時的一舉一動。了解過不少韋東奕上課的情景,我發現韋東奕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幾乎很少與學生互動過,板書的時候,他全神貫注地板書,根本就沒注意到下面的學生到底有沒有在認真聽課。 遇到這種專業性極高的老師,我覺得學好數學不僅僅需要興趣,更需要天賦,如果你是數學方面的學困生,那么你看北大韋東奕的板書就很可能如同在看天書,你能看懂“韋神”講解的下面這道題就算我輸—— 我把這道題發給一名律師朋友,他說這是理函散揚米論的論證,第六步中的Mf(x)的散揚米解析過程,一看就是用的散揚米定理。感覺他說得好專業的樣子,不曉得他說的內容到底是不是對的。不過,我問了其他中小學階段的數學老師,他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看不懂。“我高數、線性代數都學了,大部分數學知識現在都還給當年的老師了,但韋東奕老師的板書,我還是看不懂。”一名普通大學本科畢業生看到韋神的板書后依然一臉懵逼。 為何北大老師韋東奕在上課的時候很少與學生進行互動呢?我覺得原因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韋神”的課,懂者自懂,懵者自懵。 聽得懂“韋神”這種高大上的課,就算韋老師沒和學生互動,學生也會專心致志地聽講,特別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數學方面的超級學霸,上課期間韋東奕老師就算沒有提問,就算沒有和他們互動,他們自然都聽得懂,學好數學確實需要天賦。但是,如果你是數學方面的學困生,那么韋老師就算耗盡“洪荒之力”和你互動又如何?聽“韋神”所教的高大上的數學課,自然是“懂者自懂,懵者自懵”。 另一方面,韋東奕自己本身不擅長和學生互動。 通過媒體對韋東奕的采訪,我們不難看出,韋神其實是一個不善言辭的老師,他這種牛人應該和陳景潤極其相似:在數學領域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詣,但他們都是在語言表達存在瑕疵,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短板。所以,我們會發生,韋東奕在上課的時候,特別是在他板書的時候,他都是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地板書,而并非一邊板書一邊和學生溝通。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哪個層次的老師,不管是中小學教師還是大學老師,不僅要做到學識淵博,還要盡可能以學生聽得懂的話語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讓大部分學生都能聽懂老師所講授的內容,這是教師行業的特殊性所決定的,你認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