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輔,即內閣中位列第一的輔臣。在明代,“首輔”是對內閣大學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稱,與內閣”次輔“、”群輔“相對。 嘉靖、隆慶與萬歷初年,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之權最重,主持內閣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擬權,次輔不敢與之抗衡。 在內閣之外,內閣首輔也已成為文臣之首,并能有力地影響六部。 明代時期,河北省大部分屬直隸,其中官至內閣首輔的有6人,分別如下: 一、曹鼐 時間:1446年-1449年 任期:3年1個月 曹鼐(1402年-1449年9月1日),字萬鐘,號恒山。北直隸寧晉縣(今邢臺市寧晉縣東王里村)人。明朝初年名臣,狀元宰相。 宣德元年(1426年),曹鼐中鄉試第二,任代州訓導,改派江西泰和縣典史。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年)成癸丑科狀元,初授翰林院修撰,后充經筵講官。正統五年(1440年),因楊榮、楊士奇舉薦,進入文淵閣,參預機務。累進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正統十二年至正統十四年間(1447年-1449年)為內閣首輔, 曹鼐在內閣供職十年,“明敏爽朗,臨事果斷,能言善辯,為一時之名臣。 正統十四年(1449年),曹鼐隨英宗親征,于土木之變中為國殉難。明代宗繼位后,追贈榮祿大夫、少傅、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謚號“文襄”。英宗復位,加贈太傅,改謚“文忠”。 曹鼐墓 二、劉吉 時間:1487年10月—1492年8月 任期:4年10個月 劉吉(1427-1493年12月24日),字祐之,號約庵。 博野縣(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縣大程委村)人。 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曾參與編撰《寰宇通志》、《大明一統志》、《英宗實錄》等典籍,并曾為明英宗及其太子朱見深講讀經史。朱見深繼位后,漸受重用,成化十一年(1475)成為內閣成員。明孝宗即位后,出任內閣首輔。弘治五年(1492)告老還鄉,一年后去世。 贈加官“太師”,賜謚號 “文穆”。 沈保平飾演劉吉劇照 三、李時 時間: 1535年4月—1538年12月 任期:3年8個月 李時(1471年—1539年1月5日),字宗易,號序菴 。任丘(今河北滄州任丘)人。 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授編修。正德中,歷侍讀、右諭德。世宗嗣位,遷侍讀學士。嘉靖三年(1524),擢禮部右侍郎。嘉靖十年七月,加太子太保,后屢加至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1535年成為首輔,嘉靖十七年卒于官,贈太傅,謚文康。 四、黃立極 時間:1626年9月—1627年11月 任期:1年2個月 黃立極(1568——1637),字石笥,又字中五,號我范。明直隸元城(今河北大名營鎮鄉黃莊村)人。萬歷三十二年進士,累官少詹事,禮部侍郎。明熹宗即位后,成為魏忠賢的親信,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擢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預機務,旋晉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次年遷武英殿、建極殿大學士,為首輔。 崇禎帝即位后,黃立極以交結近侍減等革職。崇禎十年(1637年)去世,年七十。 五、成基命 時間:1630年3月—1630年9月 任期:6個月 成基命(1559—1635),字靖之,號毖予,大名(今屬河北邯鄲大名)人。 萬歷三十五年(1607)進士,經庶吉士,歷任司經局洗馬,署國子監司業事、少詹事。累官至禮部右侍郎兼太子賓客,改掌南京翰林院事。 崇禎元年(1628),成基命任吏部左侍郎。 二年(1629)十一月,基命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崇禎三年(1630)三月,成基命成為過渡首輔,六月成基命接連受到攻擊,指斥其在袁案中委卸避事,有欲將其牽入的跡象。成基命感到大勢已去,為保全自身,當年九月即致仕。 崇禎八年,基命在家中去世。贈少保,謚號文穆。 六、李標 時間:1630年1月—1630年3月 謚號:2個多月 李標,字汝立,號建霞,北直隸高邑縣(今石家莊高邑)李家莊人。1607年(明萬歷三十五年)丁未科舉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子府屬官、右春坊右贊善、詹事府少詹事、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1627年(天啟七年)十一月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1630年李標為首輔,累加少保、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同年三月辭官回鄉。 六年后,李標去世,明廷贈少傅,謚文節。 注: 本文中的月份為農歷月份。 以上便是河北籍的明代首輔,其中兩位姓李的為李時和李標。地域分布在保定、滄州、石家莊、邢臺、邯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