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遠古時代就有了自己獨特的音樂。經過歷代不斷發展演化,聲樂藝術也得到了一定發展。音樂藝術作為人類社會最早誕生的藝術形態之一,從最原始的勞動號子到現代的聲樂題材,演唱形式和技巧豐富多彩,不論是原始歌唱還是現代演唱功能多重性,聲樂藝術都圍繞著人們的生活不斷地發展著。隨著聲樂藝術發展涌現出了一大批的中國優秀歌唱家,他們的演唱改變了傳統的演唱模式,結合歌唱技巧,給觀眾提供輕松的審美體驗,歌唱家范競馬就是其中典型之一。 一、范競馬的藝術之路 范競馬,中國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之一,1957年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范競馬的父親酷愛西洋歌劇,家中存放七十六轉的老唱機和眾多老唱片,而這些唱片大部分都是卡魯索等意大利歌唱家的唱片,他從小深受影響,為日后歌唱藝術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礎。范競馬在初中時喜歡上繪畫和小提琴,提琴的啟蒙老師便是他的父親。初中畢業后,范競馬步入社會,一邊打工,一邊繼續練習拉小提琴和拜師學習繪畫。范競馬天生擁有一副好嗓子,他從最基層的生產隊宣傳隊起家,后被大隊、公社、文工團等層層提拔。1976年范競馬被西昌地區話劇團選中,在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中飾演工人,成為該團的一名話劇演員,他的音樂知識、藝術修養在話劇團工作過程中得到了很大提高。 1977年范競馬在全國高校招生統考中成為四川音樂學院唯一錄取的學生,師從蘭幼青,在蘭幼青老師指導下,聲樂演唱水準進一步得到了提高。1982年,范競馬順利畢業,并以優異成績留校任教。1984年,范競馬在參加全國首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過程中,獲得美聲組第二名,給予范競馬極大鼓勵。之后,范競馬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進修班,師從沈湘教授,在中央音樂學院將近四年學習中,演唱技巧進一步得到提升。1988年,范競馬應葡萄牙政府邀請,去澳門出演威爾第歌劇《茶花女》中阿爾弗萊德一角,大獲好評。1988年,范競馬前往羅馬,師從貝爾岡齊,開始了他在羅馬的學習生活。1991年下半年,范競馬走上了職業歌唱家道路,與經紀人隆巴爾多簽約,歌劇《浮士德》《唐.卡洛》《卡門》《波西米亞人》《茶花女》等40余部歌劇在歐洲、北美、亞洲、俄羅斯和非洲成功上演。2003年11月2日晚,范競馬在美國華盛頓肯尼迪音樂大廳里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首位華人歌唱家音樂會在美國著名藝術殿堂成功舉辦,完美歌唱演繹得到了美國聽眾贊賞和認可。2006年范競馬參加了文化部春節晚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