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2年秋末冬初,蕭瑟初寒中,詩人王維去往四川游歷,途經陜西鳳縣時,沿青溪而行,景致宜人,撩動心境,寫下了一首《青溪》。 今天讀來,這首詩可以稱為小學生學寫風景類作文的范本。 一 原作《青溪》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二 字詞注釋: 01 言:無義,發語詞(放在句首的語氣助詞)。 02 逐:循、沿。 03 趣途:趣同“趨”,前行的路程。 04 漾漾:水波動蕩的樣子。 05 菱荇:水草,菱指菱角,荇指荇菜。 06 葭葦:蘆葦。初生的蘆葦叫葭,長成后叫葦。 07 澹:安靜。 08 盤石:大石。 09 將已矣:將以此終其身。 三 作者與作品介紹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且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就是王維的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 這首詩借頌揚美麗的青溪景色,來抒發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閑。同時,寫出了青溪的喧鬧與沉郁,活潑與安祥,幽深與素靜,讀后令人非常向往。 四 寫景文的4個技巧 從王維的這首詩作中,我們可以領悟到寫景作文的關鍵技巧,可以說,想寫好風景、游記,不僅要在字詞句上下功夫,細琢磨,更要注意這4個技巧與方法:
王維路過青溪,才能寫出如此美而不俗的詩作《青溪》,這也告訴我們,不管是自然景點,還是人文景點,小學生在寫景作文的材料選擇上,一定要選擇自己親身去過的,有比較深的記憶的,只有這樣的地方,才能寫出自己的親身感受,也才能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要提醒我們家長的是,要多給孩子創造感受自然的機會 。不僅要利用節假日和空余時間,要多帶孩子去游覽祖國大好河山,也要利用休息日帶孩子多做戶外活動,去公園、動物園,甚至小區附近的小公園去散步,在戶外可以摒棄一些學習、手機的干擾,家長可以與孩子積極交流,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從小形成不死讀書,善于觀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潛移默化中可以促進孩子寫作能力的進步。
寫景文章的順序也是有方法的,小學生要寫好景物,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拿手的順序,一般來說,選擇時間、方位等順序寫作容易上手。根據順序,將景物劃分成不同的段落,文章就會顯得結構上層次分明,內容上豐富飽滿。 關于時間順序,比較容易理解:春夏秋冬,四時之景,各有不同,春綠夏熱,秋涼冬寒,白天陽光明媚,夜晚群星耀眼;童年的故鄉之景,少年時的故鄉變遷,都是不一樣的景象;就算校園里的那棵銀杏樹,每經一年,便會由綠到紅,再到落葉稀疏,經歷歲月浮沉,更是由細嫩樹苗,到參天茁壯。 另一個一定要熟練掌握的就是移步換景的順序寫法,移步換景指的是在描寫景物時,從一個場景轉移到另一個場景的寫法,特別適用于游記,比如王維寫青溪時,“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就是采用了“移步換景”的寫法:
站在不同的視角,看到的景象也是不同的。想要運用好移步換景的技巧,家長要鼓勵孩子在旅游或平時生活中多觀察,多聯想,將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作為素材記在日記本或素材本上,時常翻閱。
寫景作文中,不能一門心思地只寫風景,那只是客觀的景物,寫作的目的不是介紹它們,而是要帶著自己的情感和態度,把自己要表達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中,這就是借景抒情。 在《青溪》中,詩人筆下的青溪,是矛盾的,但又是統一的, 它既喧鬧,又沉靜,既活潑,又安詳,既幽深,又素凈,在不斷的流動中,表現出了盎然生氣,讀后令人油然而生喜愛和向往之情。更為重要的是,王維不僅是寫青溪,而且借青溪之“普通平凡”的特點,表達自己在仕途失意后,甘心淡泊的心情。 我們在寫作中也要時刻記住寫景的目的是借景抒情 ,融情入景,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比如:描寫校園里的向日葵,是為了贊美向日葵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鼓舞同學們在成長中不怕困難,努力進取;描寫祖國山河,更主要的是要抒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和自豪之感;描寫田園風光或家鄉美景,表達的則是內心深處的思鄉之情,等等。
要寫出風景的獨特之處,除了風景本身的特點外,自己還要善于發現更多的與眾不同的地方,這些才是你的作文能吸引別人之處。 《青溪》中就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 以總說句進行概括,再具體描寫,開篇“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對青溪的情況作了總的介紹,然后再接下來具體描寫溪水的各種聲姿。 動靜結合,有聲有色,“聲喧亂石中”,“喧”字造成了強烈的聲感,給人以如聞其聲的感受;“色靜深松里”,澄碧的溪水與兩岸郁郁蔥蔥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調幽美和諧;“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漾漾”描繪水的動態,“澄澄”描摹水的靜態。 這一系列描寫,聲色相通,動靜相宜,以動襯靜,寫出了青溪的恬淡素雅的意境之美,也就青溪風景的獨特之處。 小學生在寫景時,也要注意多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嘗試動靜結合,抓住景物中的聲、色、味來細致描繪,寫出獨具特色的景物類作文。 最后,在小學3年級以的作文寫作中,游記類作文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圍繞以上介紹,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青溪》,感受詩人王維在一千多年前的所見所感,再將它改寫成一篇《青溪游記》,讓孩子體會到寫游記的美妙之處。 一堂幼小銜接繪本精讀課 ——請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他們定能回饋驚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