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是否,你學習了好多速讀文章的方法,自以為聰明地讀了上百本書,結果卻什么印象都沒有留下? 或者,在讀書的過程中,突然閃現在腦海中的新點子,在合上書的同時也隨之煙消云散? 亦或是,讀完一本書后,卻怎么都無法get到書中的精華。 要如何破解這些讀書的問題,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 今天分享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從選書和購書、讀書和記錄到活用這三個步驟,告訴你如何將讀書的效率最大化,如何為你創造一個精神上的圖書館。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風靡商務圈,累計銷售超過50萬冊。 作者創造出一套完整、高效的讀書筆記法,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休閑中,他都堅持記錄。 這種生活方式吸引了NHK 和TBS 電視臺爭相報道,播出后在日本引起熱烈反響,許多電視臺邀請他擔任嘉賓,向電視觀眾介紹他的筆記法。 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為你講解這本書的精髓。 一、關于選書和購書的技巧;二、如何讀書及做讀書筆記,讓閱讀更高效;三、學會知識的靈活運用與輸出,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讀書完成這三個步驟,你就可以把讀過的書束之高閣了。不過,這本書介紹的一些方法在如今有點過時了,我會添加一些與之相關的自己用過的讀書技巧。 二 關于選書和購書的技巧 我們普遍認為的讀書,是指閱讀這個過程,但“筆記讀書法”,卻是從選購書籍開始的。 在介紹這種方法之前,請大家先想象一下你是如何選書和購書的? 偶爾興致來的時候去一趟書店或逛逛當當、京東書館,撲面而來的都是吹得天花亂墜的腰封,逼得人分分鐘陷入了選書困難癥; 無意聽到朋友或同事討論最近非常火爆的一本暢銷書,于是不假思索地就打開淘寶下單購買。 這樣無的放矢地選書和購書是不是浪費了你很多時間和金錢,還有可能買回一堆并不需要的書呢? 作者提出,羅列購書清單是解決上述問題的神器。 我們先來看看如何通過羅列購書清單購買心儀的書籍。 首先是擬定購書清單,比如: 看電視廣告、書評報道、書里的推薦版塊而得到的書名; 夾在各類叢書里的出版社廣告或者是書店發布的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各種與書有關的信息。 其次,在一張A4白紙上填寫通過上述途徑獲得的書名、作者、出版社名、備注四個信息(圖),再把它粘貼在筆記本里。 再次,帶著“購書清單”到書店,直接從書架上找到目標書籍。 最后,翻閱書籍,排除掉對于自己現在來說不需要、沒必要讀的書,只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有必要讀的書購買。 有了購書清單,你完全沒有必要在書架和各個樓層之間流連忘返,也可以輕松擺脫并不需要的暢銷書的誘惑了。 作者還推薦使用在線書店亞馬遜的心愿單: 在亞馬遜官方網站的檢索欄里輸入想要收集的書名,找到目標書籍后點擊“加入心愿單”; 你還可以在商城下方的“將任意網站的商品添加至您的亞馬遜心愿單”點擊添加這個功能,其他網站上收集到的有關書籍也都放在亞馬遜的“心愿單”了。 關于選書,現代智能化的時代,我更傾向于數字化的記錄方式而不是紙質的記錄,我是這樣做的: 我的購書清單是記在手機的“錘子便簽”APP的,有靈感了隨時記錄,這樣更方便,載體不一樣,方法是一樣的。 同時我推薦“豆瓣讀書”這個APP,在搜索欄里搜索書名,找到目標書籍后,在書的下方點擊“想讀”,這本書就會出現在“我的書影音”想讀書單里。 也可在“豆瓣讀書”里的“高分榜單”、“熱門圖書”選擇到不錯的圖書。 怎么樣?是不是比紙質的購書清單更有吸引力? 關于購書,我是這么做的: 我會根據購書清單尋找相應的書評,然后在“微信讀書”、“百度閱讀”尋找這本書的電子書,先大致通讀一遍,基本上就可以確定這本書是不是我想要的了。 有了這個步驟后,在網絡購書就沒什么顧慮了。 好了,這一部分就講這些,現在我們來總結下這一部分的核心內容: 無論用哪種方法,都可以記錄靈感、尋找書籍,有了目標我們購書才會更順利,不至于被琳瑯滿目的書籍迷亂了眼。 三 如何讀書及做讀書筆記,讓閱讀更高效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內容,是本書的精華部分。 首先,作者提出,帶著做讀書筆記的概念讀書。那么,普通讀書和以寫讀書筆記為目的的讀書有什么不同? 普通讀書是漫無目的的,讀書就像在完成任務一般,而以讀書筆記為前提的讀書,可自由調節讀書的節奏,可速讀; 普通讀書讀完書后在記憶和筆記本里都沒有留下痕跡,而邊讀書邊做筆記,書中的內容能清晰地留在記憶和筆記本里; 普通讀書獲取到的信息極其有限,而做完讀書筆記的讀書,可過后重讀讀書筆記,書中的內容可深深地刻印在我們腦海里。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做到有質量的閱讀? 第一,快速地通讀,把讀起來覺得不錯的那一頁折角; 第二,通讀完畢,再重讀折角的那幾頁,如果仍然感覺很好,就把那頁的另一個角也折起來; 第三,再次閱讀折了兩個角的那幾頁,如果還是覺得不錯,就用筆在上面做記號。 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做書中做記號是有技巧的。 我們可以用普通直線表示“重要” 、“客觀上很重要”、“暫時先畫出”的情況; 用波浪線表示“非常重要”、“主觀覺得值得重視”、“想記住這里,以后加以應用”的情況; 用圓圈圈出重要的專有名詞、關鍵詞、關鍵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內容。 有了對書的基本內容和重點信息的印象,接下來,就是寫讀書筆記了。這里,重點介紹兩種實用的讀書筆記的方法。 第一種,“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作者說了,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其摘抄和評論并存的特征,正如一道菜中魚肉和大蔥的關系一樣。 這種讀書筆記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第1步,先寫上日期、書名和作者名; 第2步,摘抄最有感觸的一句或一段,前面用“⊙”標志;摘抄完,寫上自己的評論或感想,前面用“☆”標志。為了方便日后的參考,還可以寫上摘抄的出處和頁碼。 關于這種讀書筆記法,我最近從“帥小冰讀書變現課”學到過類似方法,覺得是“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的升級版本,這里順便介紹一下。 它的方法是在讀書過程中記錄“我見”和“我想”,稱為“卡片閱讀法”。 “我見”直接摘錄書中的原句,可以是某個觀點、金句、片段、故事,也可以是某個寫作技巧和立意,摘錄后標出來源和出處,以便日后引用; “我思”部分寫出你看到這些內容時自己的想法。 閱讀卡片的字數控制在300-500之間,寫完后可用“智”(智識,較硬核的知識)、“慧”(未必經過事實驗證,本身是道的層面)、“聰”(靈動的、美的、趣味的信息)、“明”(認可別人的一些觀點)四個類別歸類,可方便記憶、調取,反復使用。 我一般把寫完的閱讀卡片放在“印象筆記”里歸類存檔,要用的時候提取關鍵詞調用,特別好用。
第二種,“剪報式”讀書筆記。 這是一種把“與書相關的東西”收集起來,結合讀后感等內容收藏起來的筆記方法。 除了剪文章內容,下面這些東西都是可以剪下來貼到讀書筆記本里的: 其一,提示書中內容關鍵句的書腰; 其二,印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的卡片; 其三,夾在書本里的不同樣式的書簽和廣告宣傳單。 只要你覺得有用的,都是可以信手粘貼的。 好了,我們現在來總結下這部分的核心內容。 在讀書的過程中,先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將重要的部分按不同等級提煉出來; 然后將讀書過程中產生的感動或思考,用“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或“剪報式”讀書筆記法制作讀書筆記; 最后,當你以記讀書筆記為目的去讀書,你對讀書的認識也會發生巨大的轉變。 四 學會知識的靈活運用與輸出,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說到這,你可能想,光是會閱讀和做讀書筆記還不夠,如何活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作者在書中介紹了幾種學以致用的方法。 第一,重讀讀書筆記,制作索引 重讀讀書筆記的好處很多,養成一些重讀的習慣很重要。 比如,在固定場景進行重讀;或者具體量化重讀的頻率;亦或是把讀書筆記做得精美點,引起下次重讀的欲望。 寫完一本讀書筆記后,可在筆記本的扉頁上添加一個目錄,寫下對應的內容,再用電腦制作讀書筆記的索引資料。 具體做法是建立一個Excel文檔,依次輸入筆記本編號、閱讀日期、筆記類型、書名、作者、出版社、關鍵詞等信息。 用索引把讀書筆記存進數據庫,會讓檢索變得更簡單,想不起書中內容的時候,這份索引會發揮意想不到的威力。 關于儲存讀書筆記和索引,我覺得用“印象筆記”APP來管理會更高效。 我會把在書上標志出的重點內容拍照上傳到印象筆記,它上面有個“OCR”功能,可以把拍的照片的文字部分提取出來,儲存在印象筆記里; 然后按照筆記內容的不同分類儲存,比如我的“全部筆記”的分類有“書本摘抄”、“閱讀筆記”、“思維導圖”、“讀書卡片”、“經典語錄”等等; 最后是給每條筆記添加標簽,標簽個數是不受限制的,可以細分同一個筆記本中的內容,便于查找和管理。 第二,積極輸出,在博客上寫書評。 輸出可以促進思想內化,讀過的書你可以介紹給別人聽,當你為別人講解書中的內容時,才會真正理解它; 還可以利用讀書筆記進行內容的重整和輸出,寫書評就是非常好的一種輸出方式。 如果你按照之前的方法做好了讀書筆記,你只需把筆記本中的感想理順,提煉出自己的想法,再進行思考升華,你會發現,寫一篇書評原來如此簡單。 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跟隨提升。 第三,主題式閱讀,讓自己變身知識引擎。 具體步驟是這樣的: 首先,圍繞一個主題,選擇幾本相同主題的書,運用學過的速讀方法在一定時間內對多本書進行閱讀; 其次,邊做讀書筆記邊思考,分別寫下幾本書的要點和評論; 再次,寫下這些書中關于主題的思考,將不同主題的觀點分別總結出來; 最后,整理完不同書籍的觀點后,漸漸就會得出一個假設,但這始終是個假設,還需要反復探討、深刻思考,修正之前的假說,得出能讓自己信服的結論,最后整合輸出成一個作品。 好了,我們來總結下這一部分的核心內容: 通過再次瀏覽讀書筆記,在檢索和參考的過程中,幫助自己獲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筆記時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讀。 寫完讀書筆記后,還要積極輸出,可以寫書評,可以通過主題閱讀寫精讀文章,只有這樣做了,才是真正吸收了一本書。 五 說到這,我們今天分享的內容就差不多了。讓我們一起回顧下今天為你分享的內容。 首先我們講到了,為了提高閱讀的興趣,你需要帶著閱讀目的收集書籍信息、羅列購書清單,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 其次我們講到了,為了提高做閱讀筆記的效率,你需要在閱讀時做一些記號,再利用“蔥鮪火鍋式”或“剪報式”讀書筆記法把摘抄和感想記錄下來,生成屬于自己的讀書筆記; 最后我們講到了,重讀讀書筆記不僅可以積累素材,還能讓你讀出思想,獲得更多靈感;學會寫書評和主題閱讀式的積極輸出,讓自己的思想具有條理性、邏輯性和完整性,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因為奧野宣之分享的讀書經驗是基于紙質書時代的經驗,我在分享這本書精髓的同時,補充了一些如何充分利用現代電子技術來配合閱讀和記筆記的方法。 讀書是一門藝術,不需要怎樣的專業技能,只要你堅持使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讀書方法,每一本書的精髓都將成為你的精神財富,深深印在你的腦海里,讓你的讀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如果你閱讀完這本書后心動了,可以試著用本書介紹的筆記讀書法,閱讀你想讀的書籍或閱讀過的書籍,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獲或驚喜。 附: 《信息爆炸時代,幫你從輸入到輸出搭建高效學習體系》專欄大綱: 本專欄將借助10本閱讀與寫作必讀的經典書籍,通過梳理書里的內容和精髓,讓你能夠一目十行,且高效閱讀一本書籍;助力下筆如有神、妙筆生花,高效寫作各種文體。 第一模塊 一目十行不是夢,高效閱讀我能行 01《如何閱讀一本書》--找出書的“骨架”,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一本書 02《高效閱讀》--20分鐘“共振閱讀法”,教你學會高效閱讀 03《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教你如何用一本筆記將書中的精華用最高效的方式整理記錄下來 04《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從解讀圖書角度出發,向讀者傳授了樊登讀書的拆解方法,以及推動全民閱讀的心路歷程。 05《如何閱讀一本小說》--掌握閱讀一本小說的方法,完成從普通讀者到專業讀者的蛻變 第二模塊 從“下筆困難”到“妙筆生花”,實現高效寫作 01《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掌握20條寫作原則,讓寫作更輕松 02《大師們的寫作課》--跟隨48位文學大師的文筆,找到關于寫作的密碼 03《暢銷作家寫作全技巧》--解密優秀小說家的構思方式和創作脈絡 04 《寫作課》--一本具備足夠指導意義的寫作指南 05《創意大師寫作課》--指導你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 構建強有力的故事情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