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迅速變化,人們所處的環境也復雜多樣,我們不禁感嘆,如今做事難,做人更難。待人接物,為人處世是一項大學問,做得好的人順風順水,做得不好的人處處碰壁。遍覽古籍,《圍爐夜話》這本書,洞察世事,勘破人情,實在是學習為人處世不可多得的佳作。 《圍爐夜話》分為二百二十一則,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和勤儉等十個方面,揭示“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業”為本的深刻含義。文筆典雅,意蘊悠長。在平淡而優美的敘述中,娓娓道出了瑣碎生活中做人的道理。 心能辨是非,處世方能決斷; 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 譯文:心中能夠辨明是非,處理事情的時候才能果斷地做出決斷,人時刻不忘記禮義廉恥,立身處世自然不會卑賤齷齪。 感悟:明辨是非,不忘廉恥,無咎也。 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 語言深刻,終為薄福之人。 譯文:性情暴躁乖戾的人,一般都短命之人;語言刻薄的人,終歸是沒有多少福氣。 感悟:一個人的脾氣和修養,就是一個人的命運。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譯文:為善的方法無窮無盡,但只要講一個“讓”字,便人人都可以為善了。安身立命的方法也數之不清,但只要講一個“敬”字,就任何事情都可以解決了。 感悟:禮讓就是善良,敬人便可立身。 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 知足知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 譯文:求全責備之心,可以用于自己修身,嚴格要求自己,但不可以用于待人接物;知足的心理,可用之以對外部物質環境的滿足,但不可用于對讀書和知識的滿足。 感悟:待人宜寬,待己從嚴。讀書學習,永不知足。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 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 則舍近圖遠,難期有成矣。 譯文:一個人的志氣不能不高,如果志氣不高,就容易為不良的環境所影響,不可能有什么大作為。一個人 的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么便會舍棄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遙遠不可達的目標,于是很難有什么成就。 感悟:志氣要高,野心要小。 和平處事,勿矯俗為高 正直居心,勿設機以為智 譯文:為人處世要心平氣和,不要故意違背習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剛直,不設計機巧,自認為聰明。 感悟:心平氣和,不裝不作,存心公正,不玩心眼。這就是為人處世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