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個更重要呢? 看到很多的糖尿病病人來醫院里經常會早上來測量一個空腹血糖,但是如果你讓他再測量一個餐后2小時血糖或者是糖化血紅蛋白,他會覺得你是過度檢查,醫院里想掙他的錢。 其實呢,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測量都很重要。為什么這樣說呢?慢慢和大家講一講。 什么是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一般指晚上10點以后不要進食和水了,空腹8小時以上),早餐前一般是上午6-8點左右,最好不超過10點采的血,所檢測的血糖值。 空腹血糖檢查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檢測指標,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礎胰島素的分泌功能。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為3.9-6.1mmol/L。 如大于6.1mmol/L而小于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 如兩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則考慮為糖尿病;建議復查空腹血糖,糖耐量試驗。 如血糖低于2.8mmol/L,臨床產生相應的癥狀稱為“低血糖”。 空腹血糖升高有哪些意義: 空腹血糖升高,說明基礎胰島素缺乏,或存在顯著的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說胰島素的分泌不能完全抑制肝糖原的輸出,要控制血糖就要改善胰島素抵抗或者補充基礎的胰島素。 什么是餐后血糖呢? 餐后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餐后2小時測定的血糖。 餐后血糖代表葡萄糖負荷后的血糖水平,最常用的是早餐后2小時血糖測定。是從我們第一口飯吃下去的開始計算,過兩小時再測得的血糖值。 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8mmol/L。當餐后2小時血糖為7.8~11.1 mmol/L時,可以診斷為糖耐量減低或受損。 當餐后血糖超過11.1mmol/L時,可引起多種并發癥,如腎臟病變、心腦血管病變、四肢麻木等。 餐后血糖有哪些重要意義: 1.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干預,降低糖尿病發病率。 2.餐后血糖為2型糖尿病發病前最早出現的臨床表現,檢查餐后血糖能夠更早地診斷出糖尿病。 3.控制餐后血糖可以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同時較大程度地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概率。 4.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重要誘發因素。 所以說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同樣重要,如果說哪種血糖的檢測相對重要,我認為對人體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糖化血紅蛋白檢測。 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幫助診斷糖尿病,可以反映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正常值是4%~6%。 若糖化血紅蛋白>9%說明患者持續存在高血糖,會發生糖尿病腎病、動脈硬化、白內障等并發癥,同時也是心肌梗死、腦卒中死亡的一個高危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