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抄底、有人離場, 行業分化加劇 疫情之下,有人虧損無奈閉店、有人則乘機抄底,收購優質資產。 香港餐飲界幾乎只有“慘”一種基調。許留山被起訴要求清盤,《食神》拍攝地珍寶海鮮坊解雇全部員工,味千、太興、美心等餐飲集團接連發布業績預警和降薪裁員公告。而北美地區的中餐則在近些年此起彼伏的發展中,迎來當頭一擊,行業的洗牌愈發劇烈。關于香港和海外餐飲生死現狀,不可錯過以下文章(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1、《比慘,香港餐飲才是真的慘……》 同時,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十幾家投資機構,以不低于300億元的資本規模,借著疫情伺機“抄底”餐飲業。誠如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宋向前所言:“投資餐飲企業,現在是一輩子最好的機會?!弊鳛殚L期主義者和價值投資理念奉行者,加華資本可以忽略短期的業務波動, 繼續尋找并投資優秀的、有潛力的、賽道頭部品牌。關于餐飲企業并購、抄底的資本動態,你不可錯過以下文章(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2、《投餐飲投怕了的資本們又回來了》 4、《疫情之下,“新餐飲業態”的誕生》 ”降價潮“下的市場下探 疫情過后,“報復性消費”并沒有如期而至,反而是“報復性存錢”占據主流。 有企業因為偷偷漲價被罵上熱搜,也有企業主動且長期性降價。今年6月,樂凱撒比薩就以公開信的形式向外界宣布降價決定,并且特別強調“不是短期促銷,而是長期降價”,部分產品的價格降幅在20~25%。而更湊巧的是,麥當勞也在同一天發布聲明,稱將于6月8日開啟“超值早餐月”活動,價格最低壓到3折,只需5元。 此外,作為夜宵的小吃代表小龍蝦,也逐漸“降溫”、市場價格持續低迷,湖北等原產地的小龍蝦,價格一度低到嚇人甚至免費的地步。分銷到全國市場,價格同樣不高。 后疫情時代,強體驗、重場景、升級消費餐飲發生轉變,極致性價比成為王道。海底撈9.9元面館、西貝重啟快餐、老鄉雞加速全國擴張、喜茶推喜小茶,樂凱撒等眾多品牌客單價下探……一場以滿足剛需、追求極致效率的快餐化趨勢正在成為現實。 普遍性的消費降級下,飽腹感強、性價比高、標準化程度高的“小吃小喝”,正在快速恢復,迅猛發展。關于餐企降價以及小龍蝦的行業動向,不可錯過以下文章(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1、《降價開始!餐飲潮水方向已變》 4、《今年賣小龍蝦比開個面館還難……》 地攤經濟下, 小吃快餐將走向何方? 在政策性主導下,地攤經濟又重新火熱。 成都作為地攤經濟政策的先行者,自今年3月出臺政策,允許商販臨時占道經營,短短兩個多月就新增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而地攤經濟在促進就業、居民消費的同時,也給冰冷的城市帶來了更多煙火氣。地攤經濟門檻低,資金投入少的特點,同樣也促進了全民參與、調動了群眾的創業熱情,老有所終,幼有所長,攤有所擺。 作為現有經濟的一種“增量”,地攤經濟在銷庫存的同時,也釋放了政策善意。但更重要的是,小吃小喝某種程度也隱含了一個巨大的潛在市場。這對很多小微形態的餐飲形式而言,更多是一種利好信息。 結合餐飲新零售的東風,諸如涼皮先生之類的連鎖品牌,也已快速完成自我革新,做好了市場準備。性價比高、標準化程度高的“小吃小喝”,會迎來洗牌,出現一批產品好、標準化程度高、供應鏈成熟的公司化運作品牌。關于地攤經濟的政策解讀和潛在市場機會挖掘, 你不可錯過以下文章(點擊文章標題可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