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 我們根據粉絲們的要求次數,今天安排如何祛濕,夏季陽氣最盛,而且浮于體表,一些慢性病會有所減輕,如果不趁此機會進行調理,到了冬季,癥狀反而會加重,“冬病夏治”就是在盛夏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將陽氣培養得更旺,將體內濕寒排出體外,即使沒有完全排出,也能因為補充陽氣,增加秋冬時,抵抗疾病的能力。《黃帝內經》的精髓之一,就是“養生要順應陰陽四時的變化”。 夏天最怕的就是貪涼了。頭條的一位粉絲昨天告訴我,她現在30多一點,因為寒濕重,現在依然無法懷孕,身處南方,單位吹空調、回家吹空調、夜里睡覺也吹空調,現在冰冷的身體,想懷孕太難了。今天您看到這篇文章,一定要記得告訴他們,不要吹空調太久,夏天適當出點汗是對的。 跑題太遠了,繼續回來說祛濕,嘿嘿。 “千寒易除,一濕難祛”,我們在今日頭條的免費視頻課程中,多次提到濕氣,濕氣就是油包酸水,我們在身體表層看到的濕疹,皮膚下面摸到的一些“小圓球”都是濕氣的一種形式,再往里,我們一些臟腑上面的息肉(贅生物)等等,都是與濕氣有直接關系的。陽氣不足,不能把我們體內的水,汽化成水蒸氣,這類沒有被利用的廢水,逐漸形成濕,當我們不需要太多水時,請不要過量飲水!關于這個認知,很多崇尚科學的人會和我們較真,我們沒有時間和你們辯論,做好自己吧。 知道濕氣的形成原因與陽氣不足有關,那還要知道另外一些“損陽”的生活習慣,包括熬夜、喝冷飲、吹冷風、不良情志等等。 減少陽氣損耗的同時,適當增加陽氣,也是祛濕的一個調理方向,我們今天還是用臍療的方式來解決濕氣的問題。(回到正題太久,抱歉啊) 祛濕方法1,臍灸,在肚臍內填滿食用鹽,上置生姜片扎多孔,將艾柱放在姜片上面施灸;也可以用艾灸罐代替艾柱置于姜片上方,每次大約50-60分鐘。做臍灸之前,可在臍部周圍或者腹部做按揉,疏通一下,然后在臍灸,效果更佳。 祛濕方法2,在命門處,放生姜和大蔥白的混合物,切碎、搗爛,薄薄地鋪于命門處,然后懸灸或者用艾灸罐,增加陽氣,同時祛濕,如果婦科炎癥,還可以覆蓋八髎穴,從而將女性下焦(婦科)寒濕排出。 祛濕方法3,“養背就是養命”背部的鋪姜灸,也是很好的祛濕方法,這需要專業操作,否則容易燙傷。 祛濕方法4,增加脾的運化能力,可采用和絡手法,邊灸邊疏通陰陵泉、地機、三陰交、復溜(腎經穴位)等穴位。 祛濕的方法很多,我們暫且推薦這幾種方式,相信粉絲朋友們,您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打字雖然辛苦,但一想到,我們的方法或許能幫助更多的家人朋友,我就很興奮,很有幸福感。這篇微頭條如果也能讓您有一絲興奮和幸福,歡迎關注、點贊、轉發。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