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最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瓷器,到元朝走向成熟,明朝是青花瓷的一個繁盛時期,但真正的巔峰是在清朝,確切的說是清康熙年間。之所以說康熙青花瓷獨步本朝,受人追捧?是因為這一時期出現了名為翠毛藍的青花瓷。 翠毛藍使用的是國產云南的珠明料。在整個國產青料里,珠明料屬于上品,然而想要燒制出翠毛藍,即便是珠明料也需要精心篩選,還要精心的進行煅燒加工,并且在燒造時溫度達到最佳,才有可能燒出翠毛藍的發色,也就是翠毛藍。根據景德鎮老藝人的描述,翠毛藍是“窯神爺”的賞賜,能否燒出來完全碰運氣。 清康熙 翠毛藍山水風景紋蓋盒 清康熙 翠毛藍山水人物紋筆筒 翠毛藍青花瓷燒制難度大,所以留存于世的并不多見,這也是為什么此類青花瓷受到追捧的原因。當然,除了數量方面的問題,翠毛藍在色澤上本身也極富魅力。康熙翠毛藍青花不像永宣青花的暈散幽藍,也不像成化青花的淡雅清秀,更不像乾隆青花的造型新奇,而是具有其獨特亮麗青翠的光澤。翠毛藍雖然是以青花為載體,但更像是傳統中國畫墨色在宣紙上的揮灑,極富魅力! 翠毛藍被稱為青花瓷中的神品,這是人們對其色澤的贊譽。康熙年間是青花瓷發展的一個輝煌時刻,青花色澤具有層次感,達到了五個色階,即頭濃、正濃、二濃、正淡、影淡。這些富有層次的色澤被人們稱之為墨分五色,青花五彩。可惜康熙以后,這些工藝便已失傳。 由于康熙翠毛藍青花瓷特別受人后追捧,如今仿品也越來越多,而且也能夠仿造出墨分五色。望藏友們看到類似墨分五色的青花瓷,不要簡單的就認為是康熙翠毛藍青花,一定要科學辨別,以免上當受騙。 |
|
來自: RK588 > 《古玩收藏、鑒寶和文物考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