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畢業時間,都會聽到身邊有家長抱怨,“幼兒園不教東西,小學卻又要求有基礎”。確實,現在幼兒園都提倡科學教育,幾乎很少教孩子跟學習有關的事情,更是連提筆的機會也沒有。愉快的三年生活,一專業就會過去,可是接下來的小學一年級,孩子又該如何面對呢? 故事案例: 終于,團子幼兒園畢業了,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可是聽著身邊家長的聊天,團子媽媽卻特別焦慮,她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那就是要不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身邊朋友都建議她提前讓孩子學習,這樣進入一年級后,才能順利跟上老師的節奏。 但是在團子媽媽看來,既然國家不提倡幼兒園超前教育,肯定也有它的用意。本來童年時光就很短,幼兒園畢業的這個假期,應該讓孩子徹底的放松玩耍。所以,她不太贊成上幼小銜接班,總覺得會給孩子壓力。最擔心的是,將來孩子上小學后,發現這些內容都學過,影響他的學習興趣和激情。 其實團子媽媽的問題,是很多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確實,幼兒園和小學的教育理念不同,前者更注重孩子的性格、習慣和語言等能力發展;而后者會以學習為主,每次考試還會有排名。 而且,很多優秀的小學,還會實行“入學考”。只有各方面表現俱佳的孩子,才能有幸進入。因此,家長只能通過超前教育,以及各種幼小銜接班的學習,來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關于幼小銜接,作為過來人的家長,他們的意見也各不相同:柚子媽媽:女兒已經上三年級,小學之前沒有給她報過幼小銜接,所以剛進入小學的前半年,孩子的學習有些吃力。但是,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就一直注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想不到半年之后,女兒的成績突飛猛進,總覺得這跟她多閱讀,以及好的學習態度有關。 澤澤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落后他人,從大班開始,就已經開始報幼小銜接。尤其是在幼兒園暑假,直接學習了一年級的課程。到了小學之后,孩子的成績很穩定,老師講的內容他都有接觸,學習起來也沒有那么吃力。 目前,贊成上幼小銜接和反對的家長,應該是各占一半。但不管怎樣,父母都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希望他們能夠變得優秀。說真的,與其讓孩子提前去輔導班學習,不如家長多花費心思,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 客觀的說,想要成績優秀,最重要的還是學習能力。要知道,超前學習的內容,總有用完的那天。但是,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不管多去多久,孩子都能用到。 想要快速適應小學生活,請記得這樣培養孩子1、養成閱讀習慣 好的學習成績,離不開平時的積累,而閱讀就是最好的積累方式。現在很多幼兒園雖然不交知識,但是它們會強調親子閱讀,甚至還會讓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可能會有家長覺得無聊,甚至不愿配合,但其實閱讀的好處真的說不完。 堅持閱讀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更強,而且對日后的看圖寫話很有幫助。其實閱讀并不僅僅是語文,對于其他學科也很有幫助,因為讀懂題目,真的很重要。對了,閱讀還能豐富孩子的學識,這些都能使他的成績有所提高。 2、激發學習興趣 都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愛上學習,那就要培養他的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對學習充滿向往。之所以不讓超前教育,也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孩子的興趣,早早提筆寫字,會影響他的忍耐力。 這個階段,可以帶著孩子去戶外,研究和摸索他喜歡的一切東西。然后,家長在將這些事物引到學習上,讓孩子知道,認真且用心的學習,就能找到答案。重點還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能力,與其在背后督促他們學習,不如培養孩子的自驅力,讓他主動學習。 總結超前教育的危害還是蠻多的,作為家長,不應該提前給孩子這么多壓力,讓他對小學生活充滿恐懼和排斥。想讓孩子在小學擁有好成績,父母應該教會他獨立學習,而不是提前穿梭在各個輔導班中。想一想,從小學開始,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涯還有很多年,何必給他那么大壓力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