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童瑤、朱一龍和王志文主演的諜戰劇《叛逆者》,用緊張刺激的劇情和貼合角色特點的人物塑造,讓觀眾們在一波又一波的較量中,體會到高手過招的酣暢淋漓。 既然是諜戰劇,那潛伏高手之間爾虞我詐的敵我較量就不多透露了,以免又說小編劇透了~但是!除了諜戰,這部劇里還有著看似平靜、實則波濤洶涌的愛情故事啊!小編就是看到一個送定情信物的片段,被導演的審美戳去看這部劇的~ 故事背景是在1936年,國民黨特務林楠笙(朱一龍)在上海期間,奉命偽裝成助教,接近中共地下聯絡員朱怡貞(童瑤),并試圖打入中共地下黨內部。但他們的第一次相見,就讓林楠笙對朱怡貞產生了好感。 當時,借助上海著名金融家的女兒這一身份,大學生朱怡貞帶領一群愛國學生,在戲院后臺閱讀討論進步讀物。這天搜查隊突然到來,朱怡貞安排同學們快速離去,自己則帶上所有“違規讀物”撤離。撤離過程中,她的背包被一名騎車的小偷搶走,眼看包內讀物就要在搜查隊面前曝光,恰巧路過的林楠笙及時抓住小偷,將背包還給了朱怡貞。 盡管接近朱怡貞的目的不純,但林楠笙在后來相處時間里感受到的,卻是與日增加的情感、和對進步思想的敬佩,但是因為身份對立,他無法把這份情感訴說出口。甚至在被朱怡貞發現自己的身份傷心難過時,他還要稱自己一點都不喜歡朱怡貞,接近她只是為了情報。 可是喜歡就是喜歡啊,很多時候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是潛意識會讓你做出行為去表達的。 比如,作為一個特務總是會面臨一些危險行動——刺殺。刺殺不管成不成,都很危險,甚至要做好九死一生的準備。林楠笙在去執行刺殺任務的前一天,特意去給朱貞怡買了她喜歡的巧克力,以及一枚精美華麗的胸針。 他喬裝打扮,小心謹慎,但依舊在走過珠寶店櫥窗的時候,被這枚胸針吸引住了目光。 這句臺詞的出現很有意境:“我能拿起來看一眼嗎?”。買一件珠寶而已,也不用這么小心翼翼視若珍寶的語氣吧。 果不其然,鑲嵌著大寶石和珍珠的琺瑯蝴蝶胸針,是法國進口的(這里是伏筆,后面要考的),非常的華麗。珠寶行老板對這枚胸針的描述是“送給誰都非常有排面”。 而林楠笙把巧克力和其它日常用品拿給朱怡貞的時候,并沒有特意地說我送給一件禮物blabla,而是在走之前,把這件胸針放在了朱怡貞每天都做的刺繡旁邊。 刺繡是花花,胸針是蝴蝶~ 后來,朱怡貞身份暴露準備逃跑。當她看到林楠笙回來救她時,在這種生命危急的時刻,她竟然還特意花時間把這枚胸針找出來戴上。有網友說,都要逃跑了還要花時間戴胸針,不科學。但小編覺得,在當時那個生死關頭,她知道自己有可能活不了了,所以在臨死前要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總不可能在大馬路槍戰的時候大喊“我也喜歡你”吧,那才是瑪麗蘇的劇情~ 當林楠笙看見朱怡貞胸前戴著的蝴蝶胸針時,林楠笙就知道,自己的愛有了回應,就算對方一句話都沒有說。 哎,沒錯,倆人中彈了。一顆子彈穿過朱怡貞鎖骨下方,又穿過了林楠笙的身體。倆人昏迷后被分別送到兩個地方去救治,并從此斷了聯系,不知道對方的生死。 后來,朱怡貞在無錫的一個小鎮上醒來時,發現胸針壞了(可能子彈蹭到了),拿去給當地的師傅修。師傅說,這種修不了,得拿到大城市去修(和前面法國進口相呼應)。 再后來,倆人的再次重逢竟是別離。朱怡貞負責轉移一批企業家離開,在想辦法通過人告知林楠笙后,她好像確信他會來送她,在即將駛離港口的輪船上,她戴上了這枚胸針站在了顯眼的位置。 他來了,看到了她。她也看到她來了。(這一幕,好像和《情人》似曾相識?) 她的傷好了之后,回上海工作,就把這枚胸針送到珠寶行去修。而傷好后同樣回到上海工作的林楠笙,在路過珠寶店時,看到了這枚胸針,知道了她還活著。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不是送代表愛情的戒指,而是胸針? ![]() 一 胸針的使用場合和寓意 這倆人的愛情是沒有開口告白過的。畢竟在當時的政治立場下,他們的身份一開始是對立的,暗示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沒有未來! 而戒指代表了什么?除了愛情,還代表了承諾,在戰亂時期信仰對立的兩個人,又敢承諾對方什么?不把對方拉下水丟掉性命,就已經是萬幸了。 而且,戒指也太明顯了,在那個水深火熱、豺狼四處窺探監視的年代執行潛伏任務,誰還敢帶個戒指出來招搖?要怎么解釋戒指的來歷呢? 胸針適合不同場合,不同的胸針代表不同的含義。送女士胸針,也是許多男士表達愛意的一種方式,它不僅是禮物,而且具有傾慕和仰慕的寓意。胸針的佩戴位置離心臟很近,可以代表“希望你的心上隨時有我”。 ![]() 二 胸針造型的來源 根劇導演采訪時透露,這部劇的道具十分考究,胸針肯定也有特別的意義: 1、他倆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朱怡貞戴著一枚花朵造型的珍珠領結針。 2、朱怡貞為了隱藏身份,和房東太太呆在一起的時候經常繡花。 3、在朱家大院朱怡貞的臥室里面,有幾件跟胸針的造型相關的陳設,這是劇組的美術老師去專門通過他的個人關系找朋友借來的古董,在戲里起到了一個鋪墊的作用。” 4、那個年代的名媛們喜歡戴珍珠,蝴蝶和當時流行的珍珠搭配。 陸小曼 ![]() 三 1930年代的胸針 根據劇情描述,朱怡貞的胸針是法國進口的。其實,在那個年代,法國珠寶的設計風格,正處于Art Deco時期。 Art Deco全稱“裝飾藝術”,設計靈感來源于東方、非洲、南美藝術,以及立體派、野獸派等當時正流行的藝術風格,重點展現藝術與現代工業的聯系。 讓我們來欣賞Art Deco胸針的代表作: 這枚1937年的Art Deco卡地亞藍寶石胸針,成交價格200多萬人民幣。 這枚1927年的Art Deco卡地亞祖母綠胸針,成交價格700多萬人民幣。 1925年由卡地亞設計創作的Art Deco風格翡翠花片胸針。 這枚1925年的卡地亞胸針表,呈現典型的Art Deco風格。主石墜有一顆水滴形雕花祖母綠,呈現印度風格的葉片、孔雀和花冠圖案,雕刻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點綴鉆石和弧面切割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 ![]() |
|
來自: 昵稱VDGw4ffW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