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領域中,有多種車型,路上常見車型有轎車、MPV、SUV。這三種車型,還能細分出多種車型,比如兩廂轎車、三廂轎車、掀背轎車等等。SUV可以細分出轎跑SUV,跨界SUV等等。 MPV同樣如此,包括了商用面包車、跨界MPV等等。MPV車型,早期在國內統稱為面包車,后來歐美商務車汽車進入國內之后,面包車有了新的稱呼,叫MPV。 現在很多車友對MPV和面包車的區分還有誤區,認為側滑門、發動機中置的都是面包車,實際上這種區分方法并不正確,MPV和面包車唯一的區別是外觀造型。 國內最早的面包車是日本進口的,例如三菱帕杰羅、豐田海獅、馬自達本格,這幾款車,外觀都是長方形面包樣式的,所以被國內車友統稱為面包車。 盤點汽車史上知名的幾款面包車 第一款,豐田海獅,豐田海獅進口到國內車型是第三代,動力方面有四種,1.8升、2.0升和2.2升、4.0升。頂配版本國內比較稀少,搭載了V8動力,變速箱有五速手動擋和4AT變速箱。豐田海獅面包車,優點是故障率很低,在國內汽車行業沒有真正發展的時候,豐田海獅面包車就是同行業中的知名車型。 第二款,三菱L300,這款車是日系面包車中首款四驅車型,這款車的外觀設計與其它面包車不同,因為具有越野能力,所以外觀看著較為硬朗,進口到國內的車型有短軸和長軸版本。 長軸版本實際上也不算長,能達到緊湊型的標準,車身長度是4445毫米,寬度是1690毫米。動力方面,搭載了1.8升汽油發動機,底盤和四驅系統都是帕杰羅的,越野能力不容小視。 第三款,日產佳奔,日產汽車在80年代的時候,正是鼎盛時期,日產面包車各方面都要優于其它品牌車型,只是后期換代更新比較遲緩,最終被豐田超越了。佳奔當時配備了1.6升、1.8升、2.0升汽油機,還有2.2升和2.3升柴油機。 第四款,日產巴寧,巴寧是日產面包車中的高端車型,車身長度3900毫米,寬度1695毫米,軸距僅有2075毫米,那時造車不流行前后短懸設計,所以軸距的數據并不吸引人。 巴寧在設計方面比較先進,后備廂玻璃可以單獨打開,車內有車載冰箱,現在車載冰箱不算什么,但在80年代,居家過日子冰箱都沒有普及,何況車載冰箱了。 第五款,豐田小霸王,這款車的外觀造型看上去很時髦,車頭有子彈頭的流線型,尾門也帶有坡度,在車身尺寸上也進行了優化,車身長度達到了4625毫米,寬度1720毫米,高度1598毫米,軸距2750毫米。在1985年的時候,這款車還推出了四驅車型,豐田面包車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 第六款,馬自達E2000,馬自達進入國內市場,要比豐田日產晚了幾年,E2000這款面包車在1984年才進入國內市場,當時還有型號為929、323兩款轎車一同進口到國內市場。轎車后期在國內的數量要比E2000面包車多,因為當時國內高檔次的轎車比較稀缺,面包車的保有量比較大。 第七款,五菱宏光,這款車與上面五款面包車比不了,但五菱宏光作為國產品牌,在所有面包車中的銷量是最高的,從2010年上市至今,一共賣出400多萬輛。 而由五菱宏光作為平臺,研發出來的車型也有很多,像寶駿730,在MPV界中銷量一直都很穩定,還有新寶駿RM-5,多元素跨界MPV,都是五菱宏光延伸出來的車型,就像大眾高爾夫一樣,如果沒有高爾夫,就沒有現在大眾幾十種車型。 面包車,它們的貢獻是最大的,因為在80年代,交通工具種類不多,面包車空間大,能拉貨能載人,很多創業者家里有一輛面包車就可以致富,現在也是如初,家里有一輛五菱宏光或者一輛RM-5,這都是創業的好幫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