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常用百病消,配伍合用,功效翻倍 功用:1、補肝腎,強筋骨腰膝酸痛,筋骨無力。 2、引血下行肝陽眩暈。 3、逐瘀通經,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瘀阻腹痛。 配伍意義: 1、配鉤藤 具平肝息風之功,可用于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頭脹頭痛,半身麻木。 2、配杜仲、桑寄生 具補肝腎,強筋骨之功。可用于肝腎不足,腰膝疼痛,痿軟無力。 3、配麥冬、當歸 具逐瘀通經,引血下行之功。可用于經閉,時或鼻衄,以及虛火齒痛等癥。 4、配川芎、續斷 具活血散淤,療傷止痛之功。可用于腰膝及足部跌打傷痛。 5、配熟地黃、龜板 具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之功。可用于肝腎虛損較甚,腰膝酸軟無力。 牛膝的配伍運用 牛膝在《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因根莖形似牛膝而得名。味甘苦酸,性平。主歸肝、腎經。功效為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特別是獨具引血下行的作用 ,被歷代醫家廣泛應用。筆者對其臨床配伍應用進行了簡單分析 ,現述如下。1 牛膝配杜仲 功效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牛膝均有補肝腎、強筋骨之功 ,然杜仲主下部氣分 ,長于補益腎氣;牛膝主下部血分 ,偏于益血通脈。二藥相使配對,且兼顧氣血 ,使補肝腎、強筋骨之功倍增 。同時,牛膝引血下行 ,可治肝陽上亢、肝風內動的頭痛眩暈 ;杜仲據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有 良好且持久 的降壓作用,兩相合用 ,增強降血壓作用。臨床多運用于肝 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下肢無力及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2 牛膝配鉤藤 功效 :平肝熄風。牛膝苦降,性善下行 ,有活血化瘀,補肝腎,引血下行之功 ;鉤藤甘寒 ,功專熄風止痙 ,清熱平肝。二藥合用 ,以清熱平肝為主,牛膝活血 ,引血下行為要,清上引下 ,肝 腎同治 ,共奏平肝熄風之功。臨床應用于肝陽上亢肝風 內動所致的頭痛目眩,頭脹頭痛,半身不遂等癥。 3 牛膝配澤蘭 功效 :化瘀利水,宣痹止痛。牛膝人肝腎補腎活血,疏筋利痹;澤蘭人肝活血祛瘀行水消腫。合而用之,可增化瘀 利水,宣痹止痛之功。臨床應用于水腫,小便不利而兼瘀血阻滯之證。 4 牛膝配何首烏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牛膝味甘酸性平,走而能補,性善下行,功能補肝腎,利腰膝 ,強筋骨,行氣血;何首烏甘苦微溫,不寒不燥,功能補肝腎,益精血,祛風冷,烏須發。二藥合用 ,補而不滯,溫而不燥,治虛損腰痛,血虛身癢,久服有培元 固本 ,益壽延年之效。臨床應用于肝腎虛損,腰膝酸痛之痿痹證,腎精虛損 ,須發早白等癥。 5 牛膝配菟絲子 功效 :補腎祛濕,益精健骨。牛膝既能活血祛瘀 ,又能補益肝腎,強筋健骨,兼能祛風除濕 ,故治療風寒濕浸淫 ,瘀血阻滯 ,肝腎虧虛之痿痹諸證 ;菟絲子味甘微溫,功能補腎固澀,益精健骨,亦可用于筋骨痿弱之證,二藥相合,相輔相成,效力倍增。臨床應用于肝腎不足,不能濡養筋骨,腰痛足痿 ,軟弱無力。 6 牛膝配威靈仙 功效:祛濕舒筋,活血止痛。牛膝功 能活血化瘀 ,善于下行走竄 ;威靈仙功能祛風勝濕,舒筋活絡。二藥合用,可除下部腳疾痹痛。 7 牛膝配益母草 功效:活血利水。牛膝功能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 ,主治瘀血阻滯 的各種病證 ,以及淋證 、水腫、小便不利 ;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 ,亦能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兩藥相須為用 ,對水腫且兼瘀血阻滯之證最為常用。臨床應用于水腫 ,小便不利而兼瘀血阻滯之證。 8 牛膝配地榆 功效:化瘀止血。牛膝補肝腎,通經活血 ,有固本清源之功 ;地榆涼血止血,有收斂塞流之能。二藥相伍 ,一通一止,活血而不傷血 ,止血而不留瘀,使固崩止血作用倍增。臨床應用于肝郁脾虛,氣不攝血之月經過多、崩漏。 9 牛膝配代赫石 功效:調沖降逆。牛膝人血分,性善下行而通血脈 ;代赭石色赤質重人血分而善降氣逆。二藥配伍,調沖降逆。臨床應用于婦女沖脈上逆之經行吐衄、經行咳喘,頭痛等癥。 10 牛膝配桔梗 功效:升清降濁。牛膝人血分性善下行而降濁;桔梗人氣分性善上行而升清。二藥配伍 ,升清降濁。臨床上若與行氣活血藥相伍,增強其行氣活血之力,使氣行瘀通 ,氣血調和。臨床應用于胸中血瘀之胸痛、頭痛等證。若與健脾和胃疏肝藥相配伍 ,增強脾胃的升清降濁之效,臨床應用于脾失運化,升降失常 ,清濁相干所致的腹痛、腹瀉。 11 牛膝配穿山甲 功效 :活血通淋排石。牛膝善下行又兼利尿通淋,穿山甲活血化瘀又善通竅。二 藥配伍 ,能通下竅,活血通淋排石。臨床應用于尿頻、尿急 ,淋瀝不暢,或癃閉不通屬濕熱瘀結者。 12 牛膝配肉蓯蓉 功效:溫腎益精 ,潤腸通便。牛膝甘酸而平,歸肝腎經,能補益肝腎,壯腰膝,性善下行;肉蓯蓉甘咸性溫,歸腎、大腸經,能補腎益精,潤腸通便。二藥合用 ,使補腎益精 ,通便作用增強。臨床應用于習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產后便秘屬腎虛精虧者。 13 牛膝配石膏 功效:清熱降火。牛膝性善下行 ,善導熱引血下行;石膏辛甘大寒 ,歸肺、胃經,清熱瀉火 ,善清陽明有余之火而不損陰。二藥合用石膏上清 陽明之熱 ,牛膝降上炎之火 ,使清熱作用增強。臨床應用于頭痛、牙痛、牙衄屬胃中熱盛,循經上攻者。 14 牛膝配黃柏 功效:清熱燥濕 ,強筋壯骨。牛膝既能活血祛瘀,性善下行,又能補益肝腎,強筋健骨,故治療風寒濕浸淫,瘀血阻滯,肝腎虧虛之痿痹諸證;黃柏性味苦寒沉降,清熱燥濕 ,善清瀉下焦濕熱。二藥合用,既能清熱燥濕,又能強筋健骨。臨床應用于下焦濕熱之兩腳麻木、痿軟無力。 牛膝的對藥主要用于瘀血阻滯的多種病證。同時牛膝有川 牛膝與懷牛膝之分。兩者均能活血祛瘀 ,引火(血 )下行 ,補肝 腎,強筋骨,利尿通淋。但川牛膝偏于活血祛瘀 ,通利關節 ;懷牛膝偏于補肝腎,強筋骨 杜仲的功效、作用與食用
A、杜仲的功用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尿頻,小便余瀝,陽亢眩暈,風濕痹痛,陰下濕癢,胎動不安,漏胎小產。 【藥理作用】 1、降壓作用:如杜仲降壓茶 2、利尿作用 3、其他作用 【性味】甘微辛,溫。 【歸經】入肝、腎經。 【功用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宜忌】 宜:中老年人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腿腳軟弱無力,小便余瀝者宜食;婦女體質虛弱,腎氣不固,胎漏欲墮及習慣性流產者保胎時宜食小兒麻痹后遺癥,小兒行走過遲,兩下肢無力者宜食;高血壓患者宜食。 忌:杜仲性味平和,補益肝腎,諸無所忌。 【杜仲功用】 將血壓、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氣。適用于: 1、肝腎虧虛:證見眩暈、腰膝酸痛、筋骨痿弱等。多見于高血壓病、眩暈癥、腦血管意外后遺癥、慢性腎臟疾病、脊髓灰質炎等。 2、腎氣不固:證見尿頻或尿有余瀝、陰下濕癢、陽痿、孕婦體弱、胎動不安或腰墜痛等。多見于慢性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礙、不育癥、先兆流產或習慣性流產等。 3、用于慢性關節疾病、骨結核、痛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疾病而出現肝腎虧虛征候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入丸、散。陰虛火旺者慎服。 作用: ①降壓作用如杜仲降壓茶 ②利尿作用 杜仲的各種制劑對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且無"快速耐受"現象。對正常大鼠、小鼠亦有利尿作用。杜仲中含鉀0.4%,故推論利尿可能與鉀有關。 ③其他作用 臨床使用杜仲浸劑,能使高血壓患者血壓有所降低,并改善頭暈、失眠等癥狀,大劑量(20~25克/公斤/日)杜仲煎劑給狗灌胃,能使其安靜、貪睡,不易接受外界刺激。大劑量對小鼠亦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杜仲對大鼠和兔的離體子宮,均能抑制腦垂體后葉所引起的興奮作用,而使子宮松弛,但對貓的離體子宮反呈興奮作用。曾有人報告杜仲煎劑在試管中對結核桿菌有某些抑制作用。其醇浸劑似能減少大鼠腸道中膽甾醇的吸收。 杜仲樹葉中含有杜仲膠、松脂醇二葡萄糖甙、山奈酚、杜仲甙、筋骨草甙、雷撲妥甙、哈帕甙乙酸脂、半乳糖醇,另外還有一些微量元素鋅、銅、鐵、鈣、磷、錳、鉛等。 動物實驗結果表明:杜仲可增強小鼠紅細胞SOD的活力,并增強其腎上腺重量。杜仲可使低下的生理功能恢復正常,提示杜仲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杜仲中富含的多種微量元素與人體內分泌系統、免疫功能系統、生長發育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特別是與抗衰老有密切關系。如鋅可加速創傷、潰瘍、手術創口等的修復,對淋巴細胞起特異性促細胞分裂的作用,這表明鋅具有延緩衰老作用。 【臨床應用】 ①治療高血壓病 ②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 杜仲與騎白鶴的老人 傳說在陜西華山山麓的一個小山村里,住著一戶人家,兒子李厚孝,為人忠厚老實。一天,六旬老母突然患病,臥床不起。李厚孝請醫生診治,服藥數帖后,老母之病不見好轉,李厚孝心急如焚。醫生告訴他,華山山崖上長著一種靈芝草,只要采回去,老母的病就有救。厚孝立即背上藥簍,拿著鋤頭,往華山攀去。 華山,峭壁如削,高聳入云。為給老母治病,厚孝哪管山路奇險,攀巖越塹,終于采到了靈芝寶草,那喜悅的心情,難以表述,可是下峭壁時,一不小心扭傷了腰,手一哆嗦,咕碌碌摔下山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厚孝慢慢蘇醒過來,摸摸寶草還在,心里就放心了,可是想爬卻爬不起來,腰腿疼得鉆心,只好咬著牙爬到一棵大樹下,倚靠在樹干歇息。 天很快黑了下來,朦朧間忽聽到了鶴叫,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厚孝掙扎著喊道:“老爺爺幫幫我,我得趕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著回答:“孩子,腰傷得不輕啊,莫動,待我給你醫來。”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葫蘆,伸手從樹上剝了一塊樹皮,樹皮折斷處,剝出細絲,塞進葫蘆搖了三搖,樹皮立刻化成水,老者給厚孝服下,不一會厚孝的腰就不疼了。老者哈哈大笑扶起厚孝說:“孩子,快回家吧,老母還等著用藥呢!”厚孝握著老人的手,千恩萬謝,定要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著大樹吟曰:“此木土里長,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須把名揚!”說完,騎上白鶴,飄然而去。 厚孝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并不解詩中何意,立即回家,將靈芝給老母吃下,藥到病除。 幾天后,厚孝又來到了那棵樹下,只見樹上長滿了橢圓狀有鋸齒的綠葉,樹粗且直,李厚孝認得這叫杜仲樹。厚孝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口中喃喃念著老者留下的那四句詩……啊!這不是“杜仲”二字嗎?此木土里長,“木”旁放一“土”是“杜”,人中亦平常,“人中”是“仲”,莫非杜仲樹能治腰傷?厚孝十分驚奇,剝下一塊樹皮帶回家中,正碰到有個村民扭傷了腰,厚孝把樹皮煎了,病人服下,果然有效。 杜仲,以樹皮入藥,性溫,味甘,功能補肝腎,強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等癥。 杜仲的臨床應用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 1、《神農本草經》: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 2、《名醫別錄》:主腳中酸痛,不欲踐地。 3、《藥性論》:主腎冷JI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 4、《日華子本草》:治腎勞,腰脊攣。入藥炙用。 5、王好古:潤肝燥,補肝經風虛。 6、《本草正》:止小水夢遺,暖子宮,安胎氣。 7、《玉楸藥解》: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淫,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 8、《本草再新》:充筋力,強陽道。 9、《本草綱目》:杜仲,古方只知滋腎,惟王好古言是肝經氣分藥,潤肝燥,補肝虛,發昔人所未發也。蓋肝主筋,腎主骨,腎充則骨強,肝充則筋健,屈伸利用,皆屬于筋。杜仲色紫而潤,味甘微辛,其氣溫平,甘溫能補,微辛能潤,故能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按龐元英《談藪》:一少年得腳軟病,且疼甚,醫作腳氣治不效。路鈐孫琳診之,用杜仲一味,寸斷片折,每以一兩,用半酒半水一大盞煎服,三日能行,又三日痊愈。琳曰,此乃腎虛,非腳氣也,杜仲能治腰膝痛,以酒行之,則為效容易矣。 10、李中梓:杜仲,雖溫而不助火。 11、《本草經疏》:杜仲,按《本經》所主腰脊痛,益精氣,堅筋骨,腳中酸痛,不欲踐地者,蓋腰為腎之府,經曰,動搖不能,腎將憊矣。又腎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二經虛,則腰脊痛而精氣乏,筋骨軟而腳不能踐地也。《五臟苦欲補瀉》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杜仲辛甘具足,正能解肝腎之所苦,而補其不足者也。強志者,腎藏志,益腎故也。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者,祛腎家之濕熱也。益腎補肝,則精血自足,其主補中者,肝腎在下,臟中之陰也,陰足則中亦補矣。 12、《本草匯言》:方氏《直指》云:凡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濕,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然色紫而燥,質綿而韌,氣溫而補,補肝益腎,誠為要劑。如肝腎陽虛而有風濕病者,以鹽酒浸炙,為效甚捷;如肝腎陰虛,而無風濕病,乃因精乏髓枯,血燥液干而成痿痹,成傴僂,以致俯仰屈伸不用者,又忌用之。 13、《藥品化義》:杜仲,沉下入腎,蓋腎欲堅,以苦堅之,用此堅腎氣,強壯筋骨,主治腰脊酸疼,腳膝行痛,陰下濕癢,小便余瀝。東垣云功效如神應,良不爽也。牛膝主下部分,杜仲主下部氣分,相須而用。 14、《本草求真》:杜仲,入肝而補腎,子能令母實也,且性辛溫,能除陰癢,去囊濕,痿痹癱軟必需,腳氣疼痛必用,胎滑夢遺切要。若使遺精有痛,用此益見精脫不已,以其氣味辛溫,能助肝腎旺氣也。胎因氣虛而血不固,用此益見血脫不止,以其氣不上升,反引下降也。功與牛膝、地黃、續斷相佐而成,但杜仲性補肝腎,直達下部筋骨氣血,不似牛膝達下,走于經絡血分之中,熟地滋補肝腎,竟入筋骨精髓之內,續斷調補筋骨,在于曲節氣血之間為異耳。獨怪今世安胎,不審氣有虛實,輒以杜仲、牛膝、續斷等藥,引血下行。在腎經虛寒者,固可用此溫補以固胎元。若氣陷不升,血隨氣脫而胎不固者,用此則氣益陷不升,其血必致愈脫不已。 杜仲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理活性 杜仲是中醫傳統中藥材,中國古代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載"杜仲,能入肝補腎,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治腎虛腰痛,久服,輕身耐老。"杜仲列為中藥上品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李時珍曰杜仲"久服輕身耐老",說明杜仲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功效。 杜仲皮和葉的主要成分,經分析含有相同的物質,葉的水浸出物約占干物總量的40%,相當于茶葉的水浸出物總量,它含有綠原酸、桃葉珊瑚甙、松脂醇二葡萄糖甙、維生素C等成分。 杜仲除上述功效外,還對治療高血壓癥有特效,從而引起世人的關注。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胡秀英認為,杜仲是世界上最高質量的天然降壓藥物;日本高橋周七教授對杜仲研究認為:杜仲能補五臟六腑,而人參只能補五臟,不能補六腑。 B、杜仲的配伍 1、杜仲與五味子配伍的增效作用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有關于“杜仲加五味子”配伍的記載。古代醫學研究認為,杜仲“補肝腎、強筋骨”,“久服,輕身耐老”;而五味子“補肝腎、補心肺、益脾胃”、“補虛勞、令人體悅澤”。兩者配伍,不僅達到了“補肝腎"的增效作用,還起到了五味子“補心肺、益脾胃"的多效性。五味子的主要活性成分為木脂素類的五味子素,它所具有的保肝、抗衰老、擴張血管、增強免疫力、抗菌抗腎病等作用與杜仲的功效基本一致。在抗衰老方面,五味子對自由基損傷有保護作用的機理為:(1)抑制 O2自由基的生成;(2)拮抗氧化OH及H2O2對膜脂質的過氧化作用;(3)增強體內自身的抗氧化酶活性等。動物實驗證明,杜仲加五味子增強了抗衰老效果,其抗衰老特性與杜仲基本相同。所以,杜仲與五味子配伍,具有顯著的抗衰老作用。 2、杜仲與山楂、香菇等復方的增效作用 杜仲、山楂、香菇都具有調節血壓、血脂、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等功能。三種藥食同源植物和食用菌產品經過巧妙配伍,使其功效疊加,調節血壓、血脂、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等保健功能更為突出。 山楂為藥食同源植物,既是水果,又可作為天然藥物。山楂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黃酮類(槲皮素、金絲桃甙、表兒茶精等)、三萜類(熊果酸、齊墩果酸、山楂酸)、綠原酸、原花青素(Procyanidins,簡稱PC,二、三、四聚體簡稱OPC)等。 1961年,德國Karl等從英國山楂新鮮果實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離出兩種多酚化合物;l967年,美國Joslyn等又從葡萄皮和籽提取物中分離出4種多酚化合物,他們得到的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質中加熱均可產生花青素(Cyanidins),故將這類多酚化合物命名為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由不同數量的兒茶素或表兒茶素聚合而成。按聚合度大小,通常將二、三、四聚體稱為低聚體(簡稱OPC),將五聚體以上的稱高聚體(簡稱PPC)。 在各類原花青素中,二聚體(OPC)分布最廣,是最重要的一類原花青素。原花青素是植物王國中一大類多酚化合物的總稱。起初統歸于縮合鞣質或黃烷醇類。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分離鑒定技術的不斷改進,原花青素已成為獨樹一幟的一大類物質。 原花青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種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劑和脂質過氧化抑制劑;并能對人體有害酶產生強烈的抑制作用,具有抗致突變活性和抗炎活性,可治療大鼠的自發性高血壓,并呈量效關系。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具有降血脂、抗病毒、抗癌等作用。 山楂具有許多活性成分,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擴張冠脈血管,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壓作用;消食化積作用等。 香菇是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食用菌之一。它不僅具有清香味鮮的獨特風味,而且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天然活性成分。 香菇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香菇素、香菇精、香菇酸、天門冬素、膽堿、腺嘌呤、麥角甾醇、菌甾醇、甘露醇和香菇多糖。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抗衰老、增強免疫力、降低血壓、降低血脂等作作用。 杜仲具有十分獨特的六抗和三降作用。六抗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還有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瘤,這種保健作用非常適合于作為一個保健品;而三降呢,咱們現在人都害怕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杜仲具備有降糖、降脂、和降血壓的作用。 下面介紹一道著名的杜仲香菇核桃煲豬腰,供大家參考: 這道藥膳煲既能補腎,又能強筋壯骨,還能助陽,冬季使老年朋友不覺得太冷。制作杜仲、香菇、核桃煲豬腰需要準備的原料有:豬腰1副、杜仲30克、香菇50g、核桃20克、山楂10g。具體制作方法是:首先把豬腰放進鍋里和杜仲、香菇一起煮,然后加入山楂和少許的姜、蔥等,等煮開后,撇去浮沫,再把核桃仁放進去,加一點鹽,這時改用文火煨,15分鐘后,撈出豬腰,將豬腰切片,切好之后和核桃仁一起裝盤,再澆上一點香油、醬油和香菜,這樣這道杜仲、香菇、核桃煲豬腰就做好了。 杜仲、香菇、核桃煲豬腰這道藥膳不僅能夠補腎,治療腰痛,而且它還具有安胎的作用,許多孕婦懷孕的時候,都會有腰脊酸痛的感覺,這個時候如果用藥的話,又怕傷了胎氣,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可以吃我們今天做的這道杜仲、香菇核桃煲豬腰這道藥膳,它不僅可以能夠治療腰痛,降血壓,調節血糖和血脂,還能夠安胎,一舉多得。 3、 杜仲與銀杏的協同作用 銀杏為我國特產的古老樹種,亦被稱為活化石。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內外有關學者對銀杏葉活性成分及其藥理作用進行了系統研。l995年末,曾被評為十大最受美國公眾青睞并風靡美國草藥市場的植物藥。 銀杏葉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銀杏黃酮(槲皮素、山柰酚、異鼠李素)和銀杏萜內酯,其藥理作用與杜仲相似。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血流量及降低血壓的良好效果;臨床觀察發現,能明顯降低血清膽固醇,同時升高血清磷脂,以及顯著改善心電圖的作用,防治冠心病;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營養、腦循環;可治療功能性中樞神經損傷,是有害自由基的強清除劑,所以可起到抗衰老作用;對老年癡呆癥、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均有改善作用;同時又是血管調節劑、抗血管栓塞和代謝增強劑,可用于治療腦供血不足所引起的頭暈、頭痛、耳鳴、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對血小板活化因子有拮抗作用;具有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及抗病毒作用。 銀杏葉與杜仲葉活性成分相似、藥效方向基本一致。兩者配伍,或者將杜仲茶與銀杏葉茶同時飲用,具有協同作用。尤其是對腦供血不足者,具有明顯的癥狀療效。 4、杜仲與大棗配伍的增效作用 早在20世紀80年代,日本就以杜仲葉為主要原料開發生產出杜仲天然保健食品,并以其顯著的保健功能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好評,但口感一直欠佳;大棗,從古到今,既是人們喜愛的天然果品,又是補益藥品。我國最早藥書《神農本草經》載:“杜仲,味辛平,主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耐老”;“大棗,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肋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杜仲能入肝而補腎,補中益精氣,堅筋骨,治腎虛腰痛。久服,輕身耐老”;“大棗,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氣,平胃氣,通九竅,助十二經,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補中益氣,堅志強力,除煩悶,療心下懸,除腸辟。久服不饑神仙”。 從《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可見,杜仲有補中益精氣功能,而大棗有補益氣作用,且大棗Vc含量也很高(高橋周七教授研究認為,杜仲加Vc有極強的增效作用,兩者配伍,有功效相加作用;另外,杜仲具補肝腎功能,大棗又具補脾胃功效,配伍后能補肝腎,調脾胃,發揮了藥物的多效性。從《中藥學》和《中藥藥理學》分析來看,大棗調脾胃,能增加食欲,促進杜仲藥力吸收,亦可提高滋補效能。 凡能補益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以增強抗病能力,消除虛弱癥候的藥物,稱為補虛藥,或稱補益藥(也即保健食品)。補益即扶正培本。杜仲、大棗在《中藥藥理學》上,均屬補虛藥。 所以,在煎熬杜仲茶時,最好同時放l~2顆大棗,不僅改善了杜仲茶的風味,也增強了杜仲茶的保健功效。 5、 α-亞麻酸對杜仲功效的增強作用 “美國深海魚油”含有EPA、DHA物質,對人的心腦血管有極好的保健作用,曾轟動世界,也賺了不少錢。但是事后醫學家發現,美國深海魚油系動物脂肪,雖有降血脂功能,但自身又含有膽固醇,服用了美國深海魚油,也等于食用了一定量的膽固醇。所以,科學家開始尋找不含膽固醇且富含EPA、DH A的植物性脂肪。 經過多年的研究,醫學界認為:紫蘇油是“美國深海魚油”比較理想的更新換代產品。 紫蘇籽又名蘇子,傳統中藥,具有降氣消痰,平喘,潤腸功能。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紫蘇籽是衛生部頒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87種物品之一,α-亞麻酸含量很高(高達60%左右),它所具有的降血脂、預防腦血栓、維持大腦和神經功能所必需的因子、預防癌變和抑制腫瘤細胞轉移作用等生理功能,引起世界各國專家的廣泛關注。 作者等研究認為,杜仲籽油也富含α-亞麻酸(高達61.8%)。α-亞麻酸對腦神經功能及視網膜功能具有高度的保護作用,對人體的脂代謝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能高度增強智力、高度抑制過敏反應、抑制腦出血、降血脂、降血壓、抑制老化等。 C、杜仲的食用 杜仲燉豬腰 杜仲枸杞炒腰花 杜仲茶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對杜仲成分進行了反復細致的研究,發現杜仲中含有對人體所必須的蘇氨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等17種游離氨基酸,以及鋅,銅,鎂,鐵,鈣,磷,鉀等15種微量元素。杜仲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清除體內垃圾,加強人體細胞物質代謝,防止肌肉骨骼老化, 平衡人體血壓,分解體內膽固醇,降低體內脂肪,恢復血管彈性,利尿清熱,廣譜抗菌,興奮中樞神經,提高白血球數量,增強人體免疫力等顯著功效。 杜仲酒 主料:杜仲50克,白酒1000克 做法:1.將上述藥物裝入紗布袋,扎口,與白酒一起置于酒壇中,密封浸泡20天,取出藥集散,浸液靜置,用時取上清液. 制作要訣:選用40度白酒。 健康提示:補肝益腎,活血通絡,適用于老年人肝腎虛虧所致之腰背酸楚,腳膝無力,四肢麻木等癥. 食物相克:丹參:丹參畏堿水,反藜蘆。 杜仲浸酒方 【處方】杜仲(去粗皮.炙黃)、蛇床子、當歸、川芎、干姜(炮)、秦艽、附子(炮裂.去皮臍)、石斛(去根)、桂心、細辛、茵芋、天雄(炮裂.去皮臍)、川椒(去目.炒出汗)、防風(去叉)、獨活,各二兩。 【制法】上細銼,以生絹袋盛,用法酒三斗,于瓷瓶中浸之,七日后開。 【功能與主治】治風冷,腰腳疼痛,屈伸不得。 【用法與用量】每溫飲一小盞,常令醺醺,不得大醉。酒盡其藥滓曬干,搗羅為細末,每服以溫酒調下二錢。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