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肺結節,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只是在體檢報告中見到,但提起肺癌,我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很高,由于絕大多數臨床診斷的肺癌病例多已為晚期,失去手術治療機會,且肺癌預后極差,因此,肺癌的篩查是改善肺癌生存,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希望所在。2011年,美國國家肺癌篩查試驗首次報告低劑量螺旋計算機斷層掃描(LDCT)篩查在高危人群中可顯著降低肺癌的死亡率?;诖私Y果,國內很多醫學機構已經在肺癌高危人群中開展低劑量螺旋CT篩查。然而,在臨床CT檢查及LDCT篩查中,大量假陽性結節的檢出仍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在NLST研究中,CT篩查組中96.4%的陽性結節為良性,過高的假陽性可能導致過度診斷、過度治療、醫療資源的浪費及增加受檢者焦慮心理。因此,有效地對肺部結節進行鑒別診斷,快速明確其良惡性,盡早切除惡性結節,是肺部結節診斷治療的關鍵,中國肺癌早診早治專家組結合國內外最新的肺結節處理指南及在我國臨床及人群篩查的實踐,經過充分討論,制定了《中國肺部結節分類、診斷與治療指南》。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該指南的具體內容 肺結節的定義及分類 肺結節(pulmonary nodule, PN)是指肺內直徑小于或等于3 cm的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病灶,影像學表現為密度增高的陰影,可單發或多發,邊界清晰或不清晰的病灶。不同密度的肺結節,其惡性概率不同,依據結節密度將肺結節分為三類:實性結節(solid nodule)、部分實性結節(part-solid nodule)和磨玻璃密度結節(ground glass nodule, GGN)。其中,部分實性結節的惡性概率最高,依次為磨玻璃密度結節及實性結節。磨玻璃密度結節是指肺內模糊的結節影,結節密度較周圍肺實質略增加,但其內血管及支氣管的輪廓尚可見。實性結節是指其內全部是軟組織密度的結節,密度較均勻,其內血管及支氣管影像被掩蓋。部分實性結節是指其內既包含磨玻璃密度又包含實性軟組織密度的結節,密度不均勻。 肺結節的診斷及評估方法 肺結節的評估方法主要包括個體或臨床特征、影像學方法和臨床肺癌概率。臨床評估包括患者的病史和體征檢查,包括年齡、性別、職業、吸煙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個人和腫瘤家族史、職業暴露史等。臨床的信息可為肺部結節的鑒別診斷提供參考依據。胸部X光片、CT及MRI(磁共振成像)均可以檢測到肺結節,但鑒于胸部CT的高空間分辨率及成像方便快捷的優勢,應以胸部CT檢查作為肺結節檢查方法的金標準。對胸部不定性結節常需要進行多次隨訪,建議采用低劑量掃描技術以降低放射損傷。 肺部結節的肺癌風險評估處理策略 (一)肺實性結節 (1)肺癌高危結節 標準:直徑≥15 mm或表現出惡性CT征像(分葉、毛刺、胸膜牽拉、含氣細支氣管征和小泡征、偏心厚壁空洞)的直徑介于8 mm-15 mm之間的肺實性結節。 處理策略:肺癌高危結節均應由胸外科、腫瘤內科、呼吸科和影像醫學科醫師集體會診,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包括支氣管鏡、CT增強掃描、正電子發射PET-CT掃描,經皮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以及采取什么方法進行治療。對于高度懷疑為惡性者且適合于外科手術治療者,首選外科治療。對肺癌可能性較小的病例可抗炎治療5天-7天,休息1個月后復查,結節增大或無變化者,由多學科會診,決定是否進入臨床治療;結節縮小可在2年內進行隨訪。 (2)肺癌中危結節 標準:直徑介于5 mm-15 mm且無明顯惡性CT征象的非實性結節。 處理策略:應在3個月后進行隨訪觀察其生長特性,發現結節生長納入高危結節處理,無生長性則繼續隨訪2年。 (3)肺癌低危結節 標準:直徑<5mm的實性結節 處理策略:肺癌低危結節建議1年后隨訪,發現生長則納入高危結節處理,無生長行年度隨訪。 (4)CT隨訪過程中的新發結節 根據其直徑大小進行進一步處理,高危結節處理同基線掃描,鑒于新發結節的惡性可能性相對較大,其隨訪頻率較基線掃描結節高。 (二)肺部分實性結節的風險評估及處理策略 鑒于部分實性結節的惡性概率在三種結節中最高,因此其肺癌風險度評價標準不同。 (1)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結節定義為高危結節,應由胸外科、腫瘤內科、呼吸科和影像醫學科醫師集體會診,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結節薄層三維重建CT掃描,薄層增強CT掃描,經皮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手術切除或3個月后進行CT復查。若結節3個月后沒有縮小或增大時,考慮為惡性可能,建議手術切除。若結節縮小,建議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監測,無變化者建議長期年度CT復查,隨訪時間不小于3年。 (2)直徑≤8 mm的部分實性結節定義為中危結節,建議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薄層CT掃描,并作結節的薄層三維重建。如果結節具有生長性建議手術,無變化或縮小建議繼續長期CT隨訪,隨訪時間不小于3年。 (三)肺磨玻璃密度結節的風險評估及處理策略 (1)直徑>5 mm的純磨玻璃密度結節定義為中危結節,建議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CT檢測,結節具有生長性建議手術,無變化或縮小建議繼續長期CT隨訪,隨訪時間不小于3年。 (2)直徑<5 mm的純磨玻璃密度結節定義為低危結節,建議年度CT復查觀察生長性。結節具有生長性建議手術,無變化或縮小建議繼續長期CT隨訪,隨訪時間不小于3年。 (四)多發肺結節的處理 多發肺結節的處理原則主要基于危險度最高的結節。對于多發高危險度結節,應考慮多原發肺癌的可能性,尤其是多發部分實性及亞實性結節。對此類結節,建議多學科會診。 肺癌的治療 對可疑肺癌的肺結節進行臨床分期,檢查方法包括支氣管鏡、胸部及全腹CT增強,頭顱雙倍劑量MRI增強,有條件可行PET-CT檢查,對于確診的肺癌依據類型和分期采用不同治療方法。 (一)非小細胞肺癌 (1)I期肺癌治療 包括Ia期(T1a,bN0M0)和Ib期(T2aN0M0),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肺葉切除、縱隔淋巴結清掃以期實現R0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式,完全切除的Ia期患者不推薦輔助化療。對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立體定向放療(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SABR)可作為根治I期肺癌的可行手段。此外,射頻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也是治療選擇之一,但RFA不推薦用于靠近肺部大血管的腫瘤。 (2)II期肺癌治療 II期肺癌包括了IIa(T1a-2aN1M0, T2bN0M0)期和IIB(T2bN1M0, T3N0M0)期,治療方法與I期肺癌一樣,主要是手術治療,手術切除后患者應常規行輔助化療。 (3)III肺癌的治療 III期肺癌包括IIIa和IIIb期,III期肺癌為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從治療觀點看,可分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兩大類。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建議治療方式為新輔助化療+手術切除。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準的治療模式為含鉑方案化療聯合放射治療。 (4)IV期肺癌的治療 IV期肺癌的治療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 (二)小細胞肺癌 早期(I期和II期)小細胞肺癌有外科手術治療指征者,應施行外科治療。IIIa期小細胞肺癌可以先行術前新輔助化療,化療后病變緩解,重新分期,定為II期者可行外科治療,IIIb期和IV期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主要為化療和放療。 看了這么多,估計大家頭都暈了。到底查出肺結節該怎么辦?要不要治療?是不是惡性的等諸如此類問題,沒關系,如果您體檢發現肺部有小結節,您應該去正規的公立醫院進一步就診或者通過好大夫平臺在線咨詢胸外科、呼吸科及影像科醫生,他們會給您一個合理的診療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