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南市正式并入黃浦區(qū)。 2020年,距離千禧年整整過去 20 年, 20年,大上海的變化翻天覆地, 老城墻拆沒了,老弄堂走向消亡, 城市高樓拔地而起,日新月異, 關(guān)于南市的記憶, 卻從未停止…… 老南市人,你們都還好嗎? 那時候, 光明鹽水棒冰只賣幾毛錢一支; 喬家柵的糕點甜蜜了多少弄堂小朋友; 老西門、豫園、城隍廟留下多少歡笑; 十六鋪客運碼頭 繁忙不停歇; 幾毛錢一張票的 蓬萊電影院; 去吃飯很扎臺型的 人民飯店; 美食多到驚人的 文廟一條街; 每天清早想念的 夢花街餛飩; 鬧猛的 第八百貨、第五百貨; 家家小囡都向往的 敬業(yè)中學(xué); 狹窄的 弄堂,72家房客…… 但只要坐上 11路,總能找到回家的路。 昔日老南市,你們都還記得伐? 1 老南市,一個永遠停留在記憶里的名詞; 這里曾是上海最古老的市中心,擁有最熱鬧的老城廂和數(shù)不清的弄堂街道,老城廂可追溯歷史長達700余年。 面積12.85平方公里;人口68.5萬;年度財政稅收26億元; 這是1999年南市區(qū)的成績, 名列上海各區(qū)第一。 2000年,南市正式并入黃浦區(qū),消失在視野之中,至今整整20年。 即便是現(xiàn)在,很多南市人再提起出生地,仍會驕傲地說: “我是南市人。” 只是,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這些破舊不宜居的老城廂,終究做出讓步。 2018年下半年,老西門地區(qū)大規(guī)模動遷; 2019年初,中華路喬家路地塊舊改; 2019年底,福佑地塊舊區(qū)改造…… 一次次的“舊區(qū)改造”,牽出許許多多不舍。老城廂筋骨慢慢被侵蝕,終究抵不過消失的命運,逐漸被高樓大廈包圍、取代。 一批批老南市人,搬離生活了幾代的老房子,告別曾經(jīng)的家園。 老南市,讓我再看你一眼 老南市的寶藏,當(dāng)屬老城廂內(nèi)一條條蜿蜒的弄堂。火腿弄、面筋弄、西鉤玉弄、天燈弄、花草弄、藥局弄、豬作弄……數(shù)不勝數(shù)。 蜿蜒的老弄堂,曲曲伸伸,藏著上海最后的煙火氣。 @中華路,喬家路,天燈弄 片區(qū) (2018年10月拍攝 已動遷) ![]() 那時候,鄰里熟悉得像家人。路過門口,洗著菜都會熱情地打招呼,問候一聲:“切了伐?”。 ![]() 一到飯點,隔壁鄰居的飯香,總會不自覺飄進自家窗戶里。 有時姆媽不在,鄰居阿姨爺叔還會特別關(guān)照喊切飯,絕不會有餓肚子的時候。 這才是老上海真實寫照,充滿煙火氣,飽含人間冷暖。 ![]() ![]() ![]() 警鐘樓、梓園、書隱樓……一處處經(jīng)典,尤為珍貴,小南門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董家渡路,府谷街、小石橋弄 片區(qū) (2018年10月拍攝) 九曲十八彎,弄堂越深,越有味道。開鎖鋪、小賣部、小菜場、理發(fā)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頭頂上晾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各種顏色匯聚在一起,彩旗一般,掛滿整條弄堂。 ![]() 晴空萬里,總能在頭頂看到一道道萬國旗飄揚。 ![]() 茶余飯后,爺叔阿婆,坐在弄堂旮角處,孵太陽,噶三胡,生活樂淘淘。 ![]() 聽聞改造后的董家渡,將成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打造24小時金融城,意欲與陸家嘴媲美,接續(xù)外灘,形成南外灘金融帶。 ![]() 昔日的“下只角”董家渡,能夠由此鳳凰涅槃,不知是喜是憂,五味雜陳。 @肇周路,吉安路 片區(qū) (2018年10月拍攝) ![]() ![]() 曾經(jīng)熱鬧的“黑暗料理街”肇周路,是魔都人心中夜間版“清明上河圖”。 ![]() 阿婆豆?jié){油條,耳光餛飩,阿鑫面館,辣肉絲面館,長腳湯面……L型的小馬路,全程不過幾百米,藏著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 如今,馬路的一邊,高樓疊起;另一邊的舊弄堂,像蒙上舊時光濾鏡。零星駐扎著理發(fā)店、舊書店、按摩店、煙酒雜貨鋪、熟食店…… ![]() 再往弄堂深處走走,還能看到老人臉上的安詳,像是給時間按上休止符。現(xiàn)世安穩(wěn),不過這一日日的家長里短,細水流長。 @大興街,陸家浜路,黃家闕路 片區(qū) (2019年 5月拍攝) ![]() ![]() ![]() 大興街動遷的消息,2003年就已傳出風(fēng)聲。如今這里幾乎已是一座空城,西華弄、黃浦少年街等小巷幾無人煙。 ![]() 江陰街也是行人寥寥,對兩側(cè)的荒涼視而不見,似已是平常。 ![]() ![]() 海派城、新亞商廈、燕飛商廈均已封閉,人去樓空,滿目蕭瑟,黃浦少年路再無少年。 ![]() 曾經(jīng)的馬路菜場、迪斯科、大排擋、餐館……尚存的遺跡,都是過往鬧猛的證明。 @福佑路,方浜中路,四牌樓路 (2018年9月 2020年1月 分別于2次拍攝) ![]() ![]() @方浜中路 ![]() 早上,弄堂居民開門第一件事,就是出門倒痰盂罐。 下午,老人們在弄堂里廂扇扇子,別提有多愜意。 ![]() 放了學(xué),小朋友們就像放飛的小鳥,跑跑跳跳。跳皮筋、打彈珠、“斗雞”。 大人們則聚在一起嘎訕胡,永遠嘮不完的家常,一坐就是大半天,停不下來。 ![]() 這是曾經(jīng)城隍廟周圍居民的日常,只有真正住過老城廂的上海人,才懂得其中的樂趣和美妙。 ![]() 如今,這里的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沿街店鋪大多封閉,僅存的都在清倉讓利,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影子。 ![]() ![]() ![]() 伴隨著動遷進程的推進,商鋪封閉,居民樓清空,倒痰盂的日子終將告一段落,老城廂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 方浜路口處的玄扈臺,風(fēng)雨飄搖20年,以前,玄扈臺是真的唱戲的。戲一唱,方浜中路周邊便萬人空巷,好不熱鬧。 ![]() 如今也是滄桑加身,顯出疲態(tài)。不知它是否會隨周圍一起,消失在這座百年老城廂中。 @龍門邨 (圖源:網(wǎng)絡(luò)) ![]() 尚文路上的龍門邨,是上海最深最長的弄堂,名氣極大,住在原南市區(qū)的“老上海”們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里曾是清朝著名龍門書院的所在地,也是上海中學(xué)的發(fā)源地。 ![]() ![]() ![]() 而且龍門村房屋建筑形式極為豐富,70多棟房子,有西班牙式、蘇格蘭式、古典巴洛克式以及中國民居,堪稱“微縮萬國民居群”。 @古城墻,大境閣 ![]() 提起老南市,古城墻是一段繞不開的歷史。在曾經(jīng)老南市的版圖上,古城墻見證著上海“筑城”與“拆城”的歷史。 ![]() ![]() ![]() ![]() 如今,僅有兩小段被保留下來,一段是位于人民路與清蓮街相交處的“斷壁殘垣”,另一段則是位于大境閣的古城樓。 老南市青春記憶,儂還記得伐? 梅溪小學(xué) 蓬萊路128號 ![]() ![]() ▲梅溪小學(xué)舊今對比圖 1878 年創(chuàng)立,是阿拉自辦的第一所新式小學(xué), 在上海教育史創(chuàng)諸多第一。 黃炎培曾在四十周年校慶上題詞—— 吾國教育上海發(fā)達最早, 而上海教育梅溪實開其先。 上海實驗小學(xué) 露香園路242號 ![]() 也是老南市人的啟蒙學(xué)校, 已有270年歷史,曾是南市區(qū)重點中學(xué), 90年代在這里讀書的少年, 現(xiàn)在也已步入中年了。 大同中學(xué) 南車站路353號 ![]() 說它是南市區(qū)最好的中學(xué), 一定沒有人會反駁。 若是能考進這里,在弄堂可扎臺型了。 敬業(yè)中學(xué) 尚文路73號 ![]() ![]() ▲敬業(yè)中學(xué)舊今對比圖 1748 年創(chuàng)立, 全上海歷史最悠久的學(xué)校。 從前,一直羨慕敬業(yè)中學(xué)的學(xué)生, 放學(xué)了就能去后門文廟街買小吃, 還能順便淘幾本連環(huán)畫,超方便。 上海市第八中學(xué) 陸家浜路650號 ![]() ![]() ▲市八中學(xué)舊今對比圖 前身是“清心女中”“市十女中” 當(dāng)年是南市區(qū)區(qū)重點高中的守門人。 現(xiàn)在以男生班聞名上海。 董家渡第二小學(xué) 西姚家弄48號 ![]() 有多少董二小學(xué)畢業(yè)的,請舉手! 董家渡路拆遷后,董家渡第二小學(xué)一度消失, 如今在西姚家弄復(fù)活, 如同找回一段遺失的記憶,熱淚盈眶。 老南市地標(biāo),催淚回憶殺! 除了青蔥校園的青澀回憶, 還有關(guān)于南市生活的一切印記, 這些老照片里的南市,你還記得嗎? 紅房子婦產(chǎn)科醫(yī)院 方斜路419號 ![]() 上海醫(yī)科大學(xué)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 又名紅房子醫(yī)院, 這里的醫(yī)生護士接生一多半老南市人, 多少囡囡從這里呱呱墜地? 上海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多稼路1號 ![]() 曾是中西醫(yī)并治的綜合醫(yī)院, 如今是上海二甲醫(yī)院。 南市區(qū)少年宮 ![]() 每個南市囡囡繞不開的記憶, 簡直是猛一記回憶殺! 好多年前在這里開過碰碰車, 玩各種游戲,別提有多開心。 南市游泳館 ![]() 每個南市小囡的清涼記憶, 夏天最喜歡來這里玩水, 總是舍不得回家,適適意意。 南市區(qū)圖書館 ![]() ![]() 1992 年落成, 中華路990號, 很多愛讀書的小伙伴一定來過這里, 小辰光,小伙伴們借書常常來報道, 暑假也經(jīng)常去二樓寫暑假作業(yè), 其實主要是為了孵空調(diào)。 現(xiàn)是“黃浦區(qū)第二圖書館”。 南市影劇院 ![]() 坐標(biāo)陸家浜路迎勛路, 很多愛國主義影片都是在這里看的。 偶爾還會演出戲曲, 小時候每逢周末, 都會跟著大人來聽?wèi)颉?/p> 蓬萊電影院 ![]() 是第一家甲等放映技術(shù)電影院, 這里記錄了很多上海人的“第一次”。 第一次約會,第一次戀愛,都是在這里! 1毛5分看完一場電影, 出門斜對面就是溜冰場, 簡直不要太幸福! 滬南體育場 ![]() ![]() 是上海最早的公共體育場, 多少人曾在這里的足球場揮汗如雨, 如今滬南體育場已改為上海黃浦學(xué)校。 上海電話局南市總局 ![]() 大南門的標(biāo)志性建筑, 建于1921年的古典主義市政建筑, 原為上海電話局大廈,見證了上海電話的發(fā)展史。 通信事業(yè)從這里開天辟地。 上海文廟 ![]() ![]() 七百多年歷史, 曾熏陶無數(shù)文人墨客。 書香和儒雅之氣并存。 這里恐怕是囡囡記憶最深刻的地方, 因為它是申城動漫文化最濃烈一條街。 ![]() ![]() 文廟里有著上海最后一個舊書市集, 這里書刊的價格大多在5元以下, 時常可以淘到絕版連環(huán)畫和書刊, 是上海中心城區(qū)唯一儒學(xué)圣地, 只是人氣也今非昔比了。 滬南體育場 方斜路505號 ![]() 方斜路上的百年公共體育場, 在虹口體育場建成之前, 上海市的重大比賽幾乎都在這里舉行。 以前,不如現(xiàn)在娛樂生活豐富, 但能夠痛痛快快地踢上一場球, 渾身都舒暢,生活不要太愜意。 豫園&城隍廟 ![]() ![]() 那時的豫園、城隍廟, 還沒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流, 九曲橋、豫園大假山、各式小吃。 這些玩樂場所,承載年少的歡喜! ![]() ![]() 有句話叫,不去城隍廟就沒來過大上海。 湖心亭九曲橋上,多少人在這里拍過照。 ![]() 如今站在九曲橋上, 抬頭就能望見遠處的摩天大樓, 陸家嘴一排排高樓鱗次櫛比,城市拔地而起,記憶卻永遠停留在2000年。 這些交通,承載南市人出行記憶! 有一種繁忙,叫十六鋪。 ![]() “旁友,儂十六鋪來個呀?” 這里曾是上海最繁忙的客運碼頭, 南浦大橋沒通車前, 從浦西到浦東,可都要靠輪渡。 有一種跨越,叫南浦大橋。 ![]() 這是上海第一條跨黃浦江大橋, 它為什么叫這個名字? 因為它連通了南市和浦東。 有一種“渡口”,叫東門路輪渡站。 ![]() 在南浦大橋通車前, 東門路輪渡是前往浦東的重要樞紐。 擺渡的年代, 也是“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年代。 現(xiàn)如今,浦東也已崛起,高攀不起。 有一種電容車,叫11路。 ![]() 上海最早電容車之一, 小時候經(jīng)常坐它上學(xué), 以前車頂上還有兩根辮子。 一條環(huán)線圈起200公頃老城廂, 而8座不復(fù)存在的城門, 如今化作11路站牌上的8個站名。 ![]() ![]() ![]() ![]() 從老西門出發(fā),繞老城廂一周, 依次經(jīng)過小北門、老北門、新北門、 人民路新開河路、小東門、大東門、 小南門、大南門、中華路尚文路, 最后又回到老西門。 從不怕坐反方向,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總能坐回家。 這些美食,老南市人永遠的回味! 上海老飯店 福佑路272號 ![]() 小辰光阿拉吃大餐的必去地, 很多老南市人結(jié)婚就在這里辦的。 寧波湯團店 豫園路110號 ![]() 那年城隍廟里的寧波湯團店, 才是南市人的最愛, 如今已成為游客扎堆打卡勝地, 再嘗其味,已沒了童年的甜糯。 上海喬家柵 中華路1460號 ![]() 小時候最喜歡吃店里的餛飩, 不過它的條頭糕是最出名的。 即使時隔多年依然人氣鼎盛, 在上海點心界稱雄稱霸。 老西門冠生園 中華路1500號 ![]() 阿拉小時候最愛的大白兔奶糖,就產(chǎn)自這里! 時至今日,大白兔奶糖依舊是我的最愛。 上海人的排隊功力,也絲毫沒有減退。 上海梨膏糖商店 ![]() 那時候的商店,來來往往,人群密集, 梨膏糖、五香豆,多少人還記得呢? 上海蝦片廠 ![]() 有多少人還記得幼時的蝦片味道呢? 如果爸媽在這里上班, 會被小伙伴們羨慕不已, 那可是最早實現(xiàn)“零食自由”的一群人啊! 光明食品商店 ![]() 方浜中路光明食品, 總是人山人海軋鬧猛, 路過總?cè)滩蛔∫祓挕?/p> 第六糧店 ![]() 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 第六糧店可是一個神圣的地方! /// 信大祥綢布商店 中華路16號 ![]() 這是姆媽最常逛的商店, 在這里買布料做西裝, 爸爸穿上頂頂有面子。 上海第五百貨商店 ![]() 小辰光最愛和姆媽一起來白相。 第八百貨 ![]() 1953年,第八百貨新建時, 是邑廟區(qū)唯一國營綜合百貨商店, 如今成了老年護理醫(yī)院。 南市自來水廠 ![]() 半淞園路592號的自來水廠, 是很多小囡媽媽工作的地方, 那時上海人喝的自來水, 很多就出自這里。 上海第三鋼鐵廠 上南路300號 ![]() ![]() 男同胞們的扎堆地, 多少人的爸爸曾在這里工作過? 大富貴酒樓 ![]() 夢花街這家大富貴酒樓,始于光緒七年, 是滬上歷史最久、名氣最響的徽幫菜館。 醬鴨、熏魚馳名全上海,人氣永遠在燃燒。 小時候只有逢年過節(jié)才能來這里奢侈一頓, 無論什么時候來,門口的隊伍都沒有斷過。 文廟菜飯 ![]() 沒有招牌,紅磚墻就是它唯一的標(biāo)識, 卻是很多老南市人從小吃到大,忘不了的味道! ![]() 菜飯+骨頭湯+腐乳肉,老三樣沒得說的。 菜飯是用豬油炒的,一聞就知道是小時候的味道, 骨頭和黃豆一起燉的酥爛, 再加上一塊腐乳肉就是完美的一餐。 耳光餛飩 ![]() ![]() 始于1997年,曾經(jīng)風(fēng)靡整條肇周路, 后來因拆遷搬到了黃家闕路109號, 被網(wǎng)上傳為“上海最好吃的餛飩”, 打耳光也不肯放! 糯勿糯八寶年糕湯團 ![]() 原來開在老弄堂,后來搬到麗園路, 也是開了好多年,主打?qū)幉旮猓?/p> 完全無添加,阿姨爺叔都是他家的常客。 ![]() 店里自制的酒釀團子, 細碎的桂花黏在團子表面, 好聞好看好捏!入口軟糯,十足驚艷! 大塊頭大排檔 ![]() 城隍廟后街藏著一家夜宵神話, 既是老南市人的熟食外賣, 又是小年輕的深夜大排檔, 填補了多少人深夜之思念。 美美排骨年糕 ![]() ![]() 藏在府谷街上極其隱蔽的小店。 沒有環(huán)境可言,爺叔家自住的老房子, 廚房只能容得下一個人! 排骨年糕長相樸素,米道是真嗲! 排骨把年糕都擋得嚴嚴實實! 而且很貼心地剪開了,又鮮又嫩! 夢花街餛飩 ![]() ![]() 在夢花街有著20多年的好口碑, 后來因故搬到了大南門附近, 很多老主顧都跟著找過來“米道么變,老好切額!” 每次吃完還要打包幾盒回去解解饞。 南門烤鴨王 ![]() ![]() 開了三十多年的烤鴨店, 在董家渡稱王稱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每天還沒到營業(yè)時間就有人在門口等候了! 鴨子就在門口的大火爐里烤制, 負責(zé)烤鴨子的爺叔的臉也是黑得發(fā)亮! 德興館 ![]() ![]() 上海小囡都知道的百年老店德興館, 多少人吃著它家長大, 長大了搬了家都舍不得這一口兒時味道。 草堂雞 ![]() ![]() 德興館隔壁就是草堂雞, 店名出自著名典故“三顧茅廬”, 路邊小店,破破的“草屋”, 典型的老城廂環(huán)境,是附近居民的飯?zhí)谩?/p> /// 還有,這些曾經(jīng)熟悉的老南市街景…… ![]() ![]() 那時老市的老馬路,幾乎看不到很多車, 只有零星的自行車,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 騎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你就是街上最靚的仔。 ![]() 那時候的上海寧, 不喝青島、雪花、三得利, 阿拉都習(xí)慣喝力波啤酒。 如今力波啤酒銷聲匿跡, 當(dāng)年璀璨的光芒統(tǒng)統(tǒng)熄滅。 但那句廣告詞卻在心底越發(fā)清晰: 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 帶著我所有的情懷, 第一次干杯,頭一回戀愛, 在永遠那純真年代…… ![]() 時光荏苒,物是人非, 距離2000年已經(jīng)過去整整20年, 這段 只屬于310102老南市人的回憶, 在腦海中從未消失…… |
|